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电视栏目名称用语的分析和总结归纳,找出吉林省电视栏目名称用语中的特色,从中感受吉林省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色,从而探索出语言是怎么样被巧妙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栏目名称决定了栏目信息传播的效果,并且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本文对中央电视台及部分地方台电视栏目名称的翻译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了六家媒体共1270个电视栏目名称作为考察对象,主要研究其名称体现出的语言特点.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栏目名称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语音具有适宜性与韵律美;词汇方面不断追求创新;语法则为突破常规形式.  相似文献   

4.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是大众媒体传播的主要渠道,媒体名称的翻译对于媒体的生存和流通至关重要。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介质,媒体的英译名称应以功能对等翻译认识观为指导,感召为主,形式辅之,采取适宜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媒体语言是媒体传播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语篇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析不同媒介报道体育新闻的语篇,探讨英文媒体语言的交际目的及其体现方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刘联党 《海外英语》2014,(12):135-136
电视是信息传播、大众娱乐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的需要,我国涌现了许多以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现的电视栏目。该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系统的对电视节目名称的翻译策略进行解析和归纳,并对一些栏目名称的翻译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易中天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文化与文学的论争,同时也引起有关学者和媒体关系的争辩。《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而易中天也激活了《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以通俗的语言、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立体的传媒手段等并借助学术明星来传播经典的学术文化,赢得了广大观众,形成电视栏目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环境下,商标名称不再是静态的语言形式,而是呈现出语言、图像、文字等多模态,其中,语言模态是商标名称的核心,图像模态是对商标名称传播的补充,文字模态是对商标名称传播形式的强化。分析商标名称的多模态特性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准确了解商标名称所传达的要义,更有助于企业快速地传播商业信息和把握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谐原则、言语道德原则、语言规范原则是有效传播沟通的基本语用原则,是否遵循这些原则实施话语行为关系到大众传媒能否成为社会各阶层人们平等对话的有效平台;关系到大众传媒宣传报道功能、国民素质教育功能、文化审美功能的顺利实现。探讨有效传播沟通的语用原则有助于媒体语言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其特殊语用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视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一、认知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感知周围环境、认识生活。二、认同心理,受众认同感的产生,来自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三、参与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体现主体意识,进行表达与互动。四、娱乐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丰富生活内容,消遣娱乐。电视栏目应当主动适应变化、适应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和关注。广播电视节目有声语言是自然美、形象美、音乐美、个性美的高度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型传播媒介不断涌现,电视媒体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媒体传统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对于电视栏目而言,要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激烈竞争,就要对节目的理念和形式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要积极加强电视栏目的营销和推广。唯有如此,才能在众多的电视栏目中脱颖而出,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电视里的对话是否与真实语境中的自然对话一样?这个问题对于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外语课堂大多都缺乏真实语境,而原版英文影视具有相对丰富的语境知识。库古力(Quaglio)的研究对比了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对话和朗文语法语料库(Longman Grammar Corpus)中的自然对话子语料库两个语域里的语言特征及功能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该电视剧里的对话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在语言特征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但部分语言特征因情景等诸多因素存在一定差异。这无疑为将影视引入课堂的做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语言的学者们都有借鉴意义。因此,库古力在综述其研究结果后指出,电视对话为教学目的提供极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以语言顺应模式为依据,以国内报纸和电视等媒体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为例子,探讨其成因,可知传媒用语中的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在语言选择中对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主要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电视与网络在文明的历史传承中履行着重要的职能。无论是以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技术还是以新兴的数码技术生成的历史影像,都可以说是具有语言特性的历史文本。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像叙述中的历史话语进行初步解读,以探求其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个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对于许多电视台的经营者而言,使自己的节目在电视节目"超市"中脱颖而出,一个好名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收集了367个电视节目名称的基础上,对其命名的语音特征、命名的词汇选择、命名的艺术手法和命名的语言要求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大型活动对提高频道影响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大型活动通过把电视节目活动化、社会活动节目化的方式,在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扩展电视传媒作用和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形成了电视频道的品牌效应,从而使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双提高。电视大型活动更是经济落后地区频道的强心剂,对提高频道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电视节目排斥电视文化所应有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淡化传统综艺节目的教育导向功能,荧屏上的低俗化甚至恶俗化现象导致了媒体公信力下降。媒体文化走向粗糙粗俗的现象令人担忧,而把关人的集体无意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和反馈。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use patterns of multilinguals and their media preferences and exposu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the language behavior of multilinguals in Belize where television is available in both English and Spanish. A survey of Belizean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ducted in both languages, asked about their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and media preferences and expos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equency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s use correlates with preferences for and exposure to television in that language. This relationship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specific cultural programming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