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曾斌 《新闻记者》2006,(3):50-5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日广生于1995年,曾经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批观众。当年的一些文化学者由此断育:我国社会文化正从偏重教化发展到交流和信息共享,这一变化导致了谈话节目的兴盛并决定它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谈话节目数量众多,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人生》的成功因素与面临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各级台,争相策划创办电视谈话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省以上的电视传媒,谈话栏目就不下20个。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我国电视传媒中的新生力量,因此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格外关注。 电视节目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谈话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说话。在电视节目如万花筒般丰富的今天,谈话节目怎样吸引观众,是每一个电视人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综观成功的谈话节目的经验,电视谈话节目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才能使谈话节目做得既有特色又好看呢?这要从谈话节目的产…  相似文献   

4.
李可 《新闻传播》2010,(1):59-59
我国谈话类节目存在节目选题一般化,有的节目雷同现象严重,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缺乏现场意识等问题。针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某些不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谈话节目因其尊重观众的参与意识,实现双向的心灵共振,强化电视的“贴近”属性而广受青睐,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些不足或缺陷。诸如,“硬度”有余,韵味不足:容易让人看出门道,难以让人看得热闹;听觉上负荷超载,视觉上遗憾多多。这无疑会影响谈话节目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削弱它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那么谈话节目该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之中求发展可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平 《视听纵横》2002,(6):20-2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问的谈话交流引入电视屏幕,并通过声画、字幕甚至是现场音乐等综合元素,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形态甚至内容。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等节目开播后,立即遍地开花,辐射到全国的大小电视台,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为公众的这种交流作了技术上的支持。这种节目形态开始很受欢迎,但随后由于没有新思维的注入,节目也随之出现疲态?笔试着应用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的营造,来探索谈话节目如何营造人物访谈的场气氛,即实现节目与人的真正互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到了90年代,这一变化急剧和显著起来,可以说构成了美国新闻业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电视和广播业,甚至引起了节目构成比例和节目形式的变化。变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新闻的减少。新闻报道观念的变化和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这些变化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他们从更广大的社会文化角度,担心当今媒体的新闻报道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文 《新闻知识》2004,(8):39-41
从大陆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2003年,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拥有了自己的谈话节目,它已成为电视主持人节目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热门样式。  相似文献   

9.
刘芬 《新闻世界》2013,(5):44-45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常见的节目形式,在我国有着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别从嘉宾选择,金牌主持人的打造,氛围的营造,话题的定位倾向这几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国外经典电视谈话节目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悄然兴起。这种节目以一种崭新的传播理念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也使广播电视媒体越来越突出一种平民化倾向。而从我国这几年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看,电视谈话节目正在慢慢地向一种自然、轻松、平和的谈话方式回归,这是一种从技巧到观念上的转变,也是电视媒体更贴近生活、融入大众的表现。这种转变也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在现场的表现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电视是大众传媒,基于市场导向的需求,规定了其表达形式必须通俗。这种基本属性让承载精英文化、载道人文关怀的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生存遭遇尴尬,其收视率也的确不如一些娱乐节目。但是,在电视节目日益庸俗化、通俗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这一类节目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语境、市场价值和生存困境考察这类节目的市场生态。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新闻记者》2006,(10):65-67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日益火爆。但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目前总体水平不高,各地的水平又参差不齐。除了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整个电视界对电视谈话节目在定位和形态的把握上.认识模糊、操作上有严重的误区,也是制约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15.
刘培培 《新闻界》2006,(4):76-77
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在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中的一朵奇葩,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而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此后,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也在不断地发展、完…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走过了将近18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荧屏上应该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但是存在节目质量不高的现状,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谈话最本质的东西——"谈话场"认识不够。本文从"谈话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谈话场"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谈话场"的开放程度和"谈话场"的氛围这三个构成要素,认为"谈话场"是决定谈话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影响到谈话节目的成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4,(10):40-42
自1996年《实话实说》开办以来,许多专家学就预测未来的中国电视将是谈话节目的天下。从中国电视的现实来看,从1996年至2000年四年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掀起了轮轮热潮。《实话实说》的成功,为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抢建谈话节目。从《化视点》、《读书时间》、《精彩时分》、《朋友》、《影视同期声》到《当代工人》、《相约夕阳红》、《对话》、《面对面》《讲述》、《艺术人生》,单是中央电视台的谈话栏目就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新闻世界》2009,(9):68-69
《实话实说》开启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序幕,《一虎一席谈》则代表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新高度。本文从《实话实说》与《一虎一席谈》在选题、谈话模式以及节目中人的魅力几个方面的比较中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中一些经典之作被受众所熟悉和喜爱,如《实话实说》《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但同时,谈话节目也成为招致非议最多、令观众失望最多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谈话节目热”也渐趋冷却,反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个“谈话场”营造的问题。任何一档谈话节目.总是由主持人、嘉宾、话题,三个方面构成的,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又是怎样对“谈话场”产生影响的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