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邮递马车》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邮递马车》,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为乐曲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 2.学生能通过"听赏—想象—模仿—表演"四个方面表现出邮递员赶着马车的快乐场景,体验邮递员的愉快心情,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相似文献   

3.
本次音乐活动所用的乐曲,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经过重新配器处理成的动漫游戏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情景性。经过无数次的赏听与想象.结合中班幼儿适宜欣赏对比鲜明的乐曲的特点,教师去掉乐曲中加速的段落,剪辑出旬式工整的A段与动感的B段.把A段设计成两个机器人轮流传递互动音乐游戏,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想像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表现的形象、内容,并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出来。2.启发幼儿用各种图形诺表现音乐中的形象及动作。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课前让幼儿反复听《狮王进行曲》,但不告诉乐曲名称。2...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声音艺术,是听觉艺术,我们要依靠听觉感受形象和获得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欣赏交响诗《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同学们对这首乐曲比较陌生,当然更谈不上亲眼见过那里的风光,因此对作品很难理解。对此我采用了联想和想象等心理教学手段。我把小溪与江河的流水声录制下来,放给同学们听,让他们辨析,然后提问:“哪种声音是小溪的,哪种是江河的波涛声,你是怎样分辨出来的?”同学们回答:“因为在自然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对,这就是联…  相似文献   

6.
对比欣赏效果好过去我上音乐欣赏课,每节课总是选择一首乐曲或歌曲,让幼儿反复听几次,欣赏其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由于没有比较,幼儿一时较难判断歌曲或乐曲的基本格调,对乐曲的感受也不深。以后,我选了《小红花》、《小海军》和《摇篮曲》这三首格调迥异的歌曲,让幼儿进行对比欣赏,启发孩子们用比较的方法来感受这些乐曲。这样做效果还真不错,孩子们能较快地领悟这三首歌曲的不同格调及所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表现。4·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设想1·在学生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与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学生在“听、赏、说、唱、做、创”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准备:1.幼儿欣赏过其他进行曲。2.小铃、圆舞板、铃鼓若干,音乐磁带一盒。3.请8个大班幼儿准备表演。过程:1.引导幼儿反复听《巡逻兵进行曲》,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乐曲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等。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大胆地讲述给大家听,如乐曲是神气的、有力的,节奏是欢快的等。3.让幼儿边听乐曲边自由地表现巡逻兵的样子,进一步体验巡逻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多是儿童音乐、儿童歌曲等为他们专门设计的音乐作品,而对古典音乐却知之甚少。其实古典音乐所具有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能与幼儿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能使他们的身心愉悦、舒展、健康,能给他们更丰富的音乐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较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同时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动作表现基础,他们完全具有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因此选择了《幽默曲》这首段落清晰、情感分明的乐曲来与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幽默曲》来亲近古典音乐,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从古典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一首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好像描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掩护战士和老乡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教唱这首歌时,我首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古典音乐乐曲优美,无歌词,非常适合我们进行教学尝试,他能给予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如何把抽象、高深的古典音乐作为音乐教学内容让幼儿去感知和欣赏呢?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作者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因此本人尝试让幼儿把对音乐的感受与联想借助绘本故事使古典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因为适合幼儿的绘本贴近幼儿生活,情节简单,画面生动形象,更能引发幼儿的共鸣,把乐曲旋律与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音乐欣赏课可以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音乐欣赏的经验,发展幼儿音乐才能,提高幼儿音乐审美力,它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为了使儿童对所欣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化,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我大胆地尝试了音乐欣赏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在深刻体验音乐感情的基础上,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美的音乐形象。例如:上音乐欣赏课《小鸭子游戏曲》时,我先引导他们体验音乐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并要求他们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感受。上课了,我先把曲子的名字介绍给小朋友。然后,弹起了《小鸭子游戏曲》。随着诙谐优美的曲子,小朋友们把小手放到了身体的两侧,身体使劲地左右摇摆起来,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听到曲子的高潮处,有几个小朋友竟忘情地离开座位摇  相似文献   

