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2012,"激励下一代"的伦敦奥运口号,让经历过了北京巅峰时刻的中国人,对体育的思考从金牌转向了体育的价值,羽球的让球事件,更让部分体育人根深蒂固的"金牌就是一切"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虽然改变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起步。  相似文献   

2.
国人好金牌,笔者亦然.有金牌比没有金牌为好,而金牌多者又比金牌少者荣光一些,盖无人置疑.金牌染上了"主义",便是将金牌绝对化.这种绝对化倾向是明显的,对金牌无保留地推崇,金牌万能,甚至金牌也成了体育运动中是非功过的准则.对此,有人冠以"金牌主义"或"牌牌主义",大抵是对这种倾向的讽喻.金牌确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体育的状况,但这种反映只是表面的.民主德国为世界金牌强国,未见得就比瑞士人的体育开展得那么自然."金牌主义"的实质,就在于将体育仅视为夺金牌,从而忽略掉体育更广泛的生动的内容.这显然是以偏概全的,不足为取.国内的"体育强国战略",或说"奥运会战略",说到根处,也就是"金牌战略".战略如何,体育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嬗变: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了数字崇拜的思想渊源,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兴盛和表现形态,并从经济转型、国民体育意识以及体育文化等方面论述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民意基础已经形成。基于以上理解,从"合理性"角度论述中国体育挣脱金牌的枷锁,寻求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战略转型。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应改革体育考核评价机制;媒体建构多元化的金牌报道;运动员不再以成败论英雄等。只有这样转变以金牌为导向的数字崇拜,关注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让更多人自觉落实健康的理念,中国才会真正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4.
夏季奥运会是世界上规律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而夏季奥运会的"金牌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群体中的特殊人才,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各项目优秀运动员借鉴。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影响因素,以揭示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一般规律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体育领域出现了胜利至上主义、金牌主义、体育赌博和吹黑哨等不良现象,这些体育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与当代缺乏恕道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对运动员恕道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通过恕道教育让运动员将"恕道"精神当作"终身行之"之事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运动中不良的体育伦理道德问题.从可行性来看,人类存在...  相似文献   

6.
“新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的是国家投资办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偏重竞技成绩而忽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吸引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制度环境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周洋获金牌后的肺腑之言再次折射出"举国体制"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与没有夺得金牌,尤其是能不能夺取奥运会金牌的两重天地.在要靠金牌数来博取体育强国位置的思维方式下,一切瞄准金牌的强大奖励机制成为必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竞技体育的内涵已发生改变,正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系.在此背景下,突出"人本位"文化内涵的新型培养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研究新型的竞技运动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落实与实践"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完善举国体制,推进我国新型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特色密云县南菜园小学全面实施"阳光教育",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洒满阳光"为办学宗旨,根据师资、生源实际,确立了"文武双修,德才兼备"的特色办学思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近三年来,南菜园小学的学生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获得金牌5块,银牌和铜牌9块的好成绩。由于重视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先后  相似文献   

8.
试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找相关法律、政策、意见及科研论文,分析了当前"丁俊晖模式"(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金牌产生的必然性;提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的三点参考因素和两点立论依据,由此得出结论:"丁俊晖模式"的金牌产权归"丁俊晖"所有,所得收益也归"丁俊晖"所有.  相似文献   

9.
“金牌战略”的诘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城奥运会留给中国人的回忆是苦涩的.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项目多数都"阴沟翻船"了,中国选手所获金牌数目只是人们料想的一半,区区五枚.而"亚洲第一强国"的殊荣也被南朝鲜掠去.百姓因为这与"十亿大国的地位太不相符了"而大骂其娘.官员们因事先夸下了海口而惶惶然不可终日.运动员则如哑巴吃黄莲.够惨重的.有人称之为"龙年天灾",使中国体育受到了最致命的冲击.此言不虚.早就有人就中国体育的状况向世人及当局者发出过警告,说中国体育的现行策略,亦可称之为"金牌战略",已注到了穷途末路;即使中国选手在汉城能获取聊以自慰的金牌数目,"金牌战略"也应当翻新.不幸言中.我原以为汉城悲剧会使人反省的,至少会使一些幕内人士重新审视"金牌战略"的.然而不然,不少  相似文献   

