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风电穿透功率迅速增加,为有效维护电网稳定,以恒频双馈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非线性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在电网电压下降条件下,采用空间矢量法从定子与转子两个角度分析双馈风电机组暂态过程,建立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先描述定子与转子磁链直流分量参数大小,再表述定子与转子漏感参数大小。基于上述动态数学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思想,提出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控制目标确定输出函数,构成输入输出系统,利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思想及坐标变换方式使非线性系统变换为线性系统,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策略完成穿越控制过程。仿真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提高了低电压穿越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视觉板球跟踪控制问题,基于线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的视觉板球跟踪控制。首先,根据板球系统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视觉板球的动力学模型,在小角度假设下,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并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针对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设计线性滑模面,结合新型非线性滑模趋近律,设计了视觉板球滑模控制律,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设计的滑模控制律进行了稳定性证明。最后,将设计的控制律代入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与现有的控制方法(极点配置与LQR)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滑模控制律渐近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与系统收敛速度,稳定精度高,可实现视觉板球位置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雁 《中国科技信息》2007,(5):275-275,278
本文对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变结构控制、反馈线性化的微分几何方法、逆系统方法.直接反馈线性化等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非线性函数有时需要作线性处理,例如分段线性化.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对非线性函数进行分段线性化,即用线性函数线性插值来逼近非线性函数,满足一定的分段误差,例如±0.2%.在分段线性化的时候,怎样分段速度最快?第一段取在哪儿?分段的误差或大或小了又怎样后退?怎样前进?下一段又取在哪里?这便是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王德真 《科技风》2014,(8):127-127
介绍了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的方法及其特点,并对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微分几何法、Lyapunov直接法、Hamilton函数方法、逆系统方法等主要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概率密度函数对系统的随机性能有更为全面的描述,因此文中将连续随机变量非线性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引入辅助随机变量求解非线性密度函数的方法。首先,针对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利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通过引入时间变量使问题转换为关于联合概率密度的偏微分方程,获取边缘密度得到函数的解析解,而对于部分密度函数的广义函数,则需引入辅助随机变量对函数进行数值积分后通过傅里叶变换获取概率密度;其次,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基于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子空间法,在任意一子空间上对FPK方程进行积分获取低维的FPK方程,通过等效线性化处理达到表述非线性概率密度函数的目的。实验证明,通过对非线性概率密度函数的有效研究可为非线性系统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就和自动控制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第一线,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前进,探索新的领域.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非线性大系统、全局线性化、非线性综合方法、变结构控制、飞行器控制、机器人控制,到智能控制,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新结果.这里介绍近几年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业控制中的温度快速变换过程中的干扰问题,引入一种混沌差分控制温度控制的思想,分析炉内温度场中火焰时间序列中的带有非线性混沌特征,以ARM9控制芯片为基础,利用火焰时间序列混沌变量的非线性随机性、遍历性进行温度优化控制,把混沌理论引入到温度优化控制当中,消除干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控制器的静态温度和动态温度控制精确,波动系数小,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的数据线性化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地呈线性关系,但是许多曲线可以通过变换化为直线。本文应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探讨了曲线拟合中数据线性化的方法和步骤,分析了数据线性化变换的一般规律,介绍了上机求解拟合曲线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刘兴 《科技通报》2006,22(3):414-419
针对反馈可线性化系统,利用含估计参数的非线性反馈及状态微分同胚,基于李亚普诺夫方法给出了含非匹配不确定性系统的新型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对一个数字实例进行仿真,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陈孙恩 《中国科技纵横》2011,(4):296-296,299
针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中有许多为随机变量和其极限状态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的特征,应用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采用最优化化方法计算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可靠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隧道衬砌结构可靠度,编程简单,准备工作量少,无需将状态函数线性化,计算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控制方法使用定子磁通来确定方向的磁场和控制变换器开关状态通过离散两点监管机构获得高转矩动态性能。但没有开关状态可以生成精确的电压矢量来产生所需的扭矩和通量变化在大多数转换实例。这将导致高转矩脉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新颖的DTC策略使用模糊神经网络代替滞后控制器提出了。通量误差、转矩误差和磁通角变量作为模糊神经网络。为了解决非线性问题的直接转矩控制参数变化的模糊自适应PI速度调节器的优化分析PI控制速度响应,结合专家经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获得快速响应速度,更强的鲁棒性、更高的速度控制精度和小的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3.
刘景  刘飞 《科技通报》2011,27(5):696-699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预测控制的新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微分包含理论,利用泰勒级数对系统进行线性化,通过对偏导数取最大和最小的方法构造多面体描述的线性时变系统包裹原非线性系统,然后对于多面体描述的线性不确定系统,采用多参数规划的方法建立显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描述非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坤  孙晓云 《科技广场》2006,(4):99-101
本文对小波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对小波变换与傅立叶变换进行深入比较的基础上,对小波分析在故障诊断、信号检测和非线性系统建模等控制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指出了小波分析在非线性系统建模等控制领域应用中的一些不足,并指出了在控制系统应用中小波分析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9)
介绍了一种双容水箱液位系统状态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将水箱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经状态定义后得到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然后根据极点配置法求取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包锅炉水位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汽包水位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该自抗扰控制系统在单冲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水住,其中内环控制采用比例控制,外环控制采用自抗扰控制。自抗扰控制器通常由非线性跟踪微分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率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能够精确快速平滑控制,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远优于常规PID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直流变换电路中含有电感、电容等非线性元件,是典型的强非线性系统。线性控制技术很难达到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方面的要求。采用非线性控制中的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Dynamic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DSMC)策略对其控制,以解决强非线性控制问题。给出了整个控制器的详细设计过程,结合电流滞环对切换频率实施限制,更符合实际应用。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优秀的动态性能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标准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对SOC参数识别时还存在识别精度不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以非线性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为基础的SOC参数识别优化模型,最先近似非线性函数的概率密度分布,之后再采用具有确定点集来对输入状态的分布进行表示,之后再对每个Sigma点进行非线性变换,得到非线性变换后的点集和方差,最后用本文设计的算法优化SOC估算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改进后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估算曲线波动较小,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王语园 《内江科技》2012,(5):105+108
传统PD控制对非线性系统和参数时变摄动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动态线性化方法的自适应P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输入输出数据对控制器中的比例增益实时调整,从而获得更强的鲁棒性,使得新控制器的动、静态性能得到改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系统的参数摄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并且具有在线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二阶系统数值解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代数领域通过保持Lancaster结构来研究二阶系统的解耦问题,但寻找解耦变换涉及到了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难以实现. 提出了一种二阶系统数值解耦的新方法. 根据系统解耦前后的同谱信息确定解耦后的系统,将寻找解耦变换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齐次Sylvester方程求解问题; 并利用矩阵的Kronecker积理论求解二阶系统的解耦变换. 数值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二阶系统的数值解耦找到了更便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