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法律对于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对不当得利中得利进行了类型化的界定;并且依据得利是否可转移的性质,确立了不同形式的得利返还规则,应当为我国立法所借鉴。我国不当得利制度在得利的界定上应当在原有抽象概念的基础上作类型化的划分,拓宽不当得利制度调整的范围;在得利标准的认定上应当采纳客观主义标准;在得利返还制度上,应当依照得利性质的不同,确立起原物返还、价额返还以及替代物返还的多种模式;在返还得利的范围上,应当区分得利人得利时的主观心理,分别确定不同的得利返还标准;在价额返还的计算上,应当以不当得利请求权产生时得利的客观价值为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2.
实践中,房屋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出租房屋并从第三人处收取租金,出租人主张承租人返还转租租金不当得利的案件,大多得不到法院支持,这一裁判结果符合法理和一般公众价值观念。文章结合侵害权益型不当得利构成要件分析,出租人不得主张转租租金不当得利的理由,由于出租人与承租人间的租赁合同的存在,出租人也不得直接向第三人主张侵害权益型不当得利返还,可选择解除合同等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盗播案件裁判结果的诸多乱象,源于相关法律规范的缺位与法院对案件事实的忽视。不同案件在基础事实的构造上存在差异,应依据不同的案情来合理确定规制盗播行为的模式。根据赛事转播权的内容、侵权发生时段与损害程度,可将盗播行为分为盗取直播、延播的行为与盗取录播、点播的行为。基于不同盗播行为侵害的利益类型不同,设置二元法律规制模式。对于前者,目前可通过适用《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与不当得利制度予以规制,以避免赛事盗播案件向《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逃逸;对于后者,可通过《著作权法》进行规制,法院应尽可能地肯定赛事画面具有独创性,以彰显支持赛事转播产业的司法态度。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已适用得相当普遍,而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却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如何突破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阻碍,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是司法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标志着法律更加深入地保障公民的权益,随后多部法律相继出台,更是逐步完善了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赔偿范围具有局限性;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明确的赔偿标准;司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性过大等,都急需解决。文章从研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分析该制度的含义和范围,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罪犯对监狱的狱政管理行为行使诉权往往被驳回起诉或不予受理,诉权在实践中没有保障。监狱与罪犯之间的纠纷无疑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排除在民事诉讼范围之外理所当然。而法院将狱政管理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理由是监狱的刑罚执行权属于单纯的司法权范畴,不应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则不妥当。笔者从监狱行刑权的性质分析入手,通过分析监狱行刑权是刑事行政管理活动,权力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来论证狱政管理行为的行政权特征,之后分析了狱政管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现行法律框架内将狱政管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可行性,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送法下乡"在作者文章中包含着下乡办案和向农村渗透法律两种不同含义。苏力从"下乡办案"这一特定的乡土司法运作方式出发,进而把"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法治模式解读成国家加强对农村的法律控制,是对"送法下乡"的错误解读。"送法下乡"是司法优良传统与固有职责的延续及体现,早已成为一种普遍运行的基层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保修期与缺陷责任期的概念及与之相关的质量保证金返还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工程合同中极易造成混淆和引发双方争议的环节所在。我国缺陷责任期概念的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质量保证金的及时返还,两者在起算时间、期限长短、质量保证金返还、期限届满后的法律效果上都存在差异,缺陷责任期的届满引起质量保证金的返还,而保修期的届满并非保修责任的绝对免除,而只是举证责任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案件中,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常常交错相生,难以恰当地区分。同样是侵犯财产权益,但由于区分不当得利与财产性犯罪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对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的评价以及对案例性质的认定也有着巨大差别。如何正确界分不当得利与财产性犯罪,不是仅仅需要民法学或刑法学学者的努力,而是需要两方学者的共同努力。本文认为,不当得利与财产性犯罪二者中属于交叉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将不法行为评价为不当得利,并不意味着不能被评价为财产性犯罪;反过来亦是如此,刑法中的财产性犯罪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相似文献   

10.
现今彩礼在我国并没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但却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当我国各地区出现彩礼返还纠纷时处于无法可依,同案不同判的局面。基于此种情形,我国针对彩礼的规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彩礼的渊源、特征、认定的相关问题以及彩礼返还之诉的性质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就彩礼法律规定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出现了诚信失范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并与世界经济接轨之时,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基石和链条,世界各国正将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会计,会计也面临迅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重塑会计诚信关系到会计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客观、公正、独立的职业形象,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关系到会计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会计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遵纪守法则是会计信息作用放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WTO前任总干事穆尔讲:"中国加入WTO,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1]一个失信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发展滞后的社会,一个失信的人必将是一个无益于社会发展的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既是失信的环境的受害者,又是提高社会诚信度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将建立诚信档案、营造诚信校园、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有机结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足球联赛在04-05赛季出现了混乱与失序,试从信任的角度,以追问的形式来解释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性原因。通过对“何为信任”的回答来说明信任的概念以及“信任在足球联赛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以此来揭示信任在联赛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回答“中国足球联赛信任缺失的表现在那些方面和信任缺失的根源在那里”,来阐明目前中国足球联赛信任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恢复球迷信任以及解决联赛失序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则在“重塑中国足球联赛信任的措施有那些”的答案里面。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带来多元化的击撞。本文将以高校教育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其建议、对策。旨在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起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仰是法治之基石,它在西方法治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得以确立和固化;而中国百年法治之路之所以步履蹒跚,就是因为缺乏根深蒂固的法律信仰;推进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固化民众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7.
论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原则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原则,保险法也不例外。我国的保险法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对保险当事人双方的要求。它弥补了因保险法本身的偶然性及射幸性等因素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对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放性问卷的调查方法,对高中生的数学信念定性分析:高中生数学信念的总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逐渐从有效走向无效、从积极逐渐走向消极的趋势。随年级升高,越来越少的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怀疑数学知识的正确性;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考试、升学等外界压力,对学习能力的信念似乎有所变化;倾向于机械记忆与反复操练;越来越少的学生不信奉数学学习速度是循序渐进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操守诚信准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目前,学科教学失衡,学术研究失真,学生管理失职,人际交往失信等现象使教师诚信遭遇着空前的尴尬.教师的诚信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品行不当,教师自身形象不佳,社会人文生态失衡等恶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