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中国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探索,主要围绕“做诗与做人”、“完全融合”、“入”与“出”和“小我”与“大我”四个命题展开,本试图从这些命题入手,厘清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独特内涵,探讨中国现代诗学的某种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诗论中存在着许多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反映了现代诗人探索诗歌特性的各个侧面,主要有“自由地表现我自己”,“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诗是经验的传达”和“以哲理做骨子”等五种命题。对这些诗歌本质论的清理与论述,对于现代诗学体系的建立和当代诗歌艺术的发展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侯少隽 《现代语文》2006,8(9):74-75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与意境论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了诗人修养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代序》中有这样一段字:“他认为伟大的诗人必然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卑下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学作品。”俞平伯在《作诗的一点经验》(《新青年》8卷4号)声称;“至于怎样才能解放做诗底动机?这关于人格底修养,是另外一个问题。”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要预备新诗的工具,根本上就要创造新诗人;瘫就是要作新诗人底修养。”吕进先生提出“抒情诗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基本修养:一个是人格精神,一个是艺术功力……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核心,一是他作为诗人在诗中的状态,二是他作为诗人对自己使命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了著名诗人余光中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构想——在“中国诗的现代化之后,进入现代诗的中国化”,前者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逻辑起点,后者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归宿,并进而分析了余光中诗论中有关“现代诗的中国化”的特征、途径、步骤及其诗人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鸿鸿是台湾著名的跨界诗人,曾任《现代诗》和《现在诗》主编,堪称“知行合一”的“行动主义诗人”。他强调诗人在社会中的精英角色,主张诗人介入生活,关注民生。他的诗写作可以分为现代诗和现在诗两大部分。两者都具有现代诗的基本理念———用现代语言抒写现代情感、表达现代精神。两者在文体和功能上也有差异:现代诗写作更多是表达个人诉求的理想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和解,偏重诗的宣泄功能;现在诗写作更多是直面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现实写作,甚至可以称为“广场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对抗,偏重诗的启蒙功能。鸿鸿富有跨界意识的写作丰富了现代诗的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他较好地处理了现代诗人面对的现代、现在,与生活和解或对抗的矛盾。但是,过度的跨界写作和对现实生活的极端重视,使他喜欢采用直接的抒情方式,缺乏必要的诗体意识,影响了诗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现代诗论主体是"自我表现"说和"自然流露"说--前者认为诗歌是"自我"情感和人格的表现,后者认为"自我"的情感和人格在诗歌中又应该是以"自然流露"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在学习、借鉴中西诗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现代诗论和新诗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理解“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消除对“革命论”的敏感与担心,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后革命”时期,“诗界革命”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辩证关系;第二,不能任由新诗自然进化,中国现代诗学对促进新诗的发展已经而且还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根据中国现代化与新诗发展模式的要求,现代诗学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方式才能促成新诗的复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组诗学论文结集为《论新诗现代化》出版。这些论文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最高水平,其指归是中国新诗现代化。袁可嘉构建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诗的特质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指明现代诗是“包含的诗”,是“新的综合传统”,现代诗必须“返回本体”,戏剧化是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现代诗人瑞特克“在一个黑暗的时候”一诗进行初步的艺术剖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寻找自我,探索性灵的苦难历程。瑞特克在现实生活中曾多次精神崩溃,这首诗所讲述的是诗人在绝望和孤独中坠入心灵的黑暗,人格发生裂变;为寻找真正的自我,在黑暗中的灵魂与追求光明的灵魂搏斗,诗人终于从疯狂的边缘恢复到理智状态,灵魂进入自身,人格由分裂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一) 60年代崛起的台湾现代诗人,为了在诗坛上立定脚跟,总在右手写诗之际,腾出左手写诗论。30年过去了,台湾的现代诗已构成中国当代诗史中灿烂的一章,台湾的现代诗论,也将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可贵的财富,再出发的基石.近年来,余光中、叶维廉、洛夫、杨牧的诗论,已引起大陆文坛的关注,即是明证。罗门也是如此,他的“评龄”与“诗龄”等长。从60年代到80年代,他一直葆有一份探索诗艺理论的浓烈兴味,先后出版了五本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1964)、《心灵访问记》(1969)、《长期受着审判的人》(1974)、《时空的回声》(1982)、《诗眼看世  相似文献   

