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燕 《成才之路》2010,(30):49-49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疑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学中我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争使学生乐学、善学,也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显灵动,更具生命活力。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当打造数学的快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科,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乐意去学数学,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我想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以学习结果为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体会收获的快乐。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呢?我结合一些课堂实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或许能与同行们一起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数学,促进参与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潘芳 《成才之路》2010,(8):44-4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妙难懂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都是前人的经验、结论。这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因数学而教数学,不能让学生因数学而学数学。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本人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核心,它需要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张靖坤 《学周刊C版》2013,(21):104-105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摆脱对教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主动地学习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些许探讨。一、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改的主要目标是由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让学生学好、用好数学概念是我校数学实验课题第二阶段的目标之一 ,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 ,而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很弱。根据这种情况 ,在教学数学概念时 ,我努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采用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一、创设有趣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情景。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少 ,对新鲜事物很敏感 ,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 ,课…  相似文献   

9.
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试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数学教学形式.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去动手操作,设计实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数学难学.枯燥乏味,学习过程如临大敌,提起数学就头疼。这都表明学生没有快乐的学习体验.产生了消极的学习心态.只有真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快乐地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学习.学出效果。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曾丽华 《考试周刊》2010,(36):104-10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已被老师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促使教学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学生多边互动,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通过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一谈笔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高度抽象、内敛的学科。由于其思维的高度抽象和逻辑的严密性,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学习的自主性决定了对数学的悟性,学习自主性越强的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越强。悟性越强在学习中自信心越强。解题过程中愉悦感越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受过学前教育,可以说,他们在进入一年级前就已经对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不尽相同。如果在数学学习起步阶段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乐学、善学,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中考竞争的残酷,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从活波可爱一下子变成了闷闷不乐.尤其是枯燥的数学学,更是让许多学生头疼不已.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数学、进而爱上数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5.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有时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经验所替代,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世界上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让学生领悟“理论型”数学,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提炼升华,得到全新的理念,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升华,我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学习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生疑、剖析问题;通过研究、探讨,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进一步掌握数学的规律与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优势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领会数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它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会”为主动的“会学”、“想学”、“乐学”,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教学谈谈我的探究性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7.
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自主探索、猜想交流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这种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迂地、创造性地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要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我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中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数学游戏、数学实验和数学活动等学习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体会数学发现过程的乐趣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正逐渐受到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适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