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它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共享国民财富的基本制度安排。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的有序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放松意识形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到思想和谐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思想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中西文化中都曾有所体现的社会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和实现的可能。这种新型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等多种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4.
注重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高等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5.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健全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完善的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架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关系,从而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法治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环境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需要大力实行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教育制度和政策不完善的一面,建构一套适应和谐教育理念的指标体系,引导中国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找准关键着力点,实施和谐教育发展战略,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是21世纪中国教育急迫需要解决的课题。一、建构和谐教育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建构和谐教育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尽管我国教育指标正处在不…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而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是实现构建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区教育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观的构建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相一致,都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因此,它的构建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崇高目标和理想。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和谐”与“法治”密不可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一个法治社会,而构建法治社会之前提则又在于培育法治精神,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建设良好完善的法律体系,去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立法是规制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均衡和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社会学及法学本身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立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社会公众为利益主体,涉及整个社会最根本的法律原则、道德的一般原则及隐藏于它们之后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观念。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手段。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经济法立法必须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重要内容,经济法中的公益诉讼应是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校园视野下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实现资助目标,减少校园与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要通过完善贫困生资助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资助工作者的素质和拓宽贫困资助经费渠道等措施,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道德化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道德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为公平的社会及制度设计提供道德价值依据及道德支持;道德调节方式是政治法律制度等调节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道德调节能够从心理、思想上解决和谐社会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德对个体品质和德性的塑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同时道德还为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呼唤诚实信用,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本文基于"德法互动"的原理,认为和谐社会中诚实信用的维护首先依赖于社会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之下,方能建立并完善我国的诚信体制,打造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们调解制度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章着重探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们调解机制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和谐要求必须公正,公正未必都能和谐。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单纯的公正执法并不能实现和谐。应当以《决定》的精神为准则,在公正执法大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用灵活的执法活动弥补法律自身的缺陷,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法治社会,是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得到确立、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社区。社区和谐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目前我国城市存在亟待解决的立法空白,现有法律缺乏应有效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根据当前社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应逐步构建城市社区法的体系,积极发挥整个法律体系的综合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