12.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名诗人、学翻译家。他的诗自成一体,被誉为“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分三个阶段,但其诗始终得中西化的精髓。可以说,戴望舒的诗是汲取了西方化营养,植根于深厚中华化沃土,中西合璧且充满民族风情的现代诗。  相似文献   

13.
当今诗坛有个重要动向:乡土诗人正在集结队伍,其宗旨无疑在于与现代诗为主流的新诗潮抗衡。这将是一场新诗艺术的较量。无论怎样,互相交融会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诗将从乡土诗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消弭与读者严重阻隔的启发;乡土诗也将会以开放态度吸纳现代诗艺术上的成功经验。“现代乡土诗”  相似文献   

14.
“找一种诗的思维术”,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支柱,它显示了中国诗人对诗歌本体的自觉意识。诗的思维术理论主要包括:诗人“要住的是诗的世界”;诗“要有大的暗示能”;写诗“用诗的思考法去想”;诗的语言秩序要“超越形式法的组织法”等。  相似文献   

15.
罗勤 《贵州教育》2012,(22):32-33,4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诗歌教育发达的国家,早在封建科举教育时代就形成了“诗赋取士”的传统,我国一大批文化名人也是通过学习诗歌接受启蒙教育的。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谙韵,十六岁就写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陆游自小受到父亲的诗教,吟诗、做诗,不但学到了做诗的技巧,更重要的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读诗写诗,属对写对,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传统诗论不同,中国传统诗论素重“文外之旨”、“言外之意”。此说非一人所倡,乃有晋以来绵延中国诗坛千余年的文艺思潮。究其底蕴,无非是说:凡诗的意蕴,皆非常言所能道尽。言不能尽,则象以征之,征意之象便是意象。故诗以创造意象为第一要义。意象在中国传统文论中从来指的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即含“文外之旨”、“言外之意”的形象。西方文论中所谓描述性意象一般不在中国传统诗论意象范畴之内。中国现代诗论使用意象这一术语时,基本上遵循传统。因此,本文也不准备讨论描述性意象。一、意象类型粗分起来,意象可分为两类,即情态型和义理型。前者指诗歌景物形象的形态结构与诗人意绪情感结构具有同形性的意象;后者指诗歌中事物现象的性质结构和诗人哲理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17.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从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观照宋诗,提倡“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研究诗歌的个性化、“至”的境界等诸多理论问题,对思考中国近代诗歌及诗歌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然而,“同光体”诗派在晚清“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使然,因此,对《石遗室诗话》中的同光体诗论进行一番去蔽还真的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19.
<正>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诗学之道家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三大层面。其一,现代诗学主张打破旧体的束缚与限制,争取以自由的书写形式自由地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意绪。这是道家文化怀疑一般意义上的形式和秩序,以“道”超越形式,注重生命个体的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的自然延伸。其二,现代诗学关注情感/情绪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是道家文化的一大特征。现代诗学看重自然天成的天籁境界,也源于道家无心无为的自然而然的审美态度。其三,道家认为混沌的、整全的大“道”涵盖一切,纯粹美就是浑然一体的美,超功利的美。现代诗学则表示出对“纯诗”的钟爱,存在着一种追求非功利性/超功利性的审美倾向。现代诗学视意境为诗歌的最终目标,又与道家所推崇的“道”的本体地位相似。宗白华的意境说始终以宇宙人生为表现的中心,讲究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关注诗人的心灵状态与精神境界,与道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