13.
吴梅华 《儿童音乐》2016,(10):79-81
教学内容: 听:火车的声音 唱:火车开啦 动:律动"开火车" 赏:有关"火车"的发展视频 设计理念: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实践,关注学科综合",秉承这一理念,这节课采用了"参观火车博物馆"这一主题,通过"火车"这一媒介,设计了"火车启动—学唱小火车的歌(《火车开啦》)—学开火车—到站参观—开火车回家"的过程,完整演绎《火车开啦》"鸣笛—启动—飞驰—上坡、下坡—到站"的律动.强调歌曲教学的活动性与参与度,面向全体学生,多感官体验音乐的表演功能,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在合作中关注成长.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以及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它是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出发,留给学生五个空间,使学生在这五个空间中扩大音乐视野,进入一个个迷人的艺术境界,从而使欣赏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一、想象空间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味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完成从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渡。例如,在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又叫情感艺术。音乐不仅为人们生活提供丰富的意境,且是幼儿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所在。幼儿的成长与音乐有着戚戚相惜的联系,若幼儿离开音乐,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宝贝们离开动画、儿童乐园、游戏等一样,没有了快乐。所以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生活等一些形象思维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音乐里有科学,科学里也有音乐。音乐有启迪智慧、教化品性的种种特殊功能。一首新歌曲,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视野,且又为幼儿在欣赏乐曲和演奏器乐活动中,丰富他们的形象思维,更为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课题根据歌曲《这是什么》、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断《天鹅》、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片断《狮王》进行想象,然后表演。年级一年一期执教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第二子弟小学教师容均敏课型综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唱名卡片,钟、表头饰,录音机、磁带,《天鹅》、《狮王》形象幻灯片,幻灯机。教学目的启发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欣赏乐曲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音乐形象进行想象,并将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用动作自由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龟兔赛跑     
如何引导大班幼儿欣赏有情节的音乐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我选择了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而配制的主题音乐《龟兔赛跑》作为欣赏曲目。在这首乐曲中,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两个主要音乐形象交替出现和不断变化,使音乐产生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使人很容易展开联想。这就为孩子们很好地理解音乐,找到了经验上的依托。在给孩子们欣赏时,我通过技术处理,删掉了故事解说。第一次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音乐主题。我想了解这首乐曲到底适合不适合孩子们欣赏,孩子们能否听出音乐所要表现的主题,他们对音乐到底能理解多少,能否随着音乐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课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方面在内的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的人文课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性格。一、艺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为总目标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培养人们高尚道德品质、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少年儿童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首《我才不带你》,使多少小朋友懂得了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学习也是如此。一曲《小乌鸦爱妈妈》又使学生体会到了对妈妈同样要给予关心,通过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画…  相似文献   

19.
播放新疆和西藏舞曲的录音,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节奏自由起舞进教室。师:我们已学过《坐船去》这首歌,大家把这首歌唱一遍,要唱得好听。(歌曲《坐船去》附后) 师:唱得真好!你们已经学会了《坐船去》这首歌曲,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用这首歌的乐曲自己动脑筋填上新歌词,再用好听的声音把你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填歌词的时候,要讲清楚坐上或乘上什么交通工具?在哪里行驶?每句最好是六个字,唱起来象原来的一样好听。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轻轻地编出自己喜欢的歌词。评:教师要求幼儿自填歌词的乐曲,选择的是幼儿熟悉的;对填词的一些基本方法,讲解清楚,交待明确,使幼儿一听就懂。(小朋友根据老师的要求,有的轻声地自填自唱,有的两三个人一起小声讨论,也有的独个儿边舞边唱。教师巡回指导和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爱模仿、爱帮助人、有爱心等特点,以趣味性的多媒体演示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听歌曲,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初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