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诗歌历史的诗歌大国,我们的诗歌一个十分突出的传统特点就是讲究声韵。声韵不只是声音,而是“意义的声音”,声韵可以更贴切地暗示意义,可以帮助感情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即“声韵具有暗示功能”。既然多数诗人们作诗时讲究声韵,将音节性的东西与感觉、情绪连在一起了,那么我们读诗时也可通过诗词  相似文献   

2.
讲究声韵,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人的声音本就有大小高下之殊,而汉语言本身又极富音乐性,写成诗,更显得铿锵和鸣了。今人钱钟书云:“文字有声,诗得之为调为律。”不外此意吧。六朝沈约归纳四声之法,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为以后诗歌创作上的“声韵之圆转,律吕之靡密”作了些原则上的概括。到唐代,诗歌创作更趋繁荣,诗歌声韵上的许多理论渐渐成为法则,为众多诗人所恪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诗歌音乐性乃是表现在诗歌中的某种类似于音乐效果的性质,音乐与音乐性有其相似的一面,比如,它们都要通过声音形式显示出来;都要讲究节奏与和谐;都具有暗示和象征的功能,都具有某种意味。但诗歌音乐性并不等于音乐,首先,诗歌毕竟属于语言艺术,它的声音媒介是语音而不是乐音,不像音乐那样长于纯粹声音美的营造;其次,诗歌音乐性虽然也和音乐一样讲究节奏与和谐,但要以语言的性质和意义的运动状态为依据,不是纯粹声音本身的节奏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一、诵读——感知美 诗人写诗,讲究内心玩味“意在笔先”,然后“落笔变相”。因此诗歌的谴词造句凝练、含蓄、优美,节奏鲜明,富于变化,声韵和谐,有音乐美。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  相似文献   

5.
新诗声音是一个包括了新诗音乐性,不完全等同于新诗音乐性问题的概念。传统诗歌的歌性特征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性转变。新诗倡导的文言合一、诗文合一,就是主张用说话的声音,按照自然的音节,用白话口语写自由的诗,替代适合歌吟的文言格律诗。现代诗歌的声音,强调语言与意义融合,是一种蕴含于思想之中的声音,把传统诗歌形式化的声音变为自由活泼的有生命的声音。诗歌的声音感受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官活动,也是一种由意识参与的综合感官审美体验。诗歌声音的感官功能首先是诗歌语言的声韵作用,这种声韵包括文字的语音、语气、语调、词汇组合、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声韵因素;其次,常常通过视觉作用转化为听官的感觉,作用于心官的体验,在现代诗歌中大量通过意象的象征化表现,呈现为一种混沌的虚实相生的混响。现代节奏是新诗声音的核心元素,一种在变化中有一定规律重复的开放性多元化节奏,是构成现代诗歌声音最重要的美学机制。现代节奏多元化形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的音节节奏、变化统一的对称节奏、分行建构的视觉节奏。现代诗歌变化的多样性节奏,从时间意义上让诗歌的声音与意义获得或停延、或呼应、或回响等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的译诗风格为:情感饱满却不显造作,“以顿代步”却不为生硬,忠于原作却不实本体。他独特创新的翻译风格,不仅将英文诗和汉语诗之间不可磨合的尴尬化解至恰到好处,而且也给译文赋予了生命和诗意。  相似文献   

8.
诗歌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明示和暗示两种,暗示因为能使诗歌增加艺术魅力而受诗人的重视。暗示主要利用比兴、隐喻、象征等手法进行;处理好暗示中的“隐”和“示”的关系,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声音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诗歌的声音不仅让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扮演着传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作用。声音与意义相辅相成,诗歌寓意义于声音中,以声音传达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人讲,“韵律是人们强加给诗歌的。”甚至还说,“要求韵律美就不是诗人。”这种说法实在不敢苟同。拿汉语来说,诗歌语言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形式。汉语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自己的韵律美,即声音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仄有平。汉语的这种韵律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讲究韵律即运用平仄,尤其句末那个字最讲究,除了要表达特殊情感外,总是有平有仄,平仄交错以取得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表平声,“”表仄声)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语教学中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特别重视吟诵训练。吟诵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语感是对语言的感应能力,旨在强调对语言的声音之美的领会。追求语言的声音之美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诗一直是中国学的主要形式,而吟诗作又非常讲究声韵格律,就连大观园里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联诗缀句都在韵律上求奇斗险,可以想见古代人在对待和把握语言的声音之美这一方面是如何在意又是如何娴熟。中学语课本选取的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私塾中吟诵训练的情况,在私塾时代,语教学讲究的是先熟读,再背诵,最后才分析句读大意。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都道出了熟读成诵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许多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功人士在介绍成功经验时都曾提及自己幼年的背诵功夫,并嘱咐年轻人多背点东西会受用终生。吟诵训练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杂体诗例话     
我国诗歌历史悠久,除了讲究平仄、声韵、对仗的律诗、绝句等形式的近体诗外,还有一些样式奇特的杂体诗。杂体诗既有文采,又具戏娱,俗不伤雅。仿拟诗主要特点是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从句式、词语、韵脚等方面对某一古典名  相似文献   

14.
先知的复调:海子《四姐妹》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诗歌《四姐妹》是一首多音齐鸣的复调诗歌,其中至少可以听到“海子个人”,“耶稣基督”,“先知”与抒情主人公四个声部的声音。这四种声音既能在一个共时空间中同时展开,又互相应和,形成一种历时性的时间运动,统一和谐地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种种原因,古诗词的教学常常是只重视“文情”教学,不重视“声情”教学,这就直接影响了对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的“诵读欣赏”。声情,指诗歌的声音情感,声情艺术即指“表现诗歌声音情感的艺术手法”,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词,赏析诗词。古人有“诵”、“读”、“吟”、“唱”、“弦”、“舞”等数种表现方式,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妨作适当地了解和尝试。“读”,有如说话一般,但比说话更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情感的美化、深化,不过,不宜偏离自然。“读”诗文时,宜将诗文之语言情绪刻画出来,注意同一句子中抑扬顿挫的处理。如岑参《…  相似文献   

16.
中英诗歌象征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用一个事物代表和暗示其他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通过对中、英诗歌“象征”手法的探析,能够使我们对诗人“以情观物”、“以情入景”的审美观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能进一步认识诗歌内在的、外在的、主观的、客观的涵义,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诗论》以诗歌“音律”为中心,阐发了系统的声音诗学思想,其声音美学思想联系中国传统诗论,指出了克罗齐“直觉说”“表现说”的理论缺陷,构建了“情趣、意象、声音”三位一体诗学观。《诗论》提高了声音在诗歌中的地位,对当代诗歌写作、诵读、教学及研究具有重要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12年.以美国诗人庞德为首的英美诗人掀起了一场“意象派”诗歌运动。他们强调诗歌的基本要索是“意象”,他们认为,“意象就是在一瞬刻间.一个智力的,感觉的激情所显示的东西。”即“意”与“象”的瞬间合一,以“象”暗示或象征“意”。强调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自己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说梧桐     
文丽群 《教师》2008,(4):97-97
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隋感。这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境生于象外”,意象体现着诗歌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所以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朗读是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进而培养语感,提高感受和领悟能力。讲究声韵、平仄、节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显著特征。清代桐城派作家姚鼐就深得诵读的深味,他指出:“大抵学古文,必要放声疾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曾国藩读诗更是“高声朗读,以昌其气”,“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古典诗歌的朗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读出节奏。胡适《谈新诗》中说:“诗的音节全靠两个重要分子:一是语气的节奏,二是句内部所用字的自然和谐。”一首乐谱需要节奏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