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是读过金庸《鹿鼎记》的读者,莫不为堪称“混世宝贝”的韦小宝的“七美归一”所震惊。笔者认为,这种创作现象根源于金庸的无意识自恋,与其多次婚变以及暗恋影星夏梦不成的“爱情缺失”不无关系。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搞清两组概念的不同:作家对主角的无意识认同不等于作家对主角的肯定,前者是一种立场,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站到了主角的立场上,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后者则是一种明确的自觉的价值判断或道德判断。无意识的创作意图不同于有意识的创作意图,前者是不自觉的,例如作家出身、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等潜在的因素对创…  相似文献   

2.
与大多女性作家一样,安妮也选择了爱情婚姻题材。爱情叙事是作家描写的主要场景,而追求女性独立却是它的底蕴与灵魂。我们可以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模式三个角度探索安妮.勃朗特的《房客》的创作艺术,从而揭示其作品中追求道德完善与女性平等并行发展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当代作家都选择了家族叙事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其原因一方面是作家创作观念使然,另一方面是基于创作主体对叙事性别的发现。这在许多女性作家创作的家族叙事作品中尤为明显,如王安忆的《纪实和虚构》、徐小斌的《羽蛇》、项小米的《英雄无语》。这些承载女性家族叙事的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和话语形态,分别代表了三个特征:其一是女性主人公居于家族叙事的中心位置,显示出女性本体叙述的话语色彩;其二是由家族叙事的伦理主题,开始走向神话叙事的审美叙事。其三是小说内蕴着神秘、超验的神话叙事。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他写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现代作家也都著文谈外国作家,西方小说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考察、分析《药》所接受的外来影响.一、叙述的角度和叙事“时间”首先,从叙事角度来看,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不同,《药》采用的是第三人称限制叙事,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来构造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5.
《复活》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被称作创作顶点的小说。作家对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把握,对其外部身体活动线索与心理运动轨迹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作品单一、厚重的叙事主线。作家在对这一叙事主线的技巧把握中,体现了对批判揭露俄国社会和宣扬“托尔斯泰主义”两大叙事主题的极力追求。  相似文献   

6.
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创作恰恰处于欧美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期,因此她的小说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后现代主义的印记.《女勇士》中“无名女子“和“花木兰“的描写,采用了“复调叙述“、“拼贴“和“互文“三种创作手法,这些叙事技巧带有浓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文学艺术宝库的《圣经》,不仅本身具有独特的叙事技巧,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作家梅尔维尔的创作。梅尔维尔在其代表作之一《白鲸》中就运用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圣经叙事技巧。本篇论文旨在从叙事学空间背景、隐喻的运用以及叙事的整体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圣经文学是怎样投射在梅尔维尔《白鲸》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8.
王喆琼 《福建教育》2022,(26):42-46
历史是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凝聚中国心、中国魂的有力支撑,历史主题内容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构成。基于叙事逻辑厘清历史主题内容的教学理路,本文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为例,从单元的主题、线索及内容呈现上分析把握其基本叙事特征,并在为儿童“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叙事思路下,围绕“从哪讲”“讲什么”以及“怎样讲”三个方面探索历史主题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余华新作《兄弟》蕴含了作家对某些“更深的问题”的深沉思考与独特言说。小说圆融流畅的叙事节奏以及独特的儿童视角叙事充分显示出作家臻于成熟的叙事智慧,小说所涉及的苦难、历史、人性、死亡等主题注定了这是一部在内容和意蕴上都格外丰富而厚重的作品;而余华面对人类困境与历史苦难所出示的纾解方式以及他在小说中对人格体系的建构也暴露出他的创作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在相继出版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三部作品中,对中国故事进行多元、个性化重述,其创作文本同时具有故事重构性特征.作家立足于中国传统故事资源,借助"反记忆"式故事重构叙事策略,一方面完成对中国故事的接续,另一方面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大胆创新,打破原有故事叙事框架和情节,使之符合美国故事叙事范畴、当...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作家荒湖的乡土小说创作近年来逐步走向思想和艺术的成熟。中短篇小说集《半个世界》集中展示了荒湖小说中乡村叙事的精神风貌。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政治冲突、文化冲突和人性冲突三个方面,而归根结底又折射出作家内心深处的价值立场冲突。荒湖笔下的“土村”,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文学村庄,值得评论界关注。  相似文献   

12.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作家刘醒龙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圣天门口》,着力展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人性及创作主体的价值诉求,极力追寻作品的史诗品格。通过细读文本,从民间视角下的史诗品格、人物命运的变化映现历史变迁、独特的史诗结构等三方面可以见其叙事的史诗品格,以及作家彰显的仁爱、和谐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4.
刘醒龙继《村支书》、《凤凰琴》之后创作的中篇小说,是这位著名青年作家在获得轰动效应之后所作的种种艺术努力和思想观念发生嬗变的现实见证。本文从“时代的‘书记员’与‘找回自己的灵魂’”、“典型的缺失与激情的消解”和“故事的痴迷与平和从容的叙事风度”三个方面,敏感而辩证地剖析了刘醒龙走红后的中篇小说的创作主旨、艺术情感、典型观及文本特色,从而较好地把握住了刘醒龙的创作个性。这对观照、审视2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坛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在进行“非人化”叙事时,人物的主体性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客体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层面的“非人化”叙事使人物另类化;二是文学虚构层面的“非人化”叙事将人物文本化;三是本体论层面的“非人化”叙事把人物宿命化。这是先锋作家对人的主体意识所做的哲理性思考,对当代文学的创作观念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17.
擅长乡土叙事、已过不惑之年的西部作家王新军寻求着创作上的突破和创新,中篇小说《警察与美女》用略显俗套的标题阐释着严肃深刻的人生命题———“人到中年”的“取与予”和“常与变”。作家叙写着日常生活的琐细、庸常,透过这些“一地鸡毛”式的生活细节,人们体会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小说同时也实现了与当下现实的对接,诸如社会变革大潮中道德标准的规范或重建,拷问司法公正、呼吁政法队伍廉洁自律等都是小说里涉及到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论《金瓶梅》的道德伦理辛文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注意到了温柔敦厚的教化功能。之后,历代作家都强调文学作品应成为“载道”的工具,作家应把自己的作品当作道德教化的武器,以达到“明人伦”、“敦教化”的目的。中国古典小说在其进入自觉创作阶段的时候,小说创...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城市作家或现代派作家身上,而对乡土作家或具有乡土文化倾向的作家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但后者的城市叙事恰恰形成一个独特的层面,可以与城市作家或现代派作家共同构成对城市叙事的现代性张力。本文以《结婚》的审美局限为切入口,从作者对城市的价值选择、审视角度、城市形象“寓言化”几个方面探讨了乡村作家在城市叙事中的文化倾向与道德特征。  相似文献   

20.
曾传芳 《涪陵师专学报》2013,(5):107-112,140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被认为是以纳粹大屠杀为题材的反思文学作品。小说言说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书写了叙述者/作者的成长故事,评论了小说本身的创作。小说的叙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融言说历史、书写成长和评论创作三种文本于一体,多重叙事共同彰显小说的多重主题,表现了作家叙述纳粹大屠杀事件的独特叙事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