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宝库,其重视劳动之于人的生存价值、关注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劳动的育人功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等,是劳动教育的丰富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撑和动力支持,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劳动精神认同、劳动道德教化和劳动行为引领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问题,既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举措,对于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的精神纽带。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本国本民族人们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长性因素,又丰富和发展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体系,对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51):168-169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必然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壮族文化对壮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在壮医学人才培养中,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策略包括:重点突出壮医学本身的特色与优势、注重与壮医学密切相关的壮族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刘文萍 《西部素质教育》2022,(2):前插1-前插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作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故让非遗项目走进校园既紧迫又重要.在过去的十多年...  相似文献   

6.
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社会和谐、以民为本、求同存异、协和万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内容。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现状与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谱系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更是支撑中国国家形成和历史延续的驱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出适应本国国情且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道路,即"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延续而成的。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注重吸收代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其他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时代性、现实性、历史性、民族性的有机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与深厚文化支撑。在文化立场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继承与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与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文化原则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适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在文化价值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了文化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集中表现在对"传统文化有何当代价值"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大问题的回答上。关于传统文化有何价值,习近平主要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作了阐述。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论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以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论述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有其生成依据和现实逻辑,它源于对传统与当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存状况的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蕴含的丰富内容厚植了文化自信的底蕴,它具有的时代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它涵养的内在精神提振了文化自信的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用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之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小学德育教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为基础,必将进一步得到落实。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于德育教材,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其逐步渗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阐述了德育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获奖刊物的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比较突出,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矿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科技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矿冶文化,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中国古代矿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论述了中国古代矿冶文化给我们留下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在中外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中国古代矿冶文化的举措,尤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黄石市矿冶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获奖刊物的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比较突出,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思维,也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规范、话语,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又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重要内容,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持续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进程,发现其基本经验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践行以民为本的价值文化、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坚持民主集中的组织文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应在汲取历史经验中继续奋进,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而且其中的道德教育也能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代青年接受优秀的高校教育正是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始终牢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必要性,牢记并领悟高校教育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高校教育核心价值观新体系,重视高校教育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加深高校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坚定正确的价值追求,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