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组织能力一直是创业与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焦点。然而,现有研究对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如何在不同环境动态性水平下运用组织能力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尚未达成共识。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环境动态性将企业所处的动态情境划分为C1(新创企业-低环境动态性)、C2(新创企业-高环境动态性)、C3(成熟企业-低环境动态性)、C4(成熟企业-高环境动态性)四种状态。基于能力的组态视角,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运营能力(资产性资源和职能能力)、动态能力(感知能力和利用能力)、即兴能力(创造性和自发性)六个前因条件在上述四种情境下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通过对286份来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哪种情境,任一前因条件均不构成企业高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是运营能力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更加普遍的作用。(2)研究发现了组织能力驱动企业高竞争优势路径的5种类型:双能力直接驱动型、即兴能力间接驱动型、即兴能力直接驱动型、动态能力间接驱动型、双能力间接驱动型。(3)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动态性水平,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能力组态均存在差异。(4)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生命周期阶段,高环境动态性和低环境动态性下即兴能力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路径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组织能力驱动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框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是信息技术能力而不是信息技术在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本文根据企业资源理论,从获取竞争优势的角度审视了信息技术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了其四类载体、五个层次及以其为基础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类路径模式,为我国那些陷入"IT投资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IT资源、IT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研究成果,对IT资源、IT能力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探讨了IT资源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引入核心竞争力这一内在决定变量,构建了IT资源、IT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分析了IT资源、IT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以及基于IT资源和能力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向可持续竞争优势转化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对IT资源和IT能力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界定,指出IT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以资源理论(RBV)为平台,从资源、运用、能力3个层面探讨了IT能力的影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定量分析了IT能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开发异质IT基础设施对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性,筑造独特社会性IT跨越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企业中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为企业的IT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开辟了新的机遇,成为企业的业务驱动因素和竞争优势的来源。然而,作为支撑和推动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IT人员在其中的作用却鲜少有研究提及。因此,文章重点关注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IT人员能力的变革,并实证检验了IT人员能力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新时代IT人员的利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具有一定的区分度。IT人员的利用和探索能力都对IT驱动的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影响。其中,利用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力显著大于探索能力的影响。而IT人员能力受企业现有IT资源显著影响。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将IT业务外包的企业在IT人力资源和IT人员能力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动态能力理论,以建筑设计领域众包平台设客网为例,分析设计众包平台将内容消费者转变成内容创造者的过程中商业生态模式演化背后的逻辑动因。研究通过构建"SEDB"模型,发现企业商业生态模式经历了杠铃型、共生型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外部驱动的顾客价值触发—信息共享—组织内互动和内部驱动的企业战略执行—价值赋能—组织间协同两条演化路径;不仅完善了动态能力与商业生态模式等相关理论体系,并对中国平台型企业利用商业生态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通用竞争战略与核心能力战略的同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怀意  陈建新 《软科学》2002,16(2):29-31,35
通用竞争战略的目的在于获取独有和持久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得以维持独有和持久性在于其驱动因素的有效作用。这些驱动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便形成了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存在的基础。文章指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独有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将组织技术作为中介变量,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IT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样本来自于珠三角制造业企业381位中高层管理者.结果表明,IT能力直接影响竞争优势,其中IT基础资源和IT体系惯例对竞争优势影响显著,而IT关系资源没有影响;IT能力还通过组织技术的中介效应间接地正向影响竞争优势;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对组织技术有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IT能力和竞争行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金林  石金涛 《情报科学》2006,24(1):124-129
IT能否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成了最近二十年学者们争论的主题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从资源理论角度建立企业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理论联系。理论分析表明,IT与其他组织资源相互融合产生的企业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竞争行动使这种关系的中介变量。组织学习作为一种动态能力缓冲了企业IT能力和竞争行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后续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几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样本为数据来源,从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运用能力四个因素运用结构方程(SEM)分析吸收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化能力、转化能力、运用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获取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不显著,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运用能力之间显著相关,并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组织文化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孙爱英  李垣  任峰 《科学学研究》2004,22(4):432-437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文化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对技术创新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官僚型文化、支撑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对于技术创新的两个不同方式:渐进创新、突变创新的不同影响。本文的分析加强了我们对于技术创新方式的理解,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孙爱英  李垣  任峰 《科研管理》2006,27(2):15-21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文化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对技术创新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官僚型文化、支持型文化、革新型文化和效率型文化对于组合创新中所包含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不同影响。研究证实了具有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组织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时选择创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些命题的提出对企业更好的选择创新方式提供了帮助,并且丰富了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认为只有结合组织的文化正确地选择创新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研发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外溢效果,使得制造商在考虑技术研发策略时必须考虑技术知识的外部性。本文研究两竞争制造商在存在创新技术外溢效果情况下的研发策略,通过对比合作与不合作情形下制造商决策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探讨了外溢效果和研发效率对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财务竞争情报对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重视对竞争对手财务情报的收集和利用,以获得竞争优势。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财务情报,并通过这些技术构建自己的财务竞争情报体系,以便积极主动地获取、研究和利用竞争对手的财务情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主动地位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隐性知识、部门隐性知识和企业隐性知识对企业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智力资本在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应重视并合理利用其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积累智力资本,进而提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竞争情报、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三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争情报、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三者的内涵出发,分别讨论竞争情报与公司战略的关系、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竞争情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然后基于三者关系构建三者关系模型,认为企业应该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利用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的申请动机有所转变,外国在华专利从开始的促进技术转移,逐步演变到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进而达到封锁技术和垄断市场的目的。本文建立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1985-2012年的数据进行检验,计量分析表明:在1992年以前外国在华专利显著的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是在1996年以后,外国在华专利显著负影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经验分析说明中国的专利制度在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方面对外国企业更加有利,而本国的企业还欠缺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oth threaten and benefi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this paper,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alysed in light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se organizations. Planning approaches are then outlined, focusing on how SMEs can attain a maste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9.
赵红梅  王宏起 《科研管理》2013,34(12):143-152
通过引入开放创新能力作中介变量,构建了R&D联盟网络规模、密度以及凝聚子群等结构属性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台湾南港软体工业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经济部工业局辅助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R&D联盟网络规模和密度均能通过开放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R&D联盟网络凝聚子群通过开放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正向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可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效利用R&D联盟网络资源提升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内源动力机制将其转化为内生优势;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环境等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自主发展)与集群政策(外部引导)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