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有只"小公鸡",一只"骄傲的小公鸡",他的一些"鬼脸"常常把一大家子逗得张张笑脸宛如绽开的山丹。他长得非常俊俏,可爱得不得了。他是全家的"开心果",更是我心中最喜爱的"小公鸡"。 每回考试,这只"小公鸡"老是打满分,而我老是名落孙山。自然,他就成了我的"老  相似文献   

2.
当前招生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学校为了广开生源,在招生办法上,频出"奇招",甚至出现了有悖正当竞争的杂音,例如在正常招生的同时,招收一些未获大专文凭的学生直接进入专升本阶段学习.这些学生被叫做课程选修生(或称选课生).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名解字,让学生留下第一美好的印象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在班级的黑板上写下了"让我们留下第一美好的印象"的大字标语,改变了以往逐个点名的做法,让学生依次到黑板前面"说名解字",学生最初愣住了,以为我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启发大家:"父母送给你一张独特的名片,那背后包含着  相似文献   

4.
一、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以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心理需要1.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新情景。刚开学时,我选了一些大家熟悉便于记忆的外国人名字,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字。起名字时,学生很兴奋,都为自己有了英文名字感到高兴。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只喊学生的英文名字,这既利于我记住学生的名字,也使学生觉得  相似文献   

5.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14,(16):53-53
正这个寒假,我精心备了一节课,备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倍"的关系》。开学第一周,我兴致勃勃地试教,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只是,到了巩固练习"寻找生活中的倍数关系"时,一个学生的解答跑出了我的预设轨道。我让学生寻找4只蝴蝶和8只大雁之间的倍数关系,在白板上"圈一圈",再对全班同学"说一说"。在预设学情时,我觉得学生对"圈一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年龄小,对"说一说"可能会出现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说一说"这项训练,我预想了很多引导的方  相似文献   

6.
在"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上,笔者在前几天看到一位学生描述的这样一场"师生冲突危机"-- 昨天晚上上自习时,"老班"(班主任)突然把我和另一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刚进去,那位同学就莫名奇妙地被"老班"狠狠地打了一个巴掌,接着就轮到我!再后来就是把那个同学的头用手托起做出一副准备再打的姿势,并问"你昨天是不是通宵上网去了?"我的那个同学说没有,他就狠狠地一巴掌又打过去.只要我的同学回答"没有",他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一样打他,最后我同学实在被逼不过就承认了.说"承认",其实那"老班"没一点证据.后来就轮到我了,我心里对这样逼供的老师真是恨得要命,我的性格比较倔,我死都不承认,最后他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就让我去上课了.我在心里强烈地质问:"这是一种为人师表者的行为举止吗?"  相似文献   

7.
缪兴秀 《江西教育》2005,(13):64-65
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学生可以开出一串名字,而且每个名字后面总有一些难忘的故事,我做了一些实际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今年上半年,班上自称要学"马家爵"的李同学刚刚顺利毕业,下半年接手的班级上又有在全校享有"老大"之称的陆同学.如今大半学期过去了,班风已有明显好转.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我是怎样关注这些学生的成长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在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上,当我面对后进生时,我一直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我工作的指南针.我始终特别关爱着这一特殊群体,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迟开的花朵",为了让这些花开得同样娇艳,我以实践为基础,结合一些先进的理论,"土洋"结合形成了一套个人工作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倡导观察、调查,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 观察、调查是学生亲近大自然、了解大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积累写作素材、开启写作思维的重要方式.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时"无米下锅",就是因为缺乏观察和调查,材料仓库空空如也.为了给学生写作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笔者在班上开展了"我是小记者"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是"班级小记者",都有观察、采访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育"牛"如子     
"顾老师,笨牛分到你班了,想争全优没门了,等瞧好戏吧. "笨牛"的名字叫牛亮亮,因为学习成绩特差,人送绰号"笨牛",哪个班主任接纳的前提条件都是不算学生数.我心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帮助牛亮亮克服自卑感,提高学习兴趣,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在班级宣布:"从今天起,牛亮亮同学和大家一样是我们班的一分子."我自以为"开明"的作法在牛亮亮身上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我只得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帮助这孩子补差,但是他并不领情.放学后,我提出要他留下来补习功课,开始他勉强答应,时间长了就左右推托,以致不辞而别.再后来我让同学看着他,他还是借故溜了,作业根本不做.最可气的是年级考核,他考了个年级倒数第一.我开始后悔要了这个后进生,觉得这孩子不可救药.冷静下来又一想:"会不会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教?"  相似文献   

