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常见择业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近年来的就业、择业形势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已达到338万人。我国迎来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长短线的矛盾一时也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月22日举行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透露,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相似文献   

3.
雇主分析     
民营企业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 麦可思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个体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共雇佣本科毕业生73.3万,占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6.2%;雇佣高职高专毕业生124.2万,占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人数57.1%,本专科共计197.5万人,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40.2%(见图41).  相似文献   

4.
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2008年将超过550万人。截止到去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2004,(18):71-71
中国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可是专家学者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步子的越迈越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 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日…  相似文献   

6.
一、新时期高校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凸现1.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张,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据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413万人,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19%。浙江省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5万多,增幅达25%,2006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17.6万多,增幅达25.8%。我校20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有2231人,比2004年增长73.62%;2006年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有3149名,比2005年增长41.15…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2001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由115万增长到了338万。在人流滚滚的就业大军中,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逐渐淡化,“皇帝女不愁嫁”的局势不复存在,就业心态趋于复杂,奔波求职、辗转各地的学子比比皆是。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毕业生应当如何进行就业心理调适,高教工作者应当如何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这些问题在实施“就业率向全社会公开”制度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大学毕业生心态面面观就整体状况而言,大学毕业生普遍能正确对待就业,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8.
创新四个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0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145万,2003年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和难度日益突显出  相似文献   

9.
工作经历成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2005年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将达到900万个,但同时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2004年底尚留有830万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将使300万人面临换岗,加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每年新增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保持在2500万以上.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仍然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和择业取向,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针对地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就业形势严峻,2002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比前一年增加67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进一步达到280万人,比前一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加上历年来未就业沉积下来的毕业生, 2005年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突破350万。而在国内,随着  相似文献   

12.
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总的就业形势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还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是,经过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扩招,2002年全国高校实际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998年的2.5倍左右,而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03年超过了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达到了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大学毕业生数量骤然增加,使大学生失去了曾经有过的“天之骄子”地位已经是既成的现实。但我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刘欣 《职教论坛》2004,(13):6-9
"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正在中国打响."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一是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急速攀升,"三峰叠加",形成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供求矛盾尖锐的格局;二是2003年应届毕业生遭遇到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比2002年的145万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2%.今后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继续上升,今年将超过250万,在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这必然使大学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跳跃式猛增: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12万,2004年已增至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与之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全国每年约有2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如期找到工作,从而也加入到成千上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大潮之中,与之争夺就业岗位。此外,加之每年有几百万下岗失业大军要抢占就业市场,因此,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那么,在如此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叩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在众多…  相似文献   

15.
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总的就业形势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还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是,经过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扩招,2002年全国高校实际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998年的2.5倍左右,而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03年超过了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达到了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  相似文献   

16.
一、高教育就业率现状分析 “一毕业就失业”这类的话形象地描述了当今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1999年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分别为38.16%和13.3%,2002年,增幅虽降至10%左右,招生总人数已达340万人,是1998年的3倍多。1999年是高校扩招的第一年,4年后的200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相比上一年,增加67万人,增幅高达46%。200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规模也随之逐年增加,2008年-2010年分别达到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减少等等.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廖飒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153-155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达63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是空前的。在此,更应引起关注的是,在这每年60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4左右的毕业生是高职高专女毕业生。与应届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或是同为高职高专毕业的男生相比,她们这一群体在严酷的就业竞争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处于劣势,在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也比较普遍。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有必要对这一弱势群体在就业中所遭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加以研究,从而为解决高职高专女毕业生就业问题寻找出路,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本文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纽在2010年初公布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着重分析了高职高专女毕业生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一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80万人,今后几年内,毕业生人数仍将持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越来越大。高师生就业在新的就业形势背景下,突显新的特  相似文献   

20.
1月4日的深圳,又一次成为大学生汇聚的中心.在深圳市2002年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交流会上,805个用人单位提供的1.24万个职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应届毕业生6万人次,参会学生人数创历年之最,差点儿把高交会A馆"挤爆".这已是深圳连续第六个年头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超过1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