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国内常有厌学的事,这在英国的中小学里是不可思议的。很多驻英中资机构人员的子女在当地读书,即使没有外语基础,孩子进入学校没几天,就喜欢上学了。按英国的学制,我的女儿妞妞5岁进了学校,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其实,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学科讲的都是生活常识。比如地理课,就…  相似文献   

2.
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 按英国的学制,妞妞 5 岁进了学校,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其实,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学科讲的都是生活常识。比如地理课,就从你学校旁边的环境讲起:公园、花草、马路和汽车,刮风、下雨和晴天。孩子们是从生活渐渐亲近科学的。开学几个月后见到小妞妞,算术、语文虽然学得不多,…  相似文献   

3.
《家教指南》2007,(12):33-33
英国人认为只有感兴趣的事才会使你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你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按英国的学制,小学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课程。其实,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学科讲的都是生活常识。英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几乎都设有专门的教育场所,除对学校特别照顾外,周末还设有很多父母与孩子二起参加的免费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施晓慧 《教育》2007,(4S):52-53
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  相似文献   

5.
施晓慧 《教书育人》2004,(12):18-18
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变化 英国一直是比较重视地理教育的国家,早在17世纪,英国当时的文法学校就开设地理课,但地理课获得普遍而稳定的地位却是19世纪中期以后.20世纪50年代地理课开始衰落,70年代中后期衰落趋势逐渐被遏制.80年代末通过政府法规使地理课得到了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7.
弹指一挥间,已经是上班的第八个年头,除了2011-2012年以外,其他的时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从教以来,一直跟特长生打交道。下面我简单谈一谈我的经验,希望跟大家交流分享。
  一、明确立场,特长不等于特权
  我们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学生都想考上好大学,但是学习成绩又不理想,所以学习了特长。我曾经问过班级的学生,有多少人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特长,50人的班级里举手的同学不超过10个人!其实这些学生很辛苦,每天强迫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我很理解他们,但是特长不等于特权,既然来到了学校,责任就是学习,在学校就不会有特殊的待遇。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三种教师:第一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愉快、开心;第二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痛苦、拘束;第三种是学生没感觉他的存在。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中医学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痛苦,都是因为师生不“通”。一般来讲,学生情感生活不能接受你,就不能接受你的教育;学生不喜欢你,也相应不喜欢听你的课。教育的前提——师生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小君:正值复习迎考之际,老师每天看着你愁眉不展、痛恨自己无能的样子,真有种心疼的感觉。尤其是阅读了你那篇描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心感受的日记,你那声声的叹息与苦苦的自责,似乎常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孩子,你真的很辛苦,也很痛苦!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番辛苦这般痛苦,对你的学习有过帮助吗?你的辛苦你的痛苦,只能使你精神颓废,心情沉闷,成绩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10.
苏步青 1 90 2年 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家境清贫 ,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 .可苏步青在小学时 ,曾一连三个学期考试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 .尽管这样 ,他的父亲仍然相信儿子一定会学好 ,并把他转到镇上的小学 .但他仍不爱读书 ,四处乱逛 .五年级下学期 ,学校新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陈玉峰老师 ,为他们上地理课 .陈老师的第一堂课就征服了苏步青好奇的心 .他迷上了地理课 ,也特别喜欢陈老师 .有一次 ,他逃课时正好被陈老师发觉了 .陈老师对他说 :“你父亲从家里挑米来交学费 ,你却年年背榜 ,怎么对得起省吃俭用的父母 ?”话音刚落 ,…  相似文献   

11.
少年与鲸     
正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少年在游泳池里看到了鲸。少年想,这是做梦吗?鲸很庞大。比小鸟大。比少年大。大得连游泳池也没有办法容纳。它把头浸在水里的时候,尾巴就搁浅上了地板的瓷砖。"你这样,很辛苦吧?"少年问鲸。"哦,辛苦哦。"鲸回答。"辛苦的话,为什么要来呢?""那你呢?"鲸反问,"你为什么要来呢?""因为我喜欢水。""喜欢水的话,为什么要带那个呢?"  相似文献   

