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课改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但一直以来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老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文章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往往体育教师最头疼和抛弃的。那么如何让他们也喜欢上体育课,让他们在体育课上也快乐起来。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不抛弃、不放弃。教育学生要豁达、团结、主动帮助弱小,用快乐的学习氛围来感染体育后进生,让学生不排斥体育;在玩中激发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让枯燥的技能学习快乐起来。区别对待体育后进生,及时表扬鼓励,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树立服务意识,为体育后进生找到既简洁又易记方法。使每个学生既能从体育课中学习到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又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3.
为生活的体育还是为体育的生活--现代体育教育目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正被颠倒,不是体育教育适应学生生活而是学生生活适应体育教育.学生原本渴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也原本为繁荣的学生生活自然展开,学生则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运动场上"玩耍"、"游戏",充分吸收体育运动的营养助长其生活能力,张扬起生命能力并创造美妙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教育则肆无忌惮地控制了学生本该属于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学生爱打球、喜欢玩耍,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奇怪现象,这使得他们不自然、不自由和不自主,同时,也产生了对体育课的逆反,甚至厌恶的抵触情绪.因此,体育教育者应当深刻反省自我,为了学生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一、激发兴趣巧引导—让女生爱跳体育课堂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在体育课上,总会有一小部分女生在练习场地周围游走,不喜欢参与练习,出现"开小差"、"走神儿"等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上课的质量。因此,教师既要认真研究教材,又要关注女生的心理问题。如,在  相似文献   

5.
李静波 《体育学刊》2006,13(1):12-14
大量的文献表明:我国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也喜欢体育课。“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结论缺乏实证研究支持。加之研究方法偏差,以及媒体夸大的宣传和过分炒作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不是个别现象。如何改进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使体育课既有味又有营养,让学生们既喜爱又受益,使体育课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改"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借自助餐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师生参与性现状:相同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要求、平淡无味的评价、几乎千篇一律的上课模式是体育课的现状,学生可选择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历经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理论与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学冲突。据2000年中国体育报中《体育课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喜欢起来?》的报道,有92%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同时也有85%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可见,教学冲突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解决好体育教学的冲突问题,对于化解教学过程中师生矛盾、改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喜不喜欢体育课是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总的来说学生是喜欢体育的,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也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我从长期的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理,不仅好动,并喜欢竞争。体育正是他们从中获得这些心理满足和生理需要的机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喜欢活动并不完全等同喜欢体育,更不等同于喜欢上体育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不少学生喜欢自由的活动,对上体育课感到受拘束,认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满足心理要求。到了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上体育课有抵触情绪。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体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大面积的提高。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诱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0.
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与其体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勤 《体育学刊》2004,11(2):110-112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质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深圳市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喜欢的程度与其体质之间的关系。结论:喜欢体育课学生的体质合格率高,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优于不喜欢体育课和对体育课喜欢程度一般的学生;肥胖学生体质合格率和喜欢体育课的比例偏低;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体质状况良好的结果,课外的体育活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开放了,教学方式丰富了,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多了,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呢?一说到上体育课,都愿意自由活动,自己去打篮球、踢足球……不愿意让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他们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其中。小学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活动过程,由于体育课的组织存在严厉、枯燥、约束性比较强的现象,小学生的稳定性与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一堂体育课如果过长或形式单一地组织,就会出现学生的运动兴趣降低,导致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而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将会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层面讲,所谓“悦动”就是愉悦运动或快乐运动。当下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这种现象,所暴露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的、僵化式的、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给体育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体育课堂“悦动”起来,如何构建小学悦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次看到关于"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报道,心就会被刺痛。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笔者通过实施课堂"三变"策略,提升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一、变教学模式过去,笔者总是按部就班地上体育课,课上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困惑,笔者走进学生,与他们交流,从学生们那里笔者找到了答案,原  相似文献   

15.
王皓 《中华武术》2023,(5):19-21
体育课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学到运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的一门课程。开齐、上足体育课是当前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基本、最常见的途径。上好体育课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也为国家发现和储备体育人才打下基础。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门学科,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或技能也没有兴趣。在上体育课时,或者逃避运动或者敷衍了事,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了。以上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对体育课内容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怪圈,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太格式化,形式太僵化密切相关。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青少年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也要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智力,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问:为什么似乎都异口同声地说:教材不符合学生的需要,不符合学生的兴趣。说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夸大其词说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必须敢于正视。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调查,有教材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因此,把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一股脑地归罪于教材内容,是不够客观的,也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教材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在素质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从制定灵活的教学目标、通过转换教师角色、运用教学激励评价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四个方面着手,致力创设体育教学的最佳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很多小学生出现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小学生觉得体育课堂枯燥无趣,究其原因,体育老师要反省自己,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体育课堂,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应该喜欢体育课才对。研究发现,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小学生是喜欢的、愿意积极参与的。小学体育课堂是给予孩子们传授体育知识、可以让孩子们锻炼体魄、自己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课堂,其实体育课堂是非常灵活的,它不是唯一性的"死教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已是体育教学课堂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设置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引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完善必修必学、必修选学的课程内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学生"学了十二年的体育课,却不会体育一项运动""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等突出问题。《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落地,校本化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