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其重要标志是颁发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基于标准的教育体系包括至少四个主要的组成要素: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体系中四个组成要素是否能够协调一致,而一致性调整有赖于高质量的课程标准。然而,目前我国颁发的课程标准,尚难成为基于标准的考试评价的标准,全国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时机尚不成熟。建议组织力量重新编制或修改课程标准,建立考试与课标一致性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标准的考试、基于标准的教学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活动的一个整体,核心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也是学业考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讨论了它的四个内在逻辑,即基于"振兴行动计划"确定考试的价值导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建立学业水平标准、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确定考试范围、以生为本设计考试试卷,以及以执行考试自由裁量权建构考试特色的执行学业水平考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求解当前我国学业水平考试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新课改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学业水平考试是基于标准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学业水平考试存在五大问题:学业标准缺位、内容改革(选择)的思路欠清晰、试题编制和组卷未能遵循基本的教育测量原理、分类决策的过程欠科学、分数报道不能提供有用信息。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制约了考试的科学化发展,教育和心理测量标准缺乏,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课程标准与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和心理测量方面的教育水平偏低,导致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5.
中考标准是根据中考目的规定的,关于考试内容、范围、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中考活动中的考试目的、考试标准、考试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中考质量管理,命题质量是关键,而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体现考试标准的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通常所说的中考命题要依纲务本、难易适度,实际上就是要求中考内容和难易度控制要体现中考标准的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借鉴韦伯模式对浙江省金华市某省级重点中学2012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卷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当前校内考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课程标准的意识不强;校内考试重视知识和技能、轻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校内考试追求最高标准的达成等。应采取增强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提高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水平、建立校内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评价制度、修订和完善现行课程标准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基于标准的科学课程学业考试中,考试目标分类的建立是考试设计的核心。目前,学业考试的设计与新课程标准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考试目标。通过对三大目标分类学的分析.建立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科学课程学业考试的目标分类体系,指出了以此目标分类体系来设计学业考试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考历史考试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的构建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考历史科考试试卷构建模式的技术指标包括试卷的结构模式、内容要素、能力要素、题型要素、难度要素、分数要素、时限要素,它是中考历史命题、审题、评估监控的指标,是实现试题及试卷质量控制的依据。将上述试卷结构构建的技术指标,采用中考历史命题多维细目表的形式,可直接用于指导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相似文献   

9.
在基于标准的科学课程学业考试中,考试目标分类的建立是考试设计的核心。目前,学业考试的设计与新课程标准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考试目标。通过对三大目标分类学的分析,建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科学课程学业考试的目标分类体系,给出以此目标分类体系来设计学业考试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选拔性考试,基于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所达到的学习成就的考查,从而体现监控教学质量这一功能,这就要求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有很高的吻合度。从教育统计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对于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的统计分析,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尝试建立一种更为简洁、合理的描述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一致性的新模型,并讨论此一致性模型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