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短信:从人际交流到大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短信这一功能在实践中逐渐担负起传播媒介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或手机短信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于手机、手机短信是否是"第五媒体",学界还有很多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作者认为:在讨论什么将成为“第五媒体”时,必须分清手机和手机短信的区别,手机短信只是手枧的功能之一,二者不能划等号。手机短信作为手机的重要功能,使得手机具有问鼎“第五媒体”的潜在优势。但手机在第五媒体的征途上还要走多远呢?这是此篇文章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唐建兵 《传媒》2008,(11):100-101
手机具备了无限的双向交流潜力,但这一潜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的开掘将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与受众互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第二阶段。手机与传统媒体整合,各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出现了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无线手机网,这样传统媒体在手机上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4.
数字奥运中手机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本身是一种通讯工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拿手机的付费功能来说,由于手机媒体本身还是一种具有小额支付功能的随身携带的电子金融工具.因此可以作为“手机钱包”使用,用户只要发送一条赋予了特殊代码的手机短信即可完成付费.用户在每月缴纳手机通话费时一并支付费用.或者直接从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中扣除。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公交系统从2002年夏天开始就可以使用手机短信购买车票。包括英国一家企业在内的4家欧洲运营商.联手组建了移动支付服务协会,一种开放式的,通用品牌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已经在欧洲各国试运行。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业务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专家预言:以后我们的“数字”生活将被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这三种屏幕所占据。“以移动电话为主的无线通信,会改变传播业的格局,而一旦越来越多的手机成为具有收视广播电视节目功能的信息接收器,传媒的生态环境将发生一场革命”。①手机短信对人际传播的丰富和突破其实,手机短信产生时,它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人际沟通和交流。它符合人际传播的特点,具有人际传播的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突破着人际传播。用传播学的概念表达手机短信息,就是:“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作为主…  相似文献   

6.
张琪 《今传媒》2005,(2):38-39
当手机的短信息服务这一功能被大众接受的时候,它就不像手机的通话功能那样纯粹。时至今日,电话仍代表了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而手机短信作为数字化、商业化的产物,被赋予了更多大众传播的意味,引发了有关第五媒体的讨论。笔希望能从手机短信与其它四大媒体的互动结合状态中,分析未来新兴媒体与已有媒体之间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7.
和立勇 《新闻界》2008,(5):67-69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手机短信的新闻传播效能,正被日益发展的手机多媒体功能所淹没。现阶段对其新闻传播效能的研究和利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冒进的功利主义思想,所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已有功能的效能,亦是对新媒体深度开发的一种表现。因此应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传播新闻的优势,尤其在对通讯相对落后地区的新闻传播,及在重大事件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文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伴随着手机短信功能的日益加强而诞生的,以手机为媒介的文学新样式.传达出后现代的多重文化特征:异化性、开放性、平民性、游戏性、快餐性、潜意识性,从而使短信文学呈现出复杂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辛福 《今传媒》2010,(8):71-72
微博客在2009年风靡全球。微博客结合了互联网和手机功能,在一定字数限制内,允许使用者用手机短信形式,在网络和手机上传文字和图片,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中国记协举办“首届移动通信和新闻媒体研讨会”,与会者的共同感觉: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越来越接近一种新型信息采集、传播和消费样式——前景不可限量。近年来,原本单纯方便打电话的手机,逐步具备了多媒体信息处理、传播和存储等各项功能,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等纷纷应运而生。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到2005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接近3.9亿,仅手机短信发送条数已经接近2500亿条。手机作为新的传播终端,以高效、便捷、及时、互动的特性,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和随时随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简析兴起于手机短信的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信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宽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也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作“第五媒体”。既然是媒体工具,对它就有认识、使用、管理的问题。此文分析了第五媒体借助于手机短信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手机短信的媒介特性,以及它与原有媒体将长期共存的关系等,本刊特予刊出,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体与图书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日益丰富,除了作为个人移动通信工具外,手机短信、手机上网、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图书等方兴未艾,手机自身也开始了角色的转换,由移动通信终端演变为大众传播媒介,被不少人称为“第五媒体”。在新技术的条件下,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改善原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4):33-36
本文以手机短信群发这一新兴传播形式为出发点,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特点,展现群发短信传播方式对手机媒介传续传播方式的突破。同时,指出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魏加晓 《青年记者》2012,(32):60-61
手机媒体价值的凸显,使得国内公益广告界越来越重视对手机短信的运用,众多的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涌入人们的视野。由于手机媒体自身的特性,它不能像其他媒体的公益广告文案一样与图片、声音、影像相结合来营造特定的氛围,绝大多数广告只能靠文字去进行广告诉求。要使手机公益广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案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对于文案的写作要求存在着相对个性的一些方面。特点从目前业界的现状来看,手机公益广告文案主要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1.用词简洁,通俗易懂由于目前手机短信依然有字数的限制,因而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的手机公益广告应力求用词简洁且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手机在国民中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其中,青少年又是手机收发信息的主体人群。产业部的统计表明,从2006年起,中国每年的手机短信发送量都超过4300亿条。俨然,手机文化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实现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有识之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是手机媒介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同样看到了手机短信的经济利益,致使各种虚假短信泛滥。所谓手机短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拟  相似文献   

17.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4.5亿人,越来越多的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对手机的关注点,正在由通信工具、外观设计转向多媒体功能,对手机的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多种综合服务需求在不断地增加。从手机短信、彩信到手机广告、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正在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刘佩波 《新闻传播》2010,(2):114-114
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短信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宽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也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作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广播电视面对新兴的第五媒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走融合发展之路已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隋海燕 《青年记者》2006,(22):65-66
近年来,随着手机短信的迅猛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手机短信诈骗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手机短信诈骗的类型诈骗中的手机短信多种多样,其类型主要有:1、设置中奖陷阱。以中奖为诱饵,诈骗者让手机  相似文献   

20.
手机图书馆开辟移动阅读的新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手机短信功能的应用,目前技术条件下通过手机开展移动阅读的现状,论述了手机图书馆移动阅读的网络技术支持,分析了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