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主阵地",对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无论是耐力素质还是各项机能均处于明显下滑的状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体质健康测试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确保其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要求相符,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学校必须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体质健康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策略,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国于2014年出台了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标准和门槛有所提高,也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新标准下应该如何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赖新强 《考试周刊》2007,(32):49-50
体育与健康概念的提出,使得学校体育的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使单纯的体育课成为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合理评价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学习参与程度的一门新兴课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体育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通过采用专家访问、学生座谈和对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学习的消极情绪等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认为,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学条件和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消极心理。因此,寻求合理的改进措施,采用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定了学生的毅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科学合理的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丽娜  吴瑞红 《考试周刊》2010,(25):157-158
本文通过对衡水学院本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研究分析,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为今后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静 《中学教学参考》2013,(36):103-103
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习惯。”这促使高中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姚平 《教师》2011,(3):75-75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三项功能:生物学作用、教育学作用以及社会学作用。体育的生物学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教育学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形成长期自我锻炼的习惯;社会学作用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兴趣、能力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体育作为增强人们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教育学科责无旁贷地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学校体育所承担的任务和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需要,而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的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增强,良好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又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日趋下降的原因。通过实效性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比发现,实效性体育教学干预后,学生体重指数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血压、脉搏、肺活量较干预前差异显著,身体素质得到改善。说明实效性体育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的体质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体质的提升训练,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阶段特点出发,强化身体素质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基于此,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体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现代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还应该具有健康的体质。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意识的培养不足,反而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深入研究了传统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和审美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学校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以,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则是身体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王倩倩 《考试周刊》2013,(89):110-111
体育课程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等有积极的意义,篮球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状态、兴趣水平等,落实分层模式要求,让不同类型、状态的学生在篮球教学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及品质。一、体育健身意识终身体育观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意识首先要从健身目标出发,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  相似文献   

18.
练宏俊  倪海青 《学子》2014,(6):63-63
正一、体育后进生概念的界定体育"后进生"是体育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国标》)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后进生是指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达不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国标》测试成绩不及格或勉强及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0.
李玉军 《考试周刊》2015,(24):105-106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健康教育教学贯穿初中学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