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有效抑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幅值,提高供电可靠性,设计研制了一种调容式消弧补偿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跟踪测量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和识别单相接地故障,并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调节并联于消弧线圈二次侧的电容器容量来改变消弧线圈的有效电感量,使之与电网对地电容发生并联谐振,以补偿对地电容电流,进而抑制故障点电流幅值.该系统主要由消弧线圈、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限压电阻和控制器等四部分组成.文中给出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井下6kV配电网中的电容电流的分析,阐述了消弧线圈在矿井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偏磁式消弧线圈的原理特点、容量选择、接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及高压接地动态试验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试开关站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分析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正常运行技术参数,指出设计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正常运行,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保证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4.
针对故障发生时接地选线装置难以正确判断接地线路的问题,提出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选线系统方案。通过工程应用的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此方案较好地解决了10kV配电系统消弧线圈接地选线不准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接线、工作原理、补偿方式及容量的选择等方面对消弧线圈进行了介绍,闸述了它在系统中应用的优点以及必要性,最后介绍了消弧圈中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特点,并针对配网建设与改造中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弧线圈接地电网补偿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普遍存在的谐振过电压问题,分析了正常运行及断线故障时各种补偿方式下位移电压的大小,指出了消弧线圈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是防止产生谐振过电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新原理,给出了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电流与有功分量的动作判据模型,通过将中性点的补偿电流引入到选线判据中,有效地拉大了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接地故障判断量的差距,使保护裕度大为提高,较好地解决补偿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66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运行分析,找到实际运行中补偿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原因,又进一步对系统断线运行时中性点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探究了各种方式下断线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接有消弧线圈的线路度主变开关加强检修与维护,尤其是主变使用熔丝保护,应提高整个变电所设备健康水平,避免出现断线过电压现象.最后又针对当前广泛推广使用的智能消弧线圈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根据各种运行方式下适当地选取中性点阻尼电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以及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有关技术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控制器,采用FPGA作为控制单元,功率驱动电路采用了光耦隔离器HCPL2630与驱动器IR2110,以及VMOS功率场效应晶体管IRF530器件构成了H桥式驱动电路。在Altium Designer 6.9环境下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软件设计方面,在Quartus II软件开发环境下,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基于FPGA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设计完成了地址发生模块、ROM模块、数据变换模块、PWM调制模块以及数字变向模块,并对各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仿真,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短消息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器设计方案,该控制器以GSM移动通信网络作为远程控制信号的通信平台,用户通过手机等设备向远程控制器发送特定控制指令短信,远程控制器可根据短信内容进行家电等远程设备的控制.控制器硬件包括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ATMEGA8单片机,GSM通信模块TC35,电源,显示,控制驱动等单元电路.系统的软件包括初始化、短信提取与判别、控制驱动、显示等功能模块.该远程控制器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电动汽车用电源控制器开发效率,利用 VisualStudio 开发基于 CCP 协议的上位机标定软件,自定义 CCP 控制命令并利用 CCP driver 编写下位机通信代码,同时在 AltiumDesigner 中绘制 CAN 通信电路图,完成上下位机之间通信模块软硬件设计,最后利用 CANTest 进一步验证收发数据的精确度。该上位机标定软件可实时监控并显示 MOSFET 内部温度、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输入电流等数据。经大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上下位机之间通信稳定可靠、传输速率快,可节约调试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在移动通信公司的GPRS业务平台上构建自来水供水监控系统,主要介绍用于终端监控点的基于单片机和通讯模块实现的无线监控终端的软、硬件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个基于AVR单片机的无线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整个系统分成控制器、监控器、和被控终端三个模块。控制器用于采集家居环境参数信息和传输数据,监控器用于显示家居环境参数和发送控制命令,被控终端用于接收控制命令并控制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器和监控器之间采用蓝牙串口通信,控制器和被控终端之间采用无线射频通信。  相似文献   

16.
本设计分两部分: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和漏电保护部分,核心思想为PID调整,硬件主要包含4个模块:微控制器核心模块、直流稳压电源调整模块、漏电保护控制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微控制器选用STM32,电源额定输出电压5V,微控制器根据采样到的电压计算出功率,并实时显示。漏电保护控制模块的动作电流为30mA,由漏电保护控制模块控制断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内置液晶显示控制器(T6963C)的精电蓬远的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VP12864T为例,详细介绍了液晶显示模块在便携式仪器中的应用。对液晶模块和仪器处理系统的硬件接口及其软件进行了设计,为一些便携式系统的数据和图形显示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整流器是产生电力系统谐波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整流器的结构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三相三线制Vienna整流器结构具有功率因数高、开关管电压应力低和输入电流谐波总畸变率低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针对三相三线制Vienna整流器,设计了各部分电路,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并基于SiC MOSFET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系统包括主电路、DSP控制、驱动、采样和电源等模块。每个模块具有选择性、独立性和可移植性。该仿真实验平台便于学生深入研究、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提高软、硬件分析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GTM900模块的火险检测和控制系统.利用GTM900模块无线通信功能,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对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对校园宿舍火险的远程监控.整个系统可以在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自动检测宿舍内的烟雾信号,并将异常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给远程终端,可以及时发现宿舍的烟雾异常现象并进行自动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