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堂是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正因为熟悉就容易对某些教学现象熟视无睹,就缺乏对课堂的用心体察。许多教师经常听课,但却获益不大,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的分析课堂教学的内涵,采用“拿来主义”,就会使我们在分析和处理自己课堂问题时游刃有余,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听课呢?也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关注别人的课堂呢,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徐立峰 《山东教育》2014,(10):63-63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课堂应该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标。那么,好课堂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信守一个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是好课堂应该遵守的共同理念,也应该是指导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准则。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教师的自主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本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时应该积极践行生本理念,且应该积极打造学生感兴趣的生本课堂,有效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本理念下,教师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应用好三大策略,即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用生本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好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安排”、“上课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观点,也逐渐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学生不敢也不想向教师提出质疑,更不会向书本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这样被抹杀掉了。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9):25-26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生态理念,构建生态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变“热闹”了,学生更“活跃”、“自主”了,但是,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形式热闹和学生情感的浅层愉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失去了“有效性”。怎样做能使我们迷失的课堂回归本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本指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态平衡”则强调人与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这一理念移植并借用到我们的中学化学课堂中,我认为“生态课堂”应该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生命写作”是王君老师早年“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包括阅读、写作、生活三个方面,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写作,学生如何学会写作的问题,其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生命写作”,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与生活激情。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王君“生命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写作课堂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领域较为关注的一点。对此,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生命写作”的教学启示,从而探索出“生命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深刻变化,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该追求什么?数学课堂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教师该如何“帮”学生“做数学”?本人曾多次聆听了不同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想就其中两位教师所上的两个片断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课堂教学不再是机械的、僵化的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课堂上提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挑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师道尊师”而训斥学生?还是为了教学设计的不被打乱和冲击,“果断”的采取避开的原则?或是对“不速之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用一两句话巧妙点拨?还是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将课堂引向深入?特别是当自己被学生难住时,又该怎么办?本文将从两个案例出发,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不应该是“压抑式”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也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一言堂”。化学教师要让化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优化教学情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刘君宏 《辅导员》2009,(19):49-49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就是由无数行为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很多教育行为一旦形成,便成了一次性“快照”,不仅永远定格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成长历史图景中。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课堂细节。  相似文献   

13.
苏娅 《青年教师》2006,(10):23-24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形成了一些课堂“常用语”.而这些常用语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应该成为课堂禁忌语。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堂是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正因为熟悉就容易对某些教学现象熟视无睹,就缺乏对课堂的用心体察。许多教师经常听课,但却获益不大,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的分析课堂教学的内涵,采用“拿来主义”,就会使我们在分析和处理自己课堂问题时游刃有余,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听课呢?也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关注别人的课堂呢,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学导课堂,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数学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应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践行“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的生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有“长善救失”、“道人之长 ,越道越长”的教育理念。将这种扬学生之长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那会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看到学生的长处 ,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 ,每个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 ;使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 ,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把这种“扬学生之长”的思想体现到课堂中去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交给学生自主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 ,跟随着教师的主导登堂入室 ,进而自身“修行进取”,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还给学生自主权 ,这就需要老师创设各种学…  相似文献   

17.
当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气氛愈加浓厚的时候,当更多学生挣脱了机械预设的枷锁在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为此又作了多少心理上、理念上和策略上以及文化上的准备呢?“同题研讨课”可以使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信息链接1 学生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这些在课堂上属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如今在上海市虹口区某小学里成了学生的课堂权益?据报道,该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学中,规定了“学生6项课堂权益”,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该校校长说,学校将这一理念灌输给全体教师,并通过校长随机听课等形式督促教师。  相似文献   

19.
李喜鹏 《辽宁教育》2008,(12):36-36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交往、有效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感触:课堂上的具体教学情境与“预设”之间因时而出现“偏差”而无法“同轨”。面这种“偏差”,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本文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