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词重叠一直是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总结近三十年来动词重叠的情况,分别从动词重叠的类型、制约因素、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等方面,对三十年来动词重叠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考察分析。对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23个动词(含26个义项)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连动结构动词表现复合行为,影响动词重叠使用;动词的概念意义对动词能否重叠起重要作用;动词的语体风格影响动词重叠的实现;动宾结构动词的部分重叠形式具有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考察分析。对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12个动词(含17个义项)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动宾结构的离合动词更易重叠使用;并列结构的动词因为表示的动作行为较为单纯而易于重叠使用;动词的概念意义对动词能否重叠起重要作用:动词的语体风格影响动词重叠的实现,口语词更易重叠使用;成词语素的主观尝试性的强弱影响着由它生出的新词的重叠状况;部分动词因为重叠后会具有形容词重叠后的效用而可以重叠。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现象的研究是汉语语法学界很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到目前为至,对动词重叠现象的揭示与描述已有诸多结论,但目前的结论还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本文拟就不同语体风格动词重叠形式在实际语用中分布上的不平衡现象做一浅显探究。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都认为自主的持续性动词可以重叠,非自主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非自主动词以重叠的形式出现。本文对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及重叠后的语法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而且也是语法研究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标志体意义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近二十年来,以动词重叠为课题进行研究的很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动词可以重叠,什么情况下又是不可以重叠使用的呢?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动词重叠范围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刘楚群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72-73,78
贺卫国《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是一部做得较扎实的学术专著,主要价值有三:第一,全面梳理了动词重叠的历史源流;第二,探究了动词重叠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第三,发掘了大量新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8.
句子范畴内的动词重叠具有“事件性”。事件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发生的,语境就成为制约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动词重叠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语境。语境不同,同一个动词就有了可重叠也可不重叠的“双重”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例,考察动词重叠的语境制约,分析同一个动词处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重叠又不能重叠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语的动词重叠。有关的论述甚多,但基本限于对其构型和表义特点的探讨。而对制约动词重叠的语义、结构,语境因素则揭示不够。笔者认为,语义、结构是决定动词重叠的内在因素,而语境则是影响动词重叠的外在因素,一个动词能否重叠完全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本文即从语义、结构、语境三方面着手,试图通过对影响动词重叠的内外条件的分析来说明在众多的汉语动词中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不能重叠,原因何在,意在探求动词重叠与否的规律性,使这方面的研究得以深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续金瓶梅>中动词重叠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通过与前后文献的比较,探寻到了动词重叠在清初发展的一些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续金瓶梅>中的动词重叠在汉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谈能愿动词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能愿动词是句子的语境核心-焦点(focus);能愿动词能调节句子语气,是表语气意义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能愿动词移位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语法现象的作用,在于强调的需要,讨论不同语体中能愿动词的使用情况,说明能愿动词对不同的语体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泛动词是MP中的一个具有实际语法功能的假设性概念,它的强语素特征吸引下层主动词提升,在推导过程中形成VP层阶。汉语中的使役结构是一个由主动词和泛动动词两部分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泛动词包括有语音形式和没有语音形式两种。在相关观察的基础上,认为汉语中的"使"是由一个带有致使意义的泛动词和一个焦点成份,在句法上形成一个FocusP节点。  相似文献   

13.
An experiment was set up to discover whether ten‐ to eleven‐year‐old children would perform better on an imaginative writing task if given an aural stimulus consisting of an imaginary dialogue rather than the more commonly used written titles. The main energy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focussed on the viabili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ing compositions. The most useful criteria from a large battery proved to be vocabulary, weighted index of modifying clauses, pre‐verb length and sequence.  相似文献   

14.
古本《老乞大》的动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本《老乞大》里有四类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充当状态补语的成分有三类: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谓短语,《老乞大》里有不少单纯形容词构成“V 得 C”的例子,其中有些可以凭借形式标记确认它们为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既有粘合式(动 趋)的动补结构,又有组合式(动 将 趋,动 得 趋)的动补结构;可能补语有“V 得/不得”、“V 不 C”等几种格式,但这两种格式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英语情感动词是英语动词中的重要类别。它特点明显,功能突出,运用广泛,自成一体。把握好英语情感动词的语义特点及句法逆向功能对于学好英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情感动词是英语动词中的重要类别。它特点明显 ,功能突出 ,运用广泛 ,自成一体。现就其语义特点及句法逆向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将来时性条件分句中限定动词短语复杂多变,用此用彼,似无章可循.本文通过理论探讨,语料分析,区分了三类将来时性条件分句及三套动词短语,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发现了不同限定动词短语在将来时性条件分句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零语境中带了1的动词有过去时意义 ,含了2 的句子与现在时相联。综合语境中影响英语译文动词时体形式选择的因素有语法结构和语用的意图性等  相似文献   

19.
Quirk等的虚拟语气或与祈使句或与陈述句的形式完全相同,这显然有悖语言学关于语法范畴是某种语法意义和表达这种意义的形式这两者的统一体的基本理论。通过语法化理论的分析,Quirk等的be型虚拟语气实质上是祈使句的变体。过去时的本质特性是距离性,包括时间距离、与真实性的距离。Quirk等were型虚拟语气实质为过去式表与真实性方面的距离,Quirk等的"虚拟语气"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频数测量和比率测量两方面探讨准确性指标与口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诱导任务方法,收集了61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通过对准确性指标数据分析,本研究获得三个主要发现。对口语教学以及引导学生注意形式与意义的连接,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