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姚燕婷 《东南传播》2021,(12):80-82
既有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注重探究媒介如何形塑集体记忆,但较少关注媒介给受众带来的记忆实践,本文通过对"云游敦煌"小程序的考察,讨论了其作为记忆建构者和记忆内容承载者的双重角色对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作为记忆建构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主要通过各类时间符号的"复刻"以及多维阐释壁画内涵的叙事路径来书写"中介化记忆".作为记忆内容承载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通过一系列看似个体化的互动项目,给受众提供了充满家国话语、自我意识的记忆实践,并由此成为唤起受众关于敦煌特定文化记忆的"记忆之所".  相似文献   

2.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3.
邱巍 《东南传播》2022,(11):108-110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媒介形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人类集体记忆的留存方式,尤其是承载个人记忆的口述史纪录片采用平民化的历史叙事,将个体、私人的经历转化为受众共通的集体记忆,拼凑、还原、呈现历史真实;同时以集体之名,唤起情感共鸣,实现受众认同。从媒介的生产行为即纪录片本身的创作角度出发,以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为支撑,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乡土情怀视为大众共通的集体记忆,借助媒介建构历史真实、连接个人与社会记忆,进而以情感为桥梁达成受众认同。  相似文献   

4.
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与纽带。"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值得被媒介和历史所铭记。作为社交媒体空间的微博,汇聚着大量网民的交流与讨论,无疑是媒介记忆研究考察的重要渠道。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描绘出微博空间中"长津湖战役"记忆的历时变化、结构形貌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空间中的集体记忆受到其他媒介记忆内容生产的直接影响,而网民的交流、讨论则会逐渐聚焦、建构出媒介记忆的主体结构和原点,并且形成后的记忆结构和原点很难被改变,即便声势浩大的商业宣发、明星打榜也自然而然地卷入并融入媒介记忆的过程之中。同时,在社交媒体中媒介记忆的短暂"沸腾"和长久"保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需要更稳定的力量推动媒介记忆的建构与纠偏;同时,非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也需要以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为记忆叙事的原点和坐标,而不可过度虚构。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6.
收看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春晚是华人在农历新年最关注的文化盛宴。春晚作为文艺展演属于媒介事件,在媒介事件中观众对春晚的解读和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为集体记忆增添素材。本文试从媒介事件入手,从媒介事件界定;预热记忆;互动构建记忆几个方面对央视春晚的集体记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7):55-63
在传播学视野下展开的集体记忆研究,早期采用"叙事-话语"的建构主义分析路径,后来又出现了"媒介-技术"的技术分析路径。两种路径存在将集体记忆这一社会事实片面化的状况,未能解释集体记忆与社会层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实际联系和这种联系的发生机制。近年来,在"实践转向"下出现了一条"记忆实践"的研究取径,集体记忆的实践分析在最低限度上就是对人的各种记忆活动作一主客统一的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记忆实践研究可以媒介实践为中心出发点,将互为表里的媒介实践、媒介化和媒介学作为理论基础,为集体记忆研究提供由行动者、制度、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维度展开的可能路径。这一基于"关系"的研究路径,或可达成对集体记忆各主客观要素的弥合性理解,并在不同的学科层面上进行有关集体记忆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集体记忆研究在传播学界崭露头角,互联网作为新的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本文梳理传播学与集体记忆研究的历史和理论关联。进而,厘清这一取向下集体记忆是"断裂"还是"连续"的核心命题,介绍传播学取向主要的热点议题:政治与媒介权力、新媒体与全球化、跨学科理论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有利于国内传播学界重心从功能向结构转化,应当弥补"个体的缺失",关注"现在一未来"的坐标系,以及采用大数据的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集体记忆是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性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传统领域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构集体记忆具有现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赋予了建构对象优秀等意义,但档案"建构"性是相对"客观"性而言的,为此还应坚守传统档案文化,延续文物档案工作传统。  相似文献   

10.
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中央企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组织,加强关于“企业史”的集体记忆建构有助于央企宣传工作的高效开展。企业报是央企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主要通过“强调企业史‘高光时刻’”“整合个体叙事与记忆框架”“持续且稳定地输出内容”进行集体记忆实践。同时,企业报的集体记忆建构功能在当前媒介环境下面临冲击与挑战,亟需在未来发展中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1.
吕菲 《声屏世界》2022,(1):11-12
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建设集体记忆必须以现实情况为蓝本,讲述史实,弘扬核心精神.媒介是建构集体记忆不可或缺的路径.文章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报道为考察视角,对媒介建构抗美援朝集体记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众媒介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记忆功能更为凸显,呈现出多维性,但受众对媒介的记忆依赖更为严重。文章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探索其多维记忆功能,分析其历史记忆、时间记忆、知识记忆、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用记忆等主要方面,进而反思作为集体记忆的衰退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以促进受众对媒介功能完整深入地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出现之间的冲突、融合,使弗洛伊德提出的虚假记忆综合症由生理延伸到媒介记忆领域,个体面临失去主体性的风险,而数字技术加剧了媒介记忆真实性与持久性的危机.其二,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与北方的区隔进一步构建和强化集体边界,话语权力的不对等加剧了中心与边缘的分立,造成媒介记忆的伪全球化现实.  相似文献   

14.
在传播学界中,集体记忆研究理论越发成熟,对我国媒体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快捷渠道,逐渐取代传统记忆媒介地位,促成了新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当前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到底如何成为全球范围的讨论热点,本文基于集体记忆与传播学理论文献,对集体记忆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集体记忆传播学取向发展方向,旨在推动集体记忆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田壘  汪欣 《东南传播》2022,(1):98-10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后,多家媒体推出如"网络吊唁厅""网上悼念厅"等互动式线上纪念活动.同时,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上举行线上纪念仪式.以"连结性"和"镶嵌性"描述这一系列线上纪念活动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可揭示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于记忆建构的影响,即:我们记住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记忆.  相似文献   

17.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具有文艺形式的国家仪式,自首场演出以来,被受众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传播和记忆,不仅作品自身成为一种独特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中国精神,而且观赏活动也成为某种历史记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本文通过挖掘包括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等在内的史诗记忆,分析其在建构价值共同体中的意涵、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11)
为了彰显新闻传播学在记忆研究中应有的专业属性、研究地位与价值主张,应纠正以往媒介记忆研究过度泛化的倾向,以新闻媒体的记忆实践为核心,在明确"媒体记忆"概念与"媒介记忆"概念区别的基础上,回归新闻与记忆这一媒体记忆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新闻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属性的共鸣,指出其共有的事实性、建构性、符号化与可替代性属性是探讨媒体记忆问题的基础。随后将新闻的记忆实践置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组合中,并进一步将时间划分为日常时间和神圣时间两极,将空间划分为实体空间和想象空间两极,通过时间和空间交叉组合中构成的四个象限来分析时间与空间中记忆的新闻。最后,对新闻记忆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名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传播地域文化、凝聚集体记忆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徽文化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尝试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在"黄山改回徽州"讨论中所提到的三种媒介记忆的代表:古诗词文献中的徽州形象记忆,报纸中徽州改为黄山的报道和《人民日报》引发的微博讨论文本,去分析徽州的媒介记忆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和记忆重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