11.
掌声响起来     
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准备和学生们来个"约法三章",就在我转身写"约法"时,只听见"嗖"的一声,一个纸团腾空而起飞了过来,教室里顿时哄笑声一片。几乎与此同时,我突然从讲台上飞奔下来,两只手在空中划了两道弧线,快速出击,一手一个将闹事的周梦祥和汪伟伟从座位上"请"了起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2.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狗,名字叫"点点"。它名字的来历和别的狗都不一样,别的狗叫"点点",是因为毛皮上的斑点有白有黑,可我家的"点点",在它刚出生时,只有我一个手掌那么大,就像一个小不点儿,所以我们把叫做"点点"。它浑身长着黑毛,摸上去毛茸茸的,而且还很滑呢!你如果摸它一下,你的手就会从它的头,一直滑到它的尾巴。 "点点"的动作十分敏捷,听觉和嗅觉  相似文献   

13.
<正>还记得开学第一课,当我在黑板上用柳体工整地写下了课题"师恩难忘",然后用隶书书写作者刘绍棠的名字后,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天——啊——"的赞叹声,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这不就是一种流泻于笔端间的幸福吗?如果让学生也能享受这一种幸福,那该有多好呀!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与其让孩子羡慕我的书写,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班里往往都有这么一个被遗忘的群体——中等生。他们学习成绩中等,各方面表现平平,既没有优秀生头上的"光环",也没有后进生给班级带来的所谓"麻烦",老师较少关注他们,他们处于阴影中,被"丢"在角落里。新学期,在一次全组语文老师集体备课中,一位老师感慨道":开学以来只记住成绩好的学生名字和那些表现差的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杨娟 《班主任》2015,(3):27-29
那年接手初一新班,刚一开学,一个女生便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她有一个让人看一眼就难忘的名字——龚褚(发音同"公主")。说起"公主",可真是不简单!她骄横无礼,在班里很不合群,常常独来独往,却与一些高年级的"不安分"学生来往密切;她"烟瘾"很大,常在学校厕所里无所顾忌地吞云吐雾;她还曾密谋一场三人行的离家出走行动……一副率真可爱的外表下,她为何会如此"劣迹斑斑"?  相似文献   

16.
开学第一堂体育课,到新接手的六(2)班上课,一开始老师点名,并要求自我介绍,便于师生相互认识,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下课了,小毅跑过来,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您不要叫我的名字,还是叫我外号"史努比"吧!  相似文献   

17.
一、缘起:我们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只重形式,只抓表面,不注重过程、不注重实效的情况.推行"集体备课"开始一段时间,老师们都能做到相互交流、探讨,可后来为了"省事",往往是"你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我,我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你".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宇 《班主任》2007,(10):47-48
开学了,抽屉里也来个"辞旧迎新"。我随手翻开一本县教育局党委办公室编纂的"师德标兵事迹材料",眼角的余光掠过,意外地发现我的名字赫然印在纸上,而且括弧中还注着我现在所任教的学校。狐疑之际,急忙翻到篇首,作者是汤家河高中教师  相似文献   

19.
这学期开学不久,学校迎来了一批师范实习生,我负责带的"徒弟"姓郭,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女孩子。由于实习生的实习期很短,为了让小郭尽快与学生熟悉,第三天我就让小郭去班上与学生们见面。  相似文献   

20.
每学期开学伊始或学期考试后,学校为了增进和学生家长的相互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总要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近20年,和学生家长打了15年的交道,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校家长会中存在的问题.我曾对全校六个年级600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些家长会并未取得预期效果,40.6%的学生感觉心理压力增大,15.4%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另有35.2%的学生对家长会非常反感,表示希望"最好永远不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