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日报副总编辑谢怀基同志在1987年岁末谈到报纸改革时说,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及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内容,给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一,报纸的宣传要体现更加开放的精神,凡是能公开的都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向社会公开传播的一种信息,具有开放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开放度不够高,还存在着某些封闭状态,群众想知道的事情难以知道,因此,提高新闻的开放度,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新闻的开放度,就要按照十三大提出的“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的要求,及时报道党政领导机关的活动情况和信息,及时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充分反映群众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我国,信息传递(含新闻发布)、宣传教育(含阐述观点)、民主对话(含舆论交流)、舆论监督(含反映民意)、知识传播(社会界的、自然界的)为一切报纸特别是党报的五大基本职能.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因此,“重要情况让群众知道,重大问题经群众讨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已成为报纸近期改革的方向和主要目标。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舆论监督”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赋予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发挥新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是社会的触角最敏感的部分,特别是在以改革总揽全局的当今社会,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新闻媒介,反映生活中的波澜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反映改革,推动改革,就必然要加强自身的改革。新闻改革包括诸多方面,而适应党和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强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目前则显得更加重要。我们陕西工人报在加强批评报道,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报道多数都在社会上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以其更加开放的崭新面貌让全世界瞩目,而十三大报道则以其更加开放、更具透明度的特点,给新闻界带来一股强劲新风。新闻界不能再以旧有的步履行进了,改革的实践正在推动新闻界进行大胆改革。新闻工作者在认真思考怎样体现“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怎样更新新闻观念?新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党在新闻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怎样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为了加快新闻改革,广泛听取新闻工作者对改革的意见和要求,1987年11月26日至  相似文献   

7.
8月,山西雁北日报主办的全国地市报研究会1988年年会上,一些小报“老总”谈到了他们当前苦思的两件大事。一是新闻改革如何深化?即党的十三大精神要求报纸着重抓好要更加开放,注重协商对话,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三个问题,其中舆论监督的难点之一,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怎样打开批评难的局面:二是艰难日子如何度过?即面临的纸张、发行费用上涨,印刷原材料提价,财政上入不敷出的严峻局面,怎样做到办报和经营管理工作两不误。上述关于坚持新闻改革的两个问题,在地市县报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陈建顺 《新闻界》2005,(2):131-131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增强舆论监督的效果,使之发挥良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地市报舆论监督报道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同时提前搞好报道策划,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纸才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刊林漫步     
新闻改革的近期目标党的十三大以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连续三次座谈,讨论1988年的新闻改革问题。座谈会认为,当前新闻改革应着重做好四件事: 一是提高开放程度,增大信息量。二是组织好社会协商对话的报道。三是正确开展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四是提高宣传水平,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为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和评论编辑工作的从业人员,笔者想结合自己对相关领域新闻工作现状的判断,谈谈如何更好落实讲话精神. 关于舆论监督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但强调正面宣传,并不排斥舆论监督,对于二者关系,讲话作了深刻阐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曾提到报刊的首要职责是监督。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继承和吸收了其舆论监督思想。舆论监督首次见于党的正式文件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此之前,毛泽东对舆论监督有着相同本质的批评性报道也作过评述:“报纸上的批判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不是不要正确实行舆论监督,不是不要讲究宣传艺术,不是不要新闻工作的特点要继续坚持新闻改革。新闻改革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怎样改的问题。这种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用资产阶级新闻观对待新闻改革,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新闻体制和模式当前新闻改革要做好的工作,一要完善新闻单位内部领导体制;二要把新闻报道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三要改革新闻宣传内容;四要改革新闻宣传形式我们的新闻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增强舆论监督的效果,使之发挥良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地市报舆论监督报道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同时提前搞好报道策划,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纸才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岁末,新闻改革、舆论监督、政治透明度等,已成为上海新闻界热门的话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连续举行了座谈会,就如何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推进新闻改革,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社会政治协商对话制度中的作用,做好“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报纸进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地报作为接近基层接近群众的一张报纸,责无旁贷地要在报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要有敢担风险的勇气在地报上开展批评,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不怕担风险的勇气。现在一提到公开登报批评,编辑们叫难的多,害怕受阻扯皮惹麻烦。有的说“婆婆就坐在堂里,咳一声叫人吓得颤,还叫怎么敢批评!”于是出现抓小不抓大,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现象。为了健康地开展批评,首先要学习贯彻十三大文件和(?)新闻改革座谈会纪要》精神,破除封闭求稳.批评难搞的思想,树立勇于负责,敢于监督的观念。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地报,应把舆论监督当作己任,要有使命感,站在改革的前列,站在生活的激流中,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褒功贬过,扶正袪邪,推动改革前进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与行业报、专业报和文化娱乐性报纸相比,党委机关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报道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新闻的发布、理论问题的阐述和方针政策的解释中,体现在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体现在把反映党的意志与人民心声相统一的报道中。但是,作为市级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重要政治经济新闻发布、重大理论问题阐述等方面,与中央、省级党报相比有明显的劣势;相反,在典型报道方面,由于市级党报直接与基层打交道,却具有中央级、省级党报所没有的优势。基于这种分析,近年来,《菏泽日报》在压缩会议报道、减少一般性报道、加强典型报道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收到了领导和读者都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岁末,新闻改革、舆论监督、政治透明度等,已成为上海新闻界热门的话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连续举行了座谈会,就如何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推进所闻改革,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社会政治协商对话制度中的作用,做好“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文摘     
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中央部委产业经济报工诈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一、改进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对这方面重点新闻要报道好,一般的要少报或不报;二、改进典型报道,围绕典型宣传,增强感召力;三、进一步加强热点问题的引导;四、加大舆论监督;五、大力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六、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联系实际;七、努力把文章写短写实,减少长文章;八、扩大报道面,丰富报道内容;九、搞出有自己特色的专栏、言论、栏目;十、改革内部管理。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的公…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发展,那些走进市场,完全靠读者认可生存发展的报纸,与社会和群众的脉搏贴得更紧。于是,报纸的舆论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作用更加明显。1998年,朱镕基总理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对舆论监督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鞭策。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色,运用好这个武器,可以使报纸在社会和经济的改革进程中发挥出极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