12.
符永权 《教师》2008,(2):127-128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地理绪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在这第一堂地理课上下一番功夫,否则,不管你苦口婆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上好第一堂课,不仅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还让学生轻耘下来并一下子记住和喜欢你这位地理老师,并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你的课,也喜欢上你所教授的地理学科,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往往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这样一个问题。甚至,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辛苦、繁琐、累人、累心,这已经是各位班主任的共识了。使自己工作着并快乐着,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这是我在工作中一直不断追求的。一、能够积极接受是快乐的源泉有人对一位色盲者深表同情地说:“你挺不幸,彩电对你也没有意义,跟黑白的一样。”这位色盲者反、识个直泉地意反问道:“你怎么不认为我看黑白电视如同看彩电一样呢?”这段对话不无深刻地反映出幸与不幸、快乐与不快乐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不同看法上。一件事情在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下,不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地接受。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做班主任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5.
少年与鲸     
<正>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少年在游泳池里看到了鲸。少年想,这是做梦吗?鲸很庞大。比小鸟大。比少年大。大得连游泳池也没有办法容纳。它把头浸在水里的时候,尾巴就搁浅上了地板的瓷砖。"你这样,很辛苦吧?"少年问鲸。"哦,辛苦哦。"鲸回答。"辛苦的话,为什么要来呢?""那你呢?"鲸反问,"你为什么要来呢?""因为我喜欢水。""喜欢水的话,为什么要带那个呢?"  相似文献   

16.
刚来到英国,我的第一感觉便是觉得英国人很傻。如果你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国人,对方会很抱歉地说一声:"Sorry!"好像是他碰了你一样,让人很难理解。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就可以拿回去退货。可以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只要你说不喜欢就行了。想一想,他们也不怕亏本,真傻。  相似文献   

17.
姥姥不只是中国有,外国也有。这是一位挪威姥姥,不过后来她住到英国去了,这样挪威姥姥也就等于变成了英国姥姥。挪威姥姥也好,英国姥姥也好,她和全世界的姥姥一样,都喜欢讲一点故事给她的外孙听,使她的外孙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不过挪威姥姥英国姥姥和中国姥姥也不完全一样。中国姥姥一讲起来就是仙女啊或者鬼,挪威姥姥英国姥姥则是女巫啊巫师。挪威姥姥英国姥姥每天都给她的外孙讲女巫故事。她讲女巫故事的时候一定是要抽一支雪茄的,所以现在我决定叫她挪威英国雪茄姥姥。挪威英国雪茄姥姥讲起女巫故事来是一个接一个的。八岁的兰希尔德正…  相似文献   

18.
电视克隆人     
你愿意克隆自己吗——不,不愿意。我绝不希望看到另一个相貌、品性都同我一模一样的人。你喜欢身边的亲人,或是朋友被克隆吗?不,不喜欢。假如我的亲人和朋友被大量复制,我就等于没有亲人和朋友了。那么你能忍受你最讨厌的人被克隆吗——不,不能忍受。那样的话,我的憎恨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知道英国的中学生在学校里是怎样上课的吗?我想很多同学一定不太了解,下面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英国学生上课迟到时,不需喊“报告”,一般是静悄悄地入座,以不打断老师的思维或讲课为有礼貌的行为。二、英国学生上课时喜欢一边喝咖啡,一边参加课堂讨论,老师对此毫不介意。  相似文献   

20.
初中地理课被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副课” ,学不学无所谓。这一认识源于现阶段的中考考试制度 ,中考不考地理 ,而且在初中的开设课程中地理连同历史、生物归为“小三门” ,认识有了偏差 ,教学中不重视 ,考试被忽略。给学生、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造成错觉 ,迎合了社会上的错误认识 ,于是就形成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认识普遍一致 ,地理课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副课”。由于地理课得不到重视 ,又无中考成绩 ,初中地理课教师被认为是“副课”教师 ,特别是评职方面 ,得到不公正的待遇 ,极大地挫伤了地理课教师的积极性。地理课教师无奈只好改代其它所谓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