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纸"的发明,使中国古籍流通及宣扬传统文化变得十分便利。在纸本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携带方便、美观等要求,逐渐出现各种装帧形式。本文按照出现先后顺序,分别论述卷轴装、叶子、轻折装、旋风装等各种纸本装帧样式。  相似文献   

2.
书籍的装帧     
一书籍的本质,原是一种精神产品。但是,其精神内容,需要通过物质形式来负载,并流通、传播。书籍的物质形式虽然是由内容决定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它又反作用于内容。书籍的装帧工作,就是使书籍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重要手段。中国书籍的装帧,自简策、帛卷、写本时就已肇始。刻版印刷出现后,不仅方便了书籍的流传,书籍的装帧也得到完善、发展。以书籍封面来说,由最初的空白页当作封面发展到另加高级纸双页封面;由另加封面到加函套、加夹板等。以版式设计来说,更是日趋讲究:边栏、界行、中缝,都逐渐规格完善。有些书天头、地脚、订口都很宽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地表现美。原始书籍的装帧虽然以实用、便于使用为目的,但已经蕴含着追求装帧形式美的萌芽,从简策、帛书等原始书籍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最初形式的美。发展到现代,书籍的装帧美更为设计者和读者所关注。一、装帧美装帧美是装帧美学的核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籍的装帧形式由简策、帛书,到纸书(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演变过程的论述,揭示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书籍衍变的漫长过程中,出现了不同风格的装帧形式。受材料、工艺、地区、时代等因素影响,西方古书装帧的形式和风格繁多。文章整理分析了珠宝装帧、腰带书、连背装帧、混凝纸装帧和古软装帧五种经典装帧形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内容,以管窥西方古书装帧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书籍作为传播思想积累知识的工具,它是由形式和内容二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构成。书籍的物质形态是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和装帧形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中文古籍装帧形式发展过程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书籍的装帧形式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古代的书全是线装的,线装书的出现为时甚晚,本文简略地介绍一下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论述中国古代书籍史的著作中,谈到中国古代纸书的装帧,都认为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及毛装等形式。除旋风装外,其他各种形式因实物材料充分,鉴别认定和描述装帧特征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对旋风装的认识则有数种之多,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九Ο三年,日本学者岛田翰在《古文旧书考》中提到:"何谓旋风叶?予犹逮见旧钞本《论语》及《醍醐杂事记》,所谓旋风装也。"至于什么是旋风装,他是这样说的:"夫卷子之制,每读一书检一事,紬阅展舒,甚为烦数。于是后世取卷子叠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10.
装帧人员的质量意识,主要体现在“外师造化”、苦练内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以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繁荣市场,当好一名美的传播者。 书籍装帧人员的质量意识应该是多方面的: 其一,必须首先了解该书的整体策划,以及责任编辑、作者对书装的要求。可以说,从确定选题到落实作者,从书稿内容的编辑到装帧形式的确定,无不贯穿着责任编辑的整体构思。责任编辑是该书的第一读者,对书装的外质形态、审美功能,有著直接的感受和发言权。这样说,是表明作者、编辑和装帧设计人员是书籍艺术整体质量推进过程中的密切“伙伴”,因其职责范围有所不同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他们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其二,必须尊重书籍的个性,力求表达书稿的品位。从装帧的专业性来讲,就是“体貌”得当,“仪表”大方。责任编辑常在封面联系单上注明书稿的类别,开本规格的大小,或典雅、大方,或  相似文献   

11.
装帧艺术家刘丰杰的新著《现代装帧艺术》,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杜出版,这是他继十年前出版《书籍美术》一书后,为我国装帧艺术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该书是我国迄今出现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装帧艺术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2.
书籍大邯有阅读和品赏功能,这是书籍要体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要想使实用性和艺术性发挥得更好,就得在开始装帧之前,先对各个侧面进行全局思考,对各个部位作分部考虑。全局思考追求合理的装帧整体,分部考虑追求精美的装帧整体。于是就需要装帧设计,需要装帧设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王雄 《编辑之友》1998,(6):52-53
装帧是艺术,能包进“装帧”圈子的多了、我只谈书籍的装帧。谈艺术我是外行,但在出版行里干了十几年,对书籍的装帧还有点想法,我从市场的角度谈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4.
装帧材料     
装帧材料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蔡侯纸,从而结束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原始阶段,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几千年来,纸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不论是国际间的交往,还是民间往来,或是商业领域的交流以及文化领域的互通,都是通过它来完成的。经过几干年的不断演变和...  相似文献   

15.
1.记载人类历史和智慧的,是世界上现存的书籍和报刊。如果说,书籍报刊集中了人类社会的文明,那么装帧艺术就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装帧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些人对装帧艺术缺乏应有的认识,原因就在于装帧艺术缺少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徐柏容书籍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书籍的装帧设计。将装帧视作书籍的整体形式美,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相当长一段的期,人们R是把装帧视为前面设计。无论是对于书籍形式美还是装帧,许多人现在仍然还自不少模糊的认识。笔蓄50ff代主持出版...  相似文献   

17.
金镶玉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图书馆杂志》2000,19(9):55-55,46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其装帧形式繁多。唐朝以前主要有韦编、丝编、卷轴、旋风装;宋至清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清末民初至现当代则有线装、平装、精装等。书籍的装帧是随书籍的不同材料而采用不同的装订形式。它既实用,又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反映版本形式的时代特征,而成为鉴别版本的依据之一。有一种装帧形式为绝大多数版本学和书史等书所不录,至使这种装帧形式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这就是金镶玉装。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一切商品都越来越讲求“包装”,图书亦不例外,图书的“包装”,除去“炒作”的含义外就是装帧。装帧是书籍的造型艺术表现,是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印制的工艺设计,也可以说是“梳妆打扮”。人们梳妆打扮和穿着衣饰讲究得体,即适合个人身份,突出个人气质,又要适应环境氛围,而且有实际效用书籍的装帧亦然,首先要体现书本身的特性和风格,要以科学的编排、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精美的图表,提供完美的视觉形象,保证查阅、欣赏(浏览)和收藏的最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加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桑林佳书籍装帧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大学出版社来看,这一工作急需全面加强和提高。本文试就书籍整体装帧设计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书籍装帧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来设计。一是对书籍内部的设计(包括扉页、目录、正...  相似文献   

20.
装帧的文学意蕴肖毅属于造型艺术的装帧,与文学分列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一个侧重于形式美,一个侧重于意蕴美,而文学书籍的装帧却要求将二者浑然一体。这无疑是对设计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而且颇不易完成的课题。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要求设计者在创意过程中融入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