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8月1日,《冀鲁豫日报》创刊。此报是冀鲁豫抗战爆发初期,山东鲁西党委曾经出版的《鲁西日报》与冀鲁豫区党委出版的《卫河日报》合并创办的。《冀鲁豫日报》创刊后成为中共冀鲁豫区委主办的机关报。陈沂任社长,刘  相似文献   

2.
1997年10月24日6时40分,解放军报社离休干部、原通联处处长、高级编辑董存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总医院逝世,终年69岁。董存杰同志是个“小八路”。他1928年11月生于平原省濮县(今湖南省濮阳市)郭庄村,在1942年9月就进入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读书,1944年以后在冀鲁豫区党委当缮写员、文印组长。那时,正是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岁月,冀鲁豫地区斗争尤为残酷。部队经常一边打仗,一边行军,吃不饱,穿不暖,风餐露宿,野菜充饥。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他颈部负伤,弹片一直留存在体内。年仅十四五岁的董存杰同志带伤…  相似文献   

3.
《冀鲁豫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区委机关报,它以特有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动员人民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信心和斗志.……  相似文献   

4.
《冀鲁豫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区委机关报,它以特有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动员人民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信心和斗志。由于战争环境恶劣,报纸的印刷和发行工作只得秘密进行。 1942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冀鲁豫日报》设印刷厂一处,厂里有50名工作人员,负责人是报社社长张鲁泉、厂长李华和指导员王坦。当时印刷设备非常陈旧,仅有一台铅字八页印刷机,还是手摇的,所有的铅字盘也只是一套不完整的老五号,排…  相似文献   

5.
李红英 《兰台世界》2012,(25):39-40
1941年7月晋冀鲁豫地区的太北、太岳、冀南、冀鲁豫根据地合并,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619。1942—1943年,边区一带发生百年奇旱,冀南、冀鲁豫、太行的五、六分区普遍歉收。冀鲁豫区有重灾村1050个,轻灾村有580个……30万灾民,已经到饥饿的边缘了。1943、1944年,继大旱之后又发生了空前的蝗灾,波及6个专区32个县[2]243。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本已困难的根据地经济更加恶化,边区进入非常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口寇宣战。8月9日以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命令各路解放军向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猛烈进攻,迫使日寇投降。冀察军区和冀察区党委一部分领导同志奉命向张家口前进,解放张家口。根据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冀察前线记者团,随冀察前线部队行动。记者团成员有林明、王仁德、王炜同志和我,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记者团的工作。我们一面随部队行军,  相似文献   

7.
冀鲁豫军区主办的《战友报》,其前身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干193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郭苏镇油印的《战友报》。 1939年春,杨得志同志率三四四旅一部挺进冀鲁豫,成立了冀鲁豫支队,三四四旅分割为东西两个集团,油印的《战友报》也分为东西两个版样。后来,三四四旅及冀鲁豫支队和另一支部队整编为二纵队,1940年春挺进到冀鲁豫,兼任冀鲁豫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寇宣战。8月9日以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命令各路解放军向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猛烈进攻,迫使日寇投降。冀察军区和冀察区党委一部分领导同志奉命向张家口前进,解放张家口。根据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冀察前线记者团,随冀察前线部队行动。记者团成员有林明、王仁德、王炜同志和我,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记者团的工作。我们一面随部队行军,一面沿途进行宣传和采访,收听、学习党中央关于接管敌占城市的政策和其他指示。张家口解放的前一天上午,我们行军到达距张家口六七十  相似文献   

9.
吴振全 《新闻窗》2015,(2):49-52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冀鲁豫日报任记者编辑,多次随军报道重大战役,都完成了任务,现忆述于下。一1944年8月,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起了讨伐伪军刘本功战役,这是一次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战役,也是我首次任随军记者报道重大战役。汉奸刘本功,山东济宁人,出身土匪,曾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部手枪旅特务队长,1938年投降日  相似文献   

10.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件文物是一个小小的针线包.虽然它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却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的主人叫朱文起,是情报战线上的巾帼英豪.当年,这个有着一双“解放脚”的农村大婶,靠着这个针线包作掩护,为我军传送了大量机密情报.  相似文献   

11.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2.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继承“全党办报”的传统,组成了一支包括“野战部  相似文献   

13.
王时春 《军事记者》2002,(10):48-49
《战友报》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它是1937年八路军115师344旅在平型关战役后于晋察冀地区平山县郭苏镇创办的,后来随着344旅的转移和发展,又在晋东南、冀鲁豫出版过,1941年停刊。1943年3月20日,《战友报》作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再次创办,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共编发了104期。解放战争开始后,从1946年8月11日(第236期)起,到1947年4月底(第307期)止,它受大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之命,为在冀鲁豫战场作战的刘邓野战军(含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及后来由冀察热辽归建的一纵)和所有部队服务,成为这张报纸的一段光荣历史。回顾这前后九个月的工作,也是我在战争时期六年报纸工作过程中,最令人难忘,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4.
语丝引我当民兵 1943年春,我还不到20岁,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由晋察冀区党委分配到晋察冀通讯社当记者。当时,晋察冀日报、晋察冀通讯社是合为一体的,驻地在河北省阜平县滚龙沟。社长邓拓同志亲自和我谈话,要我到一军分区、一地委那里打仗最激烈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5.
1938年夏天.为了在冀鲁豫平原开辟、发展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十八集团军总部命令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率部东进冀鲁豫地区。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 我和前冀鲁豫日报编辑吴振全同志20年神交,至感亲近,然至今未能一见,常引为憾事。 1944年我20岁,任八路军教导七旅暨冀鲁豫军区五分区敌军工作干事。当时,在开封领导地下工作的李冠卿同志,回荷泽南根据地汇报工作。他说,敌占区人民抗日斗志高昂,在兰封车站群众自发巧夺敌人装运军火的手拉车;在伪省会开封,抗日人民把炸弹和传单,投进敌酋田中的司令部。听后,我把这两件事,以  相似文献   

17.
整体的印象就是鲁豫一直是我的师姐。我是电视系的,她是外语系的,我是93级的,她是88级的。我跟鲁豫第一次见面是1998年5月的时候,那时鲁豫在凤凰做《凤凰早班车》。我和梁冬是同班同学,正好那个时候我们到凤凰去试镜,熟悉一下新闻节目的运作。那时凤凰很小,《凤凰早班车》就在新闻间做,主楼有个大会议室。我和梁冬一进去,就看见鲁豫桌上放了一块面包,一瓶牛奶,在那背《凤凰早班车》的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九年九月,日寇纠集二万多兵力疯狂围剿鲁中等抗日根据地,十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的冀鲁豫支队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回眸高陵     
为建立新中国而艰苦奋斗过的老兵,最年轻的也年近八旬了。想当年、思往事,使他们对那时留下的任何资料都特别亲切。感谢国家图书馆的同志们.安排我阅读了1946年、1947年的《冀鲁豫日报》。看到当时有关高陵县的报道。激动万分。故乡那一个个熟悉的村庄、现已消失的河流。为保卫边区而苦斗的战场。好像全“活”了。我党创建的高陵县解放区那火热的生活.再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20.
杨柳 《湖南档案》2010,(9):12-16
一九三九年九月,日寇纠集二万多兵力疯狂围剿鲁中等抗日根据地,十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的冀鲁豫支队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主持此事的是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