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玲玲 《教育》2011,(31):35-39,34
有人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为课程改革领跑者。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则从课程改革入手,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成为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的一个典范,可谓课程领跑又一人。课程改革——学校高起点开局  相似文献   

2.
王玲玲 《教育》2011,(11):35-39
有人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为课程改革领跑者。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则从课程改革入手,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成为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的一个典范,可谓课程领跑又一人。  相似文献   

3.
王玲玲  刘贤虎 《教育》2014,(8):33-36
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师生的"优雅"远近闻名。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发出的感叹有着惊人的相似。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校长帅宁华说:松山湖中心小学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夸张,我的确觉得她超凡脱俗。看到她,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让我想到了上个世纪经亨颐先生在浙江上虞创办的白马湖中学。经过这次在松山湖中心小学学习,再一次坚定了我对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挑战。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单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导致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课程面前的"忠实执行"状况,重视并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面前的全新课题。一、案例分析: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再造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探索很好地应对了这一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十年的课改进程中,中小学美术课程逐渐扭转了以往"重技法、轻素养"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作为"情感人""道德人"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可喜成绩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从低段到高段呈现出"热爱—喜欢—平淡—无所谓"逐年弱化的态势,导致学生看似学习了很多内容,但并不能掌握一项美术特长伴随其成长,美术课程陷入"博学无术"的状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山湖中心小学")明确提出了深度课堂三要素,即学科深度、交往深度和思维深度。学科深度指向学生掌握核心学科  相似文献   

6.
陈愉 《中国教师》2012,(2):15-16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 评价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是多样且变动的,但学校特色却是所有评价万变不离之“宗”。此次观摩学习活动所走访的三所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深圳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圳天成学校所倡导的“美好教育”以及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  相似文献   

7.
<正>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指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力求通过课程整合,实现课程效果最优化。尤其是对音乐、体育、美术所进行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实践,既有理性思考,又有实际成效。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历经近十年,探索出音体美"二次课改"的两条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路径一:从拓展型课程入手,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松山湖中心小学坐落于优美的东莞松山湖畔,这一绝好的地理条件似乎给了学校的建设者们泉涌的文思和无尽的灵感。经过十年辛勤经营,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建设者为这里的师生和家长创造出了一片教育与成长的圣地,也给参访者带来了无数的赞叹和启示。校长刘建平是相识已久的湖北老乡,是我当年跟随导师在湖北参与整体改革和主体教育实验时结识的朋友。一直耳闻他在东莞发展得很好,但一直没机会见面,十月下旬终于有机会专程造访,目睹了松山湖中心小学发展的蓬勃气象和良好态势,我才有了些许底气写出这篇"见证"。  相似文献   

9.
谢洁 《中国教师》2023,(2):109-111
<正>教育集团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教育集团办学中,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重要的挑战之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外挂电梯赋能”,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可持续、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师队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出生在粤北山区,小时候曾追着天上的飞机拼命奔跑,想让飞行员把我带上蓝天。我折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得到小伙伴们真诚的掌声和羡慕的眼光。后来,我走出重重大山,到了深圳,在那里,纸飞机变成了模型飞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金牌梦。十年前,我来到松山湖中心小学,在与学校课程再造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的飞翔之梦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实现了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之梦。一、教练变教师来松山湖中心小学之前,如其说我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23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考察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简称松山湖小学)时,得知该校学生每天练字14分钟,从入学到毕业所有习字都留有档案,且师生共同参加书法考级。望着学生们伴着《爱我爱我中国字》的特制音乐端坐习字的情景,她禁不住连连称好。称好的还有纷纷前来考察的,来自广东省内外和欧盟学校的小学校长们。吸引他们跟岗学习的是该校的拓展型课程"五个一"(简称"五个一")。松山湖小学拓展型课程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校长应如何通过课程领导,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整合为一体,形成学校特色,彰显学校文化?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刘建平校长。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如果把校长比作科学家,显然,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小")的刘建平校长不属于这样的"科学家"。他2006年来松山湖时已是全国小学十佳卓越校长,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外加"给教职工去按图索骥,而是发出"松湖之约"——邀约老师们一起设计课程、一起"寻"规"导"矩……于是,一粒梦想的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11年8月(下)、6月(下)、4月(下)的《治校方略》栏目分别报道了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天成学校的“美好教育”以及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报道一出,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了想要到这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热切期盼。于是,本刊广东站顺应读者要求,于11月初策划组织了百余名小学校长及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之旅,是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之旅;学校"全人课程"成长与丰盈的过程,也是教师课程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磨课俱乐部",一共参加了7期,成为"磨课"最多的数学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实现了从理论到艺术再到生命的"三跳",真正领悟到了课程教学的真谛,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一夜春风忽然吹来,综合实践课程正如千树万树梨花丛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曾有专家说:“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理解课改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超越了学科的界限,跨越了时间的界限,飞越了空间的距离……其开放性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红杏枝头春意闹”。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11年8月(下)、6月(下)、4月(下)的《治校方略》栏目分别报道了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天成学校的“美好教育”以及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报道一出,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了想要到这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热切期盼。于是,本刊广东站顺应读者要求,于11月初策划组织了百余名小学校长及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松山湖大道是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往东莞市区的黄金通道,被誉为绿色生态休闲走廊景观大道。驾车行驶在这条依山就势的大道上,游者体会到的不仅是现代交通的便利与舒适,更有饱览山湖间"落霞与白鹭齐飞"之美的享受。据悉,这是松山湖建设者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开发理念,对生态资源实行保育性开发的成果。坐落湖畔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承创新文化之底蕴,得自然山水之灵气,在刘建平校长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2013年11月下旬,我刊广东站组织了广州、中山和东莞等地45所中小学的35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考察了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松坪学校及华侨城中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它们的特色教育开展情况。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与考察团成员一同领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以及华侨城中学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思想品德课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法,“体验式”教学仿佛似一缕清新的空气,给思想品德课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这种方法的内涵和实质,“如何设计”“何种体验”等问题往往难以把握分寸,以致出现了几种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教学场面。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我们每年都会关注,学生在毕业时,是急于离开这所学校还是非常眷恋这所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颇有感触地说,"如果急于离开学校的学生比较多,那将是教育的悲哀"。班级精神家园的建设为了让学生眷恋学校,为了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家,松山湖中心小学竭力打造班级精神家园,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