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特有的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理念,决定了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活动指导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我在"其实就是学生立场的鲜明表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鲜活的人"的哲学表述和突出表现。课程的特殊性还在于学生应该始终在活动中"唱主角",一切学习活动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习活动的开展要以他们的实践为主,学习活动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2.
张霞 《学子》2013,(10):28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凸显学校的特色、尊重学校的差异性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与管理"这一指导性意见,使我们意识到:学校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办学理念、特色,充分挖掘社区和当地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个性需要,走"校本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之路,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实施,有效实施,就像语文、数学那样成为常规课程。  相似文献   

3.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需要"放";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并非学生纯自主、自发的过程,教师的"导"又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4.
在"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活动过程不足、学生活动水平较低、学生活动空间狭窄、教师活动参与不够和教师活动反思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其开发、实施和评价都应定位于"养成学生阅读习惯及丰富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层面。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书目的选择和阅读活动方式的安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打通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联系,以学生阅读与展示活动为主,建构"导读—自读—展示"的课程实施流程。课程评价应充分发挥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投入整本书阅读活动中,享受阅读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查立舫 《生活教育》2014,(13):53-5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双向协同开发模式,不仅使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加贴近参训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为探索建立"学校+基地"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模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以"电影赏析"课程为例,阐述了我们在构建"学校+基地"双向协同课程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具体的教材,所以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非常灵活的选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内容,本学期我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从学生生活中去寻找。一、舍旧取新,善于发现身边的的新事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知识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做"活"、做"亮"?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中心小学探索出一条"立足乡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路。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把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它的正常开设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基础。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建立层次化的课程资源框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以发掘资源;建立基地,充实资源;选择方式,活用资源等三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层次化构建,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但目前该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多数中学对该课程重视不够,师资缺乏,课程资源开发也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呢?本文以中学为例,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特性。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窄浅化”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内容缺损、过程缺失,影响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现象。深入剖析“窄浅化”现象,提出针对性策略,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1):33-34
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有着一定的地位与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之间还处在磨合阶段。因此,怎样才能防止误区,实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本篇文章就是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的"分"与"合"之间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徐润基 《中学教育》2007,(12):28-29
综合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综合活动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最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可以说",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然而,对于课程的实施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正源于"主题"。如何开发、生成、确立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使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老师们拼命记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感受。于是乎,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老师。可这难道就是综合活动的指导老师吗?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首席"地位吗?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53):1-2
基于问题解决,做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增强"中药药囊制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开展质量。基于此,文章详细阐述了明确课程开发理念架构、设计课程开发目标、健全课程开发组织、制定课程开发实施策略这几项课程开发措施,以及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名医及中医历史、组织学生开展采访调查活动、引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这几项课程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印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没有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不需要"教材"的问题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者和开发者关注的焦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到底需不需要"教材"?可通过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用书这一"教材"来突破课程实施的瓶颈,最终达到世界为本、生活为书的无教材的课程实施佳境。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新举措,也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开放式、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搭建了操作平台。 东北师大附小自2001年9月开展“南湖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于2002年5月将“研究性学习”并入学校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自己概念的形成实验研究》课题中,使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逐步深入,结合学校的实际,他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划分为六个领域,即志愿者活动、学校大型活动、班团队活动、假日活动、学年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研究性学习。在近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萌生了许多深切的感悟,同时也有一些困惑,下面请听听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窄浅化”,指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内容缺损、实施过程缺失等影响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现象。深入剖析“窄浅化”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