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富麟  金赟 《体育科研》2009,30(1):85-88
从国家男排部分上,海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技术测试效果入手,分析与诊断影响其大力跳发球技.概动作的主要因素,并就发球抛球、发球速度的固定等两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对两名优秀选手的腰背肌肉力量进行监测、综合评价其大力跳发球技术动作利弊特征,并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经运动学分析,总体上两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抛球时间偏短、击球点偏低,一造成共发球球速慢且失误率高等,并建设性的提出跳发球技术动作诊断应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技术动作的局部潜优势。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大力跳发球运动员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4年全国第七届大运会排球比赛中采用大力跳发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力跳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压力、情绪、注意力和比赛环境等对大力跳发球有影响,而压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发球技术在女排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把握其发展趋势,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的发球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方式主要有大力跳发球、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3种,大力跳发球是利用最多的发球技术,并已成为发球得分的主要手段;今后的发展趋势应是以大力跳发球为主,跳飘球和站飘球兼有;中国女排在发球这一技术环节上走在了世界强队的前列,但对飘球的利用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抛球精度、助跑速度、起跳角度、挥臂弧度、击球高度、落点难度等6个方面,对优秀男排运动员大力跳发球技术的各环节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大力跳发球技术的训练提供一点参考。1.抛球精度:抛好球是发好球的基础,对保证大力跳发球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抛球精度主要涉及抛球手的选择、抛球的旋转、抛球的高度和抛球的距离等问题。(1)抛球手的选择:采用右手发球右手抛,这样做跳发球的节律性更好,因为,右手抛球后事先为右手发球准备了一个摆臂动作,使整个动作有机地连为一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和身体条件两方面对我国男排大力跳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跳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是影响我国男排发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我国男排的发球技术要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选择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增进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配合营养补剂增加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排球技术发展迅猛,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一大特点。近十年来,跳发球有了很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大力跳发球因发球速度快、旋转性强、飞行时间短获得了较高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现代排球发球现状近三十年来,发球技术多以飘球为主,  相似文献   

7.
分析大学生跳发球技术的现状,探讨如何运用跳发球技术。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国男排选手大力跳发球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赛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提高中国男子排球选手大力跳发球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训练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4年和2008年两届奥运会上女排比赛中大力跳发球与飘球运用的对比分析,为女子排球比赛发球技术的运用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排球技术发展迅猛,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一大特点。近十年来,跳发球有了很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大力跳发球因发球速度快、旋转性强、飞行时间短获得了较高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现代排球发球现状近三十年来,发球技术多以飘球为主,尤其是远距离"平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分析表明,中国选手陈方跳发球的起跳角度选择适当,起跳速度合理,起跳效应好。转体、伸肩、收腹幅度较大,肩、肘、腕的动量传递和积累效果好,使手在击球时产生最大的加速度,触球时间长,故而击球力量大,跳发球速快。  相似文献   

12.
跳远起跳速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影响跳远起跳速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助跑速度和助跑最后二步节奏,有利于加快起跳速度;适宜的阗地角是加大上板速度、获得较大冲击力的前提;较早的蹬伸能获得较长的重心工作距离,缩短起跳时间,提高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负荷量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第 1 4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外 8支参赛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运用的数量百分比、跳发球速度、发球区域、落点、路线 5个方面揭示中外运动员跳发球技术运用的负荷量与效果 ,以确定中国队与世界强球队比赛跳发球技术运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排球比赛中前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等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运动学原理及观察、统计等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排球大赛的实际,对前后排进攻、跳发球与一般发球等技战术在比赛实战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后排进攻可以避实击虚,有效地突破对方的严密拦网;跳发球以其力量大、球速快、过网点低、突然性强等优点,比赛中显示出较大的威力,不失为提高发球攻击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跳发球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国  翁飚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2):34-36,43
本文从回顾排球发球技术的历史入手 ,论述了跳发球的技术特点 ,并根据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跳发球的效果及同世界强队的差距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2003年男排世界杯中国队和冠亚军巴西、意大利队的跳发球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中国男排在比赛中跳发球的效果及同巴西和意大利队的差距,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自身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铃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金铃跳高技术的若干运动学参数,并与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比较,发现金铃技术上的不足表现为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其原因是支撑阶段缓冲不够、蹬伸不充分且蹬伸速度不快。  相似文献   

19.
三跳比例历来是三级跳远项目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回顾前人有关“三跳比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训练实际,提出了对“三跳比例”的新见解,旨在更新三级跳远训练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