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自感现象的教学羊孝清(物理系)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有现成的教具,图1为演示接通电源时自感现象的电路.A1、A2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稳定时,两灯泡发光亮度相同.亦即可变电阻值与线圈的阻值相同.在刚接通电源时可...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一些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有的实验仪器,却偏偏不尽人意.近几年,教学仪器站给我校分配来的“自感演示仪”就是如此.该仪器在演示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自感   图1         图2现象时(电源接通,小灯泡A1比A2后发光),演示效果没有问题.但是对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自感现象(通电,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的演示效果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灯泡突然一亮,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利用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是典型电路。为了分析方便,改为图1所示电路,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I1及I2分别代表开关接通时通过线圈和电灯电流的稳态值:I1=E/RI2=E/RA图1在开关切断后,整个回路...  相似文献   

4.
黄善仪 《物理教师》2000,21(1):22-22
在一般的中学和中专物理教材中,都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演示通电时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但效果不甚明显.在刊物上曾介绍有不少的改进方法,有的用发光二极管、有的用氖管、有的用演示电流计代替小灯泡,等等,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换向开关,代替常用的单刀单掷开关,改进自感现象实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实验器材;电感线圈L(额定容量为2kVA单相50Hz的自耦变压器),小灯泡(6.2 V 0.3 A)二只,滑动变阻器(10 Ω,2 A),电源(6V电池组),换向开关(用双刀双掷开关…  相似文献   

5.
关于断电自感实验的讨论山东汶上一中张协成,刘其宏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现行高中教材介绍了两种自感现象: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图1为通电自感的实验电路:先合上电键H,调节变阻器R,使同样规格的两个灯泡A;和A。的明亮程度相同;再调节变阻器R;使两个灯泡都...  相似文献   

6.
自感演示实验的参数设计杨军高中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参阅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第97页图4—15、4—16)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图4—15实验,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图4—16实验通电瞬间,灯泡A应先亮后暗(课本避开了这个问题),而断...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成功与否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一些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物理现象 ,实验演示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有的实验仪器 ,却偏偏不尽人意。我校的自感演示仪就是如此。该仪器在演示如图 1-a所示的第一种自感现象时 (电源接通后 ,小灯泡A1 比A2 次后发光 ) ,演示效果没有问题。但是对如图 1-b所示的第二种自感现象 (通电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 ,再断开电路 ,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 )的演示效果几乎没有。就原理上看根本没问题 ,那么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一般…  相似文献   

8.
自感现象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1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a.“自感现象”的演示及实验原理。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第9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表述如下:现在来做图4-16的实验。把灯泡和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并联接在直流电路里,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这时可以看到,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为什么出现断开电路,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这一现象?这是由于电路断开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很快地…  相似文献   

9.
对自感演示实验条件的探讨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442600)王心图1高中《物理》在演示自感现象时采用了图1所示的电路:电灯A与带铁心的线圈L并联接入直流电路,当电灯A正常发光后,断开电键K,会看到电灯并不立即熄灭,而是持续发光一段时间才熄灭,从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1.
历届高二《物理》教材讲解自感现象时,都有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断电自感”实验).学生们对开关S断开瞬间灯泡A发出“更亮的闪光”后才熄灭的现象都留有深刻的印象,记忆犹新,这“更亮的一闪”鲜明地表现了电路中线圈L所起的作用,然而不少青年教师在按图1所示的电路自制教具时,往往实验“不成功”,看不到灯泡A猛然一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见图1、图3),一般说来演示效果不好.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 2的延迟时间更短,几乎是断电即灭,而且演示重复性差.学生从演示中不能获得比较鲜明直观的"自感阻碍电流变化"这一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自感教学演示实验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电路。图1电路演示通路自感现象,接通开关K,可看到小灯泡A_2立即变亮,而A_1却是逐渐变亮的。图2电路演示断路自感现象,断开开关K。可看到小灯泡A突然闪亮一下之后很快熄灭。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两个演示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诸多表面现象掩盖了自感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观念。  相似文献   

14.
图一是自感现象的一个演示电路: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并联在一个直流电源上。关闭电键K,待小灯泡正常发光后,突然断开电键K,小灯泡并不立即熄灭,反而更亮的一闪,然后才迅速熄灭掉。这确实是一个生动的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但有的同志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却不易观察到“更亮的一闪”。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实验演示成功而又给予正确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直流电桥的两个桥臂电阻分别用一铁心线圈和一只精调电位器代替,就可改制成桥式自感演示仪,其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灯泡自感演示仪相比,用桥式自感演示仪显示自感,除具有演示原理清楚、物理现象明显和省工省时外,还具有取材方便与容易制作等优点.现将演示原理、操作和制作上的情况分述如下.1演示原理 与直流电桥的使用一样,桥式自感演示仪在演示自感时,其四个桥臂电阻R、RL、R1和R2之间也要满足电桥平衡条件,即上式中的RL为铁心线圈的直流电阻,R为可调电阻. 设电桥已调平衡,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断电自感现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但目前各中学还没有配备这一实验设备.教师要演示,只能将可拆变压器的线圈作电感,再和小灯泡并联临时组合成实验电路,如图1,该实验要求在电键S断开时,灯泡R发出明显的闪亮.  相似文献   

17.
陈峰 《物理教师》2009,30(7):42-43
“断电自感”是高中物理常见的演示实验,其电路如图1所示.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当电键S突然断开时,小灯泡A并不是立即熄灭,而是更亮的一闪后才熄灭.这个实验现象能够有力地证明自感电流的存在,但如果选用器材不恰当,也可能观察不到小灯泡的闪亮现象.本文将对小灯泡的闪亮条件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二册“自感”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甲和乙分别用来演示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甲图中的电路断电时和乙图中电路通电时有无自感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线路进行了改进,可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而且能演示断电时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强了教学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讲解自感现象时,通常介绍图l所示的演示实验装置:开关原来是接通的,灯泡A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我们看到灯泡A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但是如果按此制作一套教具,实验却可能不成功。可能的怀疑是线圈匝数太少,以致自感现象不够明显。于是便增加匝数。可是仍然看不到猛然一亮。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灯泡猛然一亮的现象虽然的确与线圈的自感有关,但并非线圈具有自感的必然结果,它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由于实际线圈都有电阻,故把图1等效为图2。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灯泡电流i2“线圈电流il及自感电动…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