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色子午线》和边境三部曲是科马克·麦卡锡创作的西部小说,奠定了他的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地位。在麦卡锡的西部小说中,他无时无刻不营造和建构起一座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美国西部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归纳麦卡锡笔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小说中的空间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物的精神空间入手考察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人物的身份主题,运用空间理论、身份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通过麦卡勒斯的三篇作品研究其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空间和身份诉求的关系:《婚礼的成员》中的精神乌托邦与人物的身份构建,《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两性精神空间和身份诉求,《神童》中的梦想空间与身份认同.人物身份的认同、消解或重新建构在作者搭建的精神空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在张爱玲的华文家族小说中,叙述者主要从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两个方面,建构出独特的叙事空间,以此巧妙地展现了女性的伦理困境,并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伦理意蕴,从而影响到读者的伦理情境和伦理取向。这对于当下的小说创作而言,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之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从主题人物刻画、环境烘托、写作手法以及创作视角等方面分析了欧美成长小说之不同。主题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以乐观的态度和完美结局来表达成长主题,美国成长小说充满悲剧色彩;人物刻画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主人公都是在向社会"妥协"中达到同化的,美国成长小说非常注重"自我"的表现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写作手法上,美国成长小说更加多样化;创作视角上,由经典成长小说的全知视角向多视角的转换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研究小说叙事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文本。在欧洲小说发展的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艺术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传统写实小说发展向现代发展和嬗变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欧洲传统写实小说叙事的联系与张力,及这种创新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人类、非人类生物活动的环境背景,还是被作家们有意或无意融入生态价值观念或生态伦理立场的象征系统,具体表现为自然景观书写中对自然生命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人神自然三位一体空间观念的塑造、对人与人、人与非人类生物空间冲突的表现以及对理想自然和精神生态家园的追寻。此外,空间书写在小说文本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说以语词形式表现人类现实生活,时间的矢向维度和空间的立体维度是考察作品叙事结构的重要因素。重复作为作品叙事手法之一,构筑着作品的时空结构,同时是作者的时空观念在文本中的表达。重复亦对作品的节奏、象征意义、情节氛围的营构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故重复包含着作者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以语言的形式在文本中的还原。重复不仅结构了文本,也建构了部分的现实人生。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自有其传承谱系,寓其共性于个性的表达之中。鲁迅的小说创作影响深远,比较他与汪曾祺两人的小说作品,不难发现重复的运用是其中的相似因子之一。通过重复的角度,比较两人小说中关于重复的运用以及重复对文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说教学中,多媒体应提供"构像"的碎片、色泽、元素和构件;中学生阅读小说的障碍之一是生活阅历的相对欠缺.针对这一点,应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可以折射出与小说所描写的生活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影像资料;运用多媒体要本着必要性、精选性、引导性和适量性原则;用根据小说文本改编的影视剧(片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的方式可能是有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刺杀小说家》不同于既往类型化的线性叙事,其从原著小说到改编电影,皆是在现世界与异世界互文的平行时空中展开反类型化的弥散性叙事.原著小说以文学语言构建的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使其在文学性的堡垒中获得"电影小说"的画面感,然而电影改编所依循的镜头语言促使导演路阳在电影性的多重叙事空间中落实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丁文俊 《美育学刊》2020,11(1):86-94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个人的修身和政治伦理秩序的运作建立在遵循"道"的基础之上。空间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两者既具有以道为基础的同构性,又在"先在-回应"的模式中运作,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建基纲常伦理体系的行动法则,演化为单一的伦理政治空间。身体涵盖了形体和欲望的范畴,个体从得体、节制和诚心这三个方面对身体进行自我规训,同时,身体也被作为一种抵抗场所。身体和空间处于相互建构的关系中,身体的规训或抵抗展示了社会空间中统治者和士人阶层之间的相互利用,同时士人又借助身体经验介入改变空间的行动法则。"身体-空间"视域展示了士人阶层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张力关系,为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研究中国美学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