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现代网络迅猛发展,在惠及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给学校的班级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班主任要转变初中生从用电脑、手机来学习到沉迷玩电脑、手机的习惯,使学生在网络中能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一些学生会追求享乐、沉迷网络甚至荒废学业,从而迷失自我。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尤为重要。本节课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整合"墙上角色""欲望彩虹""定格画面""思路追踪"等多种教育戏剧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律,感受自律的重要性,找到自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初中生沉迷手机行为较为普遍,该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亲子关系、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从家庭、学校、个人和同伴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并从抗逆力视角提出了干预策略:创设温暖氛围,改善外部支持因素;培养成长型思维,提升内在优势因素;分享经验方法,增强自我效能因素。只有多措并举,增加保护因素,提升抗逆力,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才能帮助初中生有效预防和应对手机沉迷。  相似文献   

4.
网瘾……被称为可怕的精神鸦片.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因孩子沉迷网络而引发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教育的难点.下面我就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谈谈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刘刚 《考试周刊》2014,(72):136-136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出了以"超媒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和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初中生在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任务"驱动下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初中生由易到难、有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进而获得清晰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同时,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还会不断地体会到成功感和自豪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大大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白辉 《考试周刊》2014,(68):131-132
学习的目的是学为所用、学以致用,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更是如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为此,初中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在今后生活中获得长足发展。作者主要分析目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计算机实用教学的对策,希望对初中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沉迷网络的危害,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趋利避害,避免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欢和深入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现象。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渗透数据,利用SPSS软件工具,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进行分析,获得"自控能力、情绪发泄、生活失轨"等3个沉迷因子,并将大学生社交自媒体使用综合指数与大学生自媒体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提出"多重的感官刺激加速自控弱化、便利的自主表达诱发情绪发泄、异化的人际交往导致正常脱轨"等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议网络小说对初中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圣云 《考试周刊》2008,(47):198-199
网络小说在发展的同时,已逐步成为不少初中生的主要阅读资源,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和猎奇心理的同时,对初中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网络小说宣扬了封建迷信思想,宣扬了暴力,宣扬了色情,使部分学生患上"网络书瘾",脏化了语言,痞化了行为,使学生成绩下降,沉迷幻想。  相似文献   

10.
周术军 《孩子天地》2016,(4):276-277
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便是青少年沉迷网络而带来的危害,无数娇嫩的"花",因沉迷网络而凋谢;无数个家庭的希望因此而破灭。本文通过一些惨痛的案例,谈一谈我结合教学实际,实施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让我们用爱心筑起堤坝,做学生信息路上的"安全卫士"。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青年报》2021 年 8 月 6 日 A02 版报道:近年来,国家和监管层面十分重视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出台法律、政策和采取监管措施力度不断升级.2019 年 10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游戏内充值行为以及宵禁时间等做出明确规定.今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立"网络保护"专章,就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做出具体规定,为防网络沉迷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学校建设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大学生上网对其学习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控制上网时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娱乐.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对于个别沉迷网络的学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发现.通过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走出虚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网络"偷菜"游戏风靡校园,催生校园"集体无聊化"情绪,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本文客观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教育干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摆脱网络游戏的束缚,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英语听力创新教学的模式要重视激发初中生"听"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强化教育活动进行听力专门训练;进行网络多媒体听力教育活动。本文从学习兴趣、文化教育、训练方式和网络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学习已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探究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对有效开展网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学习系统学习的2801名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据库数据作为网络学习行为特征数据来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与统计学方法对网络学习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网络学习行为特征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部分本科生沉迷于网吧的现象,分析了这些学生沉迷网吧的二种思想根源:迷茫、冷漠。针对这种现象,探讨了加强德育课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交互式网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网络信息质量等措施;可望有效消除大学生沉迷网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对初中生极具诱惑力,加之初中生尚未形成完整、独立和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具备稳定强大的心理品质,初中学生极易出现厌学、说谎、沉迷网络和自私自利等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不能沿用陈旧的说教式教育管理方式,而应该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初中班主任就必须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希望能对初中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工作有所借鉴。一、适当进行有效赞赏一部《名人家教集》中有这样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同样,对于初  相似文献   

18.
吴德怀 《中国教师》2009,(Z2):389-389
针对现代中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推动教学的发展进步,过于沉迷网络,则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追根溯源,找出"病因",标本兼治,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十三岁女孩因发型太“潮”,老师根据校规勒令其改变发型,不听,被赶出教室三次,此女孩一气之下回家喝农药自杀,不治而亡;一个十五岁男孩,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被家长阻止、看管,绝望之中从十五楼跳下,当即身亡;三个初中生,因无钱上网,持刀抢劫并杀死祖孙二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去,而大学生成为上网一族的中坚力量。一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不但耽误学业,伤害身体,并且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多个研究机构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沉迷现象是由心理、物质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根本的是心理原因。网络沉迷又分为一般沉迷和网络成瘾,对于程度较重的网络成瘾,在理论和实践中又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措施。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要戒除这种心理疾症并非易事,需要自身与社会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