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们排队,男、女生自然地保持了距离,我装作没看见;孩子们悄悄议论:××喜欢××,我装作没听见。终于有一天,一个女孩儿满脸委屈地把一张写有“××爱××”的字条递给了我。我还能保持沉默吗?要知道我是多么不想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呀!我是多么渴望他们能永远保持那份童真呀!一节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带来了阿尔卑斯奶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望着那一张张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儿,我不由得深深感动了:他们是如此容易满足!我是那么深地爱着他们———55位孩子啊!“王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发糖果?”“因为我们这次考得好!”“因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是靠他们能够做的事在生活中打上印记,而不是靠他们不能做的事。幸福就是钟造性地利用你的技能,不论它是何种技能。——霍德华·加德拉一、孩子来告状,家长怎么办? 一个四岁的男孩子在和邻里的小朋友们玩,可不大工夫就跑到父母这里告状了:“××不跟我玩”,“××说要打我”。这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指导朗读,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四种基本表达形式。 第一种:人称和叙述部分写在前面,说的话写在后面。“说”后用冒号。 基本格式:××××××说:“××××××××” 例句:有人问:“姑娘,你是个气  相似文献   

4.
乘号“×”与“.”是数学中的两种求积运算符号,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学的意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容易陷入以下两个误区:1、将乘号“.”误认为是小数点。如:5乘以7,如果用“·”就表达成了:5·7,完全有可能误认为表示五点七,所以,只能用“×”表示为:5×7.即:当具体的数与数相乘时,用乘号“×”而不用“·”.2、将乘号“×”误认为是“x”.如:a乘以b,如果用“×”就表示为:a×b,有可能将“×”看着是“x”。此时只能用“·”表示为a·b,或“·”省略不写,表示为:ab。又如:当表示两条线段AB与CD的乘积时,如果表示为:AB×CD,很有可能误认为是ABX…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产生事情发生在教学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时。在讨论完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后,我宣布可以开始观察了。当观察活动开始没过几分钟,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袁老师,我们组的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了”“我们组里的也不出来的”紧接着又有个小组举手,“我们组的蜗牛刚伸出个头,被×××一碰,又躲进去了。”我一数,共有四个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不知所措,考虑到课的时间很紧,我便说:“没有出来的组先观察蜗牛壳,观察身体时并到其他组里进行吧。”尽管孩子们很不情愿,还是并到其他组里,于是七八个小脑袋围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七嘴八…  相似文献   

6.
一位幼儿园老师与班里孩子们谈话,她说:请你们说说其他小朋友的优点。没想到,所有的孩子都绷紧小脸,紧闭小嘴,不发一言。她只好换了一个话题:请你们说说班里小朋友的缺点。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争相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小朋友老是坐在地上”;有的说“××小朋友洗手时总是不用肥皂”,有的说“××小朋友上课时老说话”。孩子们的表现使人忍俊不禁,但细细想来,又不免让人感到担忧甚至沉重。能说出别人的缺点,说明孩子们懂得了关于孰是孰非的知识,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但遗憾的是,这些知识和…  相似文献   

7.
一次,出访美国,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拿到了一个四年级孩子比尔开学以来的全部作业,整整半天时间,我都在研究这位四年级学生的作业。同样是“20以内的乘法”作业,我们常常是给学生列出许多乘法算式,让学生算出乘积,似乎学生算出的越多,达成的目标就越高。而美国的老师却不这么干,他们只是把20作为一个乘积结果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算式来。在比尔的作业本上,他列出了这样一些算式:10×2=20,2×10=20,4×5=20,5×4=20,1×20=20,20×1=20,2×5×2=20,5×2×2=20,5×2×2×1×1=20,5×2×2×1=20,10×1×2×1=20,4×1×5=20,5×4×1…  相似文献   

8.
找优点     
一次,我试图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小红花”,小朋友们对此反响强烈。有的说“××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说“××刚刚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说“××昨天扔饭菜”……孩子们说起别人的缺点来不遮不掩,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气说出10多位小朋友的不足来。眼瞅着“评比”就要变成“揭短”了,我赶紧启发他们:“哪些小朋友最近有进步,请小朋友们也来说说!”想不到班上顿时鸦雀无声。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说,可他  相似文献   

9.
教学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活动: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学具:第1排和第3排摆6个,第2排和第4排摆4个,然后用算式表示桌上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出了如下方法:方法1:4×2+6×2=20(个)。方法2:3×6+2=20(个)。方法3:4×6-4=20(个)。方法4:4×5=20(个)。方法5:6+4+6+4=20(个)。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自己当小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问。甘语秋首先发问:“赵老师,你为什么要用4×5来计算?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赵国宇边摆边说,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我是把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圆片分别挪1个到第二排和第四排,这时,圆片总共有4…  相似文献   

10.
师德与师爱     
一天,学校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原初二的××从少管所放出来啦!是学校保出来的,到姜老师班了。”“这下可有热闹看了!”“学校真是多此一举,这回够姜老师呛!……”当××犯了几次错误后,人们更是议论纷纷,有焦急,有不满,有幸灾乐祸……三个月后,又出了第二条爆炸性新闻:“××在期中区统考中,语文获全班第一名,总分全班第七名。”“××写了入团申请书……”人们为之振奋、惊异,同时也在冷静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失足少年产生如此巨大变化?事实使我们做出了这样一个回答:“师爱是塑造儿童和青年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多半是从事《无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无机化学教学,特别是元素部分,均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即学生经常反映“理论难懂,性质难记,方程式太多……”,82级李××说:“唐老师,我一打开无机化学书,似乎也看得懂,但一合上书,就什么也记不得了,……。”83级周×说:“电子云、