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目是人们探索书林、行舟学海的向导,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工作者必须根据四化建没的需要,编纂各种书目,为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同时应该把书目编纂的实践与书目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总结出开创书目编纂工作新局面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为振兴中华服务。书目总类繁多,因其目的、要求不同,编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各种书目在结构体例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聚焦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撰,通过论文、著作、口述等多种材料,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其编撰过程并重新梳理分期为五个阶段,随后着力总结、呈现了编撰的成功要素,最后从《善本书目》编撰史角度出发,对编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成就与启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书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古今文献实际,厘清众说纷纭的“国家书目”概念,呼吁重建“中国国家书目”,并针对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导阅读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编纂导读书目资料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之一。本文根据作者自身实践中的体会,论述了编纂导读书目、资料的意义、作用、方法及其它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发行和图书馆资源优质建设亟需新、全、准的中国可供书目及时公开传播,然而,中国可供书目的探索从1983年到2014年,历尽坎坷,仍未成功.中国可供书目商业化模式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建设主体不明确,利益矛盾难化解等,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战略,以促进真正的中国可供书目平台早日建成并高效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112-117
文章提出了青年学子学习、研究迫切需要撰有类序的当代学科书目的问题.从单个学者无力承担编纂撰写类序学科书目之重任、学者自发组织编纂学科书目之不可能、学术界没有给予重视等角度,分析论述了当代缺乏编纂有类序学科书目的原因.倡议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编纂当代学科书目,并就当代学科书目的编纂体例、编纂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戴勇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41-243,F0003
将中国法律书目的发展分为孕育、诞生、前发展时期与后发展时期四个阶段。简要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法律书目的演变过程,并点评了重要的法律书目。  相似文献   

8.
大凡读书人,都离不开书目,由书目而及书,方能达到知书、读书、用书的目的。古人把书目视为“学术之眉目,著述之门户”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线装函套,古色古香,令人兴奋。周总理生前对编制中国古籍善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古籍目录索引的编纂仍然没有形成规范,都是由编纂者的主观意志编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古籍书目索引编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古籍书目索引编纂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期对古籍书目索引的编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书目中的类目命名取决于主观认识,体现人的判断和需求。只有充分结合主体意识、语言环境、事理逻辑、表达功能、语义内涵等因素,才能理解古代书目的类别内涵。相应地,古代书目中所谓的“类”不是形式逻辑类,它是人根据自己的看法所作的分类,包含着主体人对客体文献的价值评价,本质上反映了在书目编码与解码过程中主体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陈莉  韩锡铎 《中国索引》2004,2(4):25-27
古籍目录索引的编纂至今仍然未形成规范,大都由编纂者根据主观意志编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古籍书目索引编纂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古籍书目索引编纂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对古籍书目索引的编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编纂古籍书目展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珍贵的典籍,对了解古籍善本庋藏概貌和流传、鉴别、整理古籍善本,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先后编纂古籍善本书目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至1988年间编写并正式出版的六部善本书目,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论文旨在对善本书目的编纂加以梳理,对主持编写者的学术成就予以评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光盘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其书目数据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可供书目是现代图书出版发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可供书目缺失严重影响了图书出版发行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官私书目中著录有大量释书,无论在分类体例上还是在著录范围上,与佛经目录都相异,同时古代官方书目与私家书目在著录释书上也有不同,这反映中国古代两种宗教与三种知识系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可供书目虽然已有100多年发展史,但在中国却发展缓慢,其功能与意义还没有广为书业人士及广大读者所认同.虽说近几年来,国内慢慢尝试做"中国可供书目",但大多局限于网上书店、新华书店书目查询以及各出版社自身书目查询,根本没体现"可供"性,依旧解决不了读者找书难、买书更难的问题.中国可供书目到底遭遇了哪些瓶颈?记者采访了中版通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书共收录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古籍210部。笔者将馆藏善本古籍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一核对,发现该书在著录馆藏善本上有一些失误。本文试将这些失误作以纠正,以便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8.
贾晋华 《中国索引》2004,2(1):31-31
香港所收藏的中文古籍数量丰富,并含有不少珍本善本,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整理著录,将极大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为香港和祖国及其他国家地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提供方便。《香港所藏古籍书目》的编纂,就是为此目标而作的努力。而本书目充分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进行编纂,其间亦有一定经验.可为同类书目的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立统一的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曦 《图书馆杂志》2011,(6):92-93,91
指出《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在书目编者和版本著录中的错谬八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