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方高校图书馆“专升本”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院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搜集、整理、组织、储存、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枢纽,在“专升本”这种发展形势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合理布局馆藏;创新服务;协调发展,为教学科研和区域经济、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图书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杨勇 《图书馆论坛》2005,25(4):39-40,6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也是图书馆事业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中,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现代化图书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服务宣言》确立的“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梳理了国外图书馆主要服务理念,回顾了中国图书馆人构建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历程,厘清了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对《宣言》问世后人们对图书馆的公共性、以人为本、全民阅读、合作共享等理念的反思和讨论做了分析,提出对《宣言》进行适度超前修订,提升和重构图书馆服务理念是必然且必要的,并进一步阐明了重构的基本原则,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强化人力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本质上在于调动人的创造性、积极性。本文着重强调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管理原则上强调用人之长,摒弃“以物为本”旧观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变单项激励为综合复合激励.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以期推动现代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内图书馆界“以人为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图书馆应当“以‘谁’为本”、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图书馆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从生命的视角促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人本管理漫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鄢朝晖 《图书馆》2004,(4):42-44,37
在图书馆管理中,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民主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创建图书馆文化,加强对馆员的培训,有利于充分挖掘每个馆员的潜能,实现个体价值,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政策环境、技术挑战、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其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李国新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化发展;深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大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公共图书馆发展保障措施。刘炜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渡、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必须能够全面应对从资源到空间、从业务到服务的各种挑战,支持阅读服务、空间服务、知识服务等特色化服务。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王世伟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三个着力点,即“全面小康”目标、“顶天立地”和“面向国际”。针对我国图书馆界“十三五”时期的变革与转型,朱强基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借鉴国外图书馆关于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的讨论,得出了八点启示: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拓展服务的内容;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坚持数字优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开展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图书馆事业正处于从传统型服务向现代信息服务转型的时期,新时期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和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本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改革.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转型不仅体现在业务方式和流程上,而且反映在办馆理念上。传统图书馆“以书为主体”,整个业务体系及布局根据书的流向展开,而现代图书馆“以知识为主体”,一切业务活动围绕着人的需求展开。近年来澳门大学图书馆积极推进转型,在服务形态上致力于建设线上线下并重的全媒体服务,在业务重心上致力于形成教学、科研、知识转化并重的知识服务体系,在培育方式上致力于发展阅读力和创造力并重的全人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我国图书馆应将“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植根于未来的发展中,这不仅能为图书馆事业提供更强劲的发展动力,而且可以推动图书馆实现服务结构调整、服务效益提升和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服多创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焰 《图书馆》2006,(5):77-79
本文试图从人文的视野对图书馆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讨,分析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呼吁图书馆人扬起图书馆人文主义大旗,倡导“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及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使图书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竞争中间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图书馆事业中的人文关怀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人文关怀意识的薄弱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1人文精神在西方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其“以人为本”的观念推动了近代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从公元前1世纪前后至公元5世纪,独立意义和古代图书馆在西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罗马帝国已经出现了很多私人图书馆及向普通学者开放的“公共图书馆”。随着17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西方图书馆事业也得以进一步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图书馆管理方式上以读者方便利用图书为前提。由此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加速形成,它的显著特征是更加重视文献的利用,更加关注文献的管理和传递服务。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就是高校图书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改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管理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从图书馆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在图书馆实施“以为人本”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智库化”转型发展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内涵和专业性理念的体现,是实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转型发展路径有三个:一是角色定位要从传统大学图书馆向新型大学图书馆转型;二是运行机制要充分比较和权衡权力运行向度、组织运行方法和运行机制要素,力求从管理机制到治理机制的转变;三是构建系统的、全方位的新型服务能力。通过资源建设发展策略、治理机制创新策略、新型服务能力策略,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掀起“图书馆复兴”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新建及修建的图书馆,其中不乏标志性景观建筑。与此同时,全球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型时期。20多年的“图书馆复兴”见证了图书馆建设逐渐趋向理性、回归本源的过程,“以人为本”设计正成为主导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图书馆复兴”时代脱颖而出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无论外形设计还是内容呈现,都堪称是里程碑式的世界级作品。本文把上海图书馆东馆放在过去20多年全球图书馆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聚焦回归、转型和合作3个主题,从重观赏到重使用、从书为主体到人为主体和从建筑师的作品到建筑师与用户共创的作品3个方面,对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特色及其对图书馆设计领域的影响做一个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在知识管理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由传统型向复合型转变;由量化管理向“以学术为先导”的内涵式发展理念转变;由传统文献加工向数据库资源建设转变,由单一个体模式向共建共享模式转变;由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变;由图书馆界的整合向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发展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模式:形态观:由传统型向复合型转变;管理观:由量化管理向“以学术为先导”的内涵式发展理念转变;建设观:由传统文献加工向数据库资源建设,由单一个体模式向共建共享模式转变;服务观:由传统文献信息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变;发展观:由图书馆界的整合向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图书馆亟需向智慧化转型,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曾经组织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型。面对智慧化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图书馆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推动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可以归纳为1+3+N,其中,“1”是指一个“云上智慧图书馆”,“3”是指搭载其上的全网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全域智慧化知识服务运营环境,“N”是指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点普遍建立线下智慧服务空间。为确保项目科学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将建设三个支撑保障体系:一是智慧图书馆评价体系,二是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三是智慧图书馆研究及人才培养体系。图1。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