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现、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吏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全球史"又称"新世界史",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不断关注用跨国的和全球的方法研究过去,形成了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全球史在普世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许多新观点,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教育史学者应密切关注国际史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并考虑如何加以应对,我们可以从全球史视野推进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著名学者余英时的"林学"论述为中心,着重探讨林语堂的海外论著,以及海外学者所独有的跨文化视角及其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6.
胡小石是我国已故著名学者、书法家,他上承清道人"求篆于金"、"以器分派"之衣钵,下与其小学研究相结合,以开中国近现代书法理论体系之先河。又于金陵大学率先开设"中国书法史"课程,书学由此成为专门之学,先生可谓功不可没。本文试从胡小石的书学论著入手,对其毕生书学论著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7.
从"多元文化历史观"和"时空兼顾的文化历史观"两方面来看"东洲鸿儒"、"国学大师"饶宗颐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主张,饶宗颐治学強调"三重证据法"即田野考古、文献记录和甲骨文三方面的资料,一方面用中国训诂学的方法去溯本追源,把语言文字学运用到文化史的研究中去,一方面从目录学上得到通观全局的眼力。这种"通儒"境界,造就了饶宗颐"博古通今,中西贯通"时空兼顾的文化历史观。饶宗颐的学术成果为以后的学者留下了重要的启示与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近日,第二届"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在云南财经大学召开.年会旨在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政治经济学学者的交流,同时为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平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美国高校的56名青年学者,围绕"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青年的视角"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论著目录既是学者成就的具体体现,又是了解、研究学者的入门向导.为方便学习、研究胡先生著述,在前人基础上扩大收集范围,编成了胡如雷先生论著要目编年,分为著作、论文、书评与回忆三部分,分别按年代先后排列.力求全面反映胡先生的论著情况,为研究者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汉诉讼制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相关论著层出不穷,值得关注.但尚未有文章对其进行总结.本文特对1980年至今国内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琼 《培训与研究》2007,24(1):60-62
帝国理论是对帝国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以及对帝国现象的描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帝国形态——古典帝国、现代帝国,以及象征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帝国现象。帝国、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帝国的不同特点,也是权力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声音。帝国的阴影在地球上徘徊,是人类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幽灵。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的历史性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已深深触及人们生活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 (物质的、信息的 )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轨迹看 ,还是从现实社会以及理论形态来看 ,社会主义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化的进程和影响。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其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世界体育化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从而把握了世界体育化历史发展进程的趋势和规律,并根据这种发展趋势和规律,从东方体育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当代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东方体育化必将迈入繁荣复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齐兰 《教学与研究》2003,23(8):42-47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的全球化,而资本全球化的本质是垄断资本全球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为依据,同时借鉴西方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当今垄断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围绕垄断资本全球化这种新现象、新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对垄断资本的概念、垄断资本全球化的含义、垄断资本全球化形成的阶段性及其特点、垄断资本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垄断资本全球化的实质、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垄断资本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在对历史哲学的反思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东西方社会形态差异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继封建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东西方社会形态的差异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种差异在20世纪扩展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极对立,经济的全球化与这种两极对立并不相矛盾。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事实,当今的全球化赋予了社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化的人是全球化的主体,全球化又促成现代化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目前发展战略来说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趋势,它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对外扩张、经济市场化和各经济主体的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新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趋势演进。  相似文献   

20.
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社社会主义价值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分必要,资本全球化裂变出社会主义的价值与实践,我们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的社会主义的存在之价值,分析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价值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复兴所提供的五个前提条件,即物质条件,价值条件,经验条件,动力条件与力量前提,当然我们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超越性时,并非说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理想必须当下即时得以实现,而是说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应失落,这种价值观对于当前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对于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价值复兴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这一信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即社会主义将是历史自身运行的产物,我们将在新世纪看到超过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前景,即社会主义价值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