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司决议效力问题是公司法领域的难点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都颇有争议。而公司决议的可撤销则是公司决议效力问题中的重点问题,是公司决议效力瑕疵中主要的瑕疵类型。在可撤销公司决议的范围界定上,既要研究公司决议可撤销与无效和不成立的区别,又要研究其具体事由,以公司法的原则为指导,构建合理的瑕疵治愈和裁量驳回程序。  相似文献   

2.
论董事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程序和内容违法导致董事会决议瑕疵,对存在暇疵的董事会议害行法律救济,对维护公司利益,保护股东权益,保证交易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公司法》在瑕疵董事会决议的法律救济措施方面。很不全面,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例,使我国的《公司法》更加科学,公正。  相似文献   

3.
公司瑕疵设立会使公司内外部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进而侵害交易相对人与善意股东的合法权益,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国外早已有公司设立无效制度,而我国现行公司法还没有明确规定这一制度。借鉴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赋予营业执照以“确定性证据”的功能,公司法人格不得被随意否定,并结合大陆法系的立法案例,在特殊的公司瑕疵设立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宣告公司设立无效,而对于一般的公司设立中的瑕疵,赋予利害关系人启动瑕疵补正的权利或义务,以尽最大可能维持公司的存续,同时对公司设立无效时的民事责任及无效诉讼制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
严格讲,我国公司法上并没有公司僵局的概念,旧《公司法》没有该项规定,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也没有出现公司僵局的概念,第183条是关于"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的救济制度,但理论界通说认为它指的就是公司僵局。本文拟采用通说的观点,以新《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为基础,阐释我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僵局的具体规定及不足,介绍我国公司僵局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现行公司法规定下对公司僵局的具体认定。指出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唯一打破公司僵局的方式:司法解散公司。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2013年修订了《公司法》,在此次资本制度改革中,确立了注册资本的完全认缴制.公司资本从有限制的认缴制变为无限制的认缴制,实质改变的只是股东出资义务的缴纳期限,以认缴制代替实缴制,并未否定股东的出资义务和责任.违反股东出资义务构成了股东瑕疵出资,股东瑕疵出资概念并未因完全认缴制的施行而被否定.股东瑕疵出资并不影响股东资格的获取,也不影响瑕疵股权的对外转让.此外,在完全认缴制下需要完善股东瑕疵出资民事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股东除名制度等救济机制以此来保护公司、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法》的修订,是广泛的实质上的制度和规则的突破和创新,是许多重要制度和规则的重新设计。本文就股东代位诉讼的当事人安排问题,分析了美国、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对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中的原告、被告、公司的主体资格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将无权处分合同定性为效力待定合同。此说与国际通行的有效论相悖,且与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存在理论上、司法实践上的逻辑矛盾。无权处分合同应属有效合同。从无权处分与物权变动模式、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司法奉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原则.大多数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和决策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层手中,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公司法都规定了股东知情权制度.我国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享有知情权及其受到侵害时的股东诉讼权,但是在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条件以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程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股东知情权保护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分析股东知情权的内容和理论依据以及我国在股东知情权规定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切实保护股东的知情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公司当中,股东大会是最高层的决定机关,对公司的各个政策能否实施以及公司的运营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法律性质上来说,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律行为,而且在现实执行过程当中,其通过的决议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因此在必要条件下,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司法救济,从而保障公司、股东以及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我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详细的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存在的瑕疵作出相应的规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发掘相关问题,及时改正解决,避免对股东、相关人员以及公司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股东派生诉讼是根据中小股东的利益索求而产生的,体现了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日趋完善。2005年10月,在我国公司法的第三次修订中开始引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这无疑为中小股东利用司法救济的方法维护公司利益提供了理论与法律依据。但新公司法的规定过于粗糙,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要确保股东派生诉讼权利从实然到实有的发展,有必要探讨其补充完善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我国公司法理论上一个重要的向题,通过比较国内外对于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对这些立法进一步加以综合探讨探讨,对于促进我国的公司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更加科学和民主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是与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利益群体,公司法对股东的权利与法律地位有着充分的规定,而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则缺乏积极、有效的手段。文章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的现行制度,并对这一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公司法制的进一步完善,为了真正适应、健全与发展商事公司制度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现阶段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我国《公司法》进行了第三次修订,新《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上有了重大变革,如实行法定资产制度和折衷授权资本制双轨制,大幅度降低最低注册资本限额,放宽了对股东出资方式的限制,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数额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5年我国《公司法》在总则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以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产生发展、概念内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读,以期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闭锁性困境之一,现行公司法没有应对公司僵局的解决之策,致使司法实务面对公司僵局无所作为。公司僵局的产生与资本三原则关系密切,二大法系都将司法解散作为应对公司僵局的最终措施。公司法修订草案虽然原则规定了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但不具操作性,缺少对适用原则、诉讼当事人以及解散事由等的规定,因此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解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古代文学先后被划分为近代文学、明清文学、唐宋文学、魏晋南北曹及先秦两汉等文学类别。针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也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将古代文学间的传承关系、内在联系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浅析《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明确古代诗词的"质"与"文"之前的内在联系,探析了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明确唐诗创作的发展趋势,确定大视野文学研究的新方向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2014年修改的《公司法》一大进步就是放弃公司法定资本制度转而实施公司资本认缴制.实施资本认缴制意味着公司法定资本制即确定资本制的废除.该制度便利了公司的设立,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使公司成立后的增资减资程序等也极为便捷,大大地提高了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效率.然而,该制度在简便、快捷以及高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诸如不利于市场交易安全,债权人保护难度增大,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论股东优先购买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问题,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中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但该规定不尽全面,只是片面提到可以优先购买。《公司法》顽行后,针对《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和立法修改并不多,使得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因优先购买权产生的纠纷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我国台湾地区制定并公布《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法》(以下称投保法),嗣后,依据该法之规定,成立了“财团法人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中心”(以下称投保中心).依《投保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得接受二十名以上投资人书面授权,以自己名义进行团体诉讼.相较于《投保法》制定之前由弱势散户受害人单打独斗,改由投保中心受投资人委托后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在《投保法》赋予相关职权下,诉讼及和解谈判的成效似逐渐有所成果.本文以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制度为探讨之核心,冀能提供未来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立法与修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起人在公司成立过程中占有相应重要的地位。为健全公司人格,保护公司利益,保障第三人债权,明确发起人民事责任十分必要。考察主要国家的公司立法,发起人的民事责任包括出资违约责任、资本充实责任、出资赔偿责任、冒滥行为赔偿责任、违反信义义务赔偿责任、发起人对成立中公司的责任以及公司不成立时发起人的责任。我国公司法关于发起人民事责任的规定内容单薄,不尽科学,应当合理吸收国外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完善公司发起人民事责任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