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数字化编辑即采用虚拟演播室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不断改善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可以说数字化编辑的出现,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肖军 《声屏世界》2007,(11):71-71
Philips DD35—2演播室切换台是江西电视台2001年演播室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的进口数字视频切换台,是600平米、400平米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设备。它具有强大的制作功能,能满足使用者各种制作需求,可实现多路视频信号输入输出、选择切换、特技制作和叠加字幕等多项功能,其价格昂贵,总计人民币约160万元。  相似文献   

3.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蔚 《视听界》2002,(5):67-68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化视频技术的不断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虚拟演播室逐步成为国内外广电行业中的一项新兴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虚拟演播室已经成为电视台新建和改造演播室的主流方向,采用虚拟技术制作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相似文献   

4.
作为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虚拟演播室技术并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实现对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和电视摄像机所拍摄的真实场景进行数字化合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就融媒体时代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以供业内人士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突飞猛进,电视台节目制作技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经历了从模拟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单机向网络化的发展,从AV向IT的融合,从标清向高清的过渡。本文对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前期制作技术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实现了数字化,IT和AV二者融合为一体,观看模式也从标清转为高清。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数字化时代制作电视节目的当前状况、技术变化过程,对数字化电视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 电视节目播出是节目由策划、编辑制作到与观众见面的最后一关,是电视台面向观众最直接的窗口,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播出质量不高,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会变得没有多少含义。因此,提高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信息和计算机等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化是必然的.本文重点探究数字化媒体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并提出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9.
电视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业务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即将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报道服务,新余电视台决定构建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与现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联网,实现制播一体网。以便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群"方式构建电视演播室系统的技术日臻成熟,电视演播室的多任务应用也日益得到关注。近期,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构建了多任务演播室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更好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丰富了演播室制作手段,提升了整体技术质量和节目直播安全。众所周知,电视演播室是电视台制作节目的重要基地和主要设施。在传统的电视演播室系统中,各个演播室的功能按照预想的需求设计,每个演播室被设置成独立的制作系统。当电视台拥有不止一个演播室时,以"群"方式进行设计和构建并实现使用一个系统进行多任务制作的目的,其  相似文献   

11.
王小芝 《新闻世界》2011,(12):205-206
搭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高效率的电视节目制作平台,实现电视节目采编一体的系统运行机制,构建新的节目制作流程,满足节目改版需要,是新闻制作网络升级改造的目标。本文以银川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制作网络系统改造工程为例,对新闻制作网络升级改造的实践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虚拟演播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来说是一套极其新颖的系统.它结合了大量的电视系统中的最新科技,对色键技术、电视摄像机的跟踪技术以及图像的生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结合.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演播室的原理和其内部的系统结构,同时对这个技术在不同电视节目的制作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吴智勇 《声屏世界》2003,(11):62-63
概述电视台的数字化就是将数字、网络技术渗透到电视节目采、编、播工作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带来了节目制作质量提高、节目播出效果更好、节目保存成本更低、资料检索速度更快、设备维护费用更少、节目交流十分方便等一系列好处。电视台的数字化一般分几步走:第一步是节目制作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大多数电视台已经采用了非编系统);第二步是节目播出采用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第三步是节目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四步是摄像素材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五步是采访摄像采用硬盘数字摄像机。我台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现已完成数字硬盘…  相似文献   

14.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电视领域中的新科技,是在传统的色键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演播室技术。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现场视频可实时地与计算机产生的三维图形完美地合成在一起,构成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但在电视画面上却又感觉到的就是在演播室中所呈现的一种环境。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与运用开拓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空间,为电视制作人提供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创作领域,大幅度地降低了电视节目的制作费用,使电视节目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一、虚拟演播室特点 …  相似文献   

15.
<正>主要介绍了淮北市广播电视台6+1讯道数字电视转播车的设计与实现,对车体系统、视音频技术系统的选择、车厢内部布局的思路,对地市级电视台的数字标清转播车的设计和选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随着这些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电视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完善,电视转播车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工具及衡量一个广播电视台综合实力的体现。从2000年以后周围临近地市都陆续购买了转播车。淮北市广播电视台在2007就开始考虑购买一辆自己的电视转播车,经过5年的考察与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济宁广播电视台决定对数字电视转播车立项建设,全数字标清转播车系统按8信道设计,实际按6信道配置设备.  相似文献   

17.
周强 《记者摇篮》2007,(6):88-88
随着2008年的临近,北京将全部采用数字高清系统进行体育赛事的直播和制作。现在各省市电视台也开始采用数字高清设备制作电视节目。面对着这种未来的电视信号标准,各级电视台都面临着由标清向高清转化的问题。从电视信号的播出,前后期制作,以及传输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剪辑技术常用于制片行业,它是将采访时的声音、图像融为一体的复杂后期处理流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剪辑技术也有了飞跃式发展,现在常用的方法有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其中,非线性编辑技术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制作,不需要额外设备协助工作,打破了传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线性剪辑.虚拟演播室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场景将真实拍摄的画面与虚拟三维场景相结合,使画面真实,为观众呈现完美画面.本文着重探讨非线性编辑技术和三维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剪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我国电视行业发展迅猛,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电视制作进入了高清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数字特技设备在现阶段的电视制作技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针对性的研究了多媒体数字特技投影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袁国庆 《记者摇篮》2005,(11):63-63
随着电视领域向着数字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不断成熟与发展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及以其为站点搭建而成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正以其高效灵活、制作精良以及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主流设备。尤其在许多省市电视台中甚至已经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整体网络化。因此,可以说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已经发生了一次更新换代,即从以传统的线性编辑等模拟设备为主更新为以非线性编辑等数字设备为主.它在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