10.
校园金牌文化谋求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文章试图通过对校园金牌文化内涵及特征的分析,剖析校园金牌文化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关系,认为以校园金牌文化建设培养人、塑造人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校园金牌文化建设过程中竞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努力打造浙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今日面临处境:走出奥运,走进生活。体育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最大亮点。由此体育要走出制造金牌"举国体制",进入举国玩体育,全民热爱运动的境界。以受欢迎程度,世界三大球类运动不是"足球、篮球、排球",而是"足球、板球、曲棍球"。让乒乓球、羽毛球运动成为中国的NBA。印度的板球运动是我们好榜样。中国体育运动的管理决策核心应该在教育部门。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描述游泳运动员成长经历的电影《水上春秋》,这让人们第1次对游泳队员有了清晰认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孙杨又一次掀起国人游泳运动的热潮,游泳教练员朱颖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淡泊低调的作风,让这位年轻的基层游泳教练并不为人熟知.朱颖是杭州有名的冠军教练,她所带的队员共取得过33枚省级比赛金牌,2枚全国少儿游泳比赛金牌;培养输送的孙杨更是为中国男子游泳取得突破.由于成绩突出,朱颖先后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杭州市体育先进工作者,省运会"优秀教练员",全国"双百"教练员等荣誉称号.2013年4月,记者探访了位于杭州市曙光路的陈经纶体育学校,追寻冠军教练朱颖成功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金牌总数进占第三、第二位,我国体育仍未能确立强国地位.这主要由于体育行政以"二元训练理论"统制训练工作,打压"一元训练理论",挡住了体育强国建设的进路.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学者对“体育强国”的界定。分析了金牌折射下中国体育的硬伤,指出已经成为金牌大国的我们与终极体育强国相比,缺少的是体育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入手来讨论如何从金牌第一的竞技体育强国向正真的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5.
语境     
《新体育》2012,(8):15-15
“有游戏,未必有游戏精神,讲政治多些,游戏精神必少:有休闲,未必创造出休闲文化,少些贵族气质的休闲难免低俗;有竞赛,未必就是竞技,功利可以让竞技充满铜臭。中国体育多的是冠军金牌,少的是游戏精神和贵族气质,反倒常让世人看低。此番中国体育人到英伦三岛去,除了金牌不知还能带回些其它什么?”——著名体育社会学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声元镇  相似文献   

16.
"冬"夏"倾斜的天平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夏季奥运会金榜上第一次出现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手的姓氏.15枚金光灿灿的金牌,奏响了新中国体育史上最华美的乐章.于是乎,二○○○年中国的竞技体育要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美好愿望变得并不遥远.但是人们不应忽略,冬季奥运会项目从理论上亦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那么,在今后短短的13年中,中国的冰雪运动能赶上苏联、美国等体育强国吗?能与这些"冬"夏"并进的强国为伍吗?十分遗憾,就在中国人夺得15枚金牌的那一年的早些时候,在萨拉热窝举行的第14届冬季奥  相似文献   

17.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总结梳理我国竞技体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宏观背景的变化与构建和谐体育的新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为我国"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总结了7条宏观对策:(1)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先行;(2)实现微观举国体制向宏观举国体制转变;(3)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转变;(4)实现竞技体育一元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5)实现由追求奥运会金牌数量向追求奥运会金牌含金量的转变;(6)实现运动员管理由社会本位向运动员本位转变;(7)实现运动训练由科技攻关向科技先导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让世界看到体育大国的发展步伐.国人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精彩难忘的开幕式和51枚金牌的骄人战绩,也看到新世纪后我国在雅典、北京和伦敦3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稳居前2名.中国体育的崛起,既是体育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结果,也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与此相应的是,对竞技体育强烈的社会需求,导致竞技体育职业化潮流不断加快,从而促使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突破专业的范畴,走向专业与职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田山 《体育世界》2014,(1):10-11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金牌榜首位让我们振奋,同时更应让我们看到后奥运时期金牌数的过度期望而带来的"一切为了奥运"、"金牌战略"、"奥运金牌成为国家体育GDP"的负面观念,正视我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正确理解奥运金牌与国家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军团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而后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连续以金牌、总分雄踞世界体坛第二集团领先位置的成绩,在世界体育赛场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军团更是以28枚金牌的优异成绩,首次超过了世界体育强国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实现了中国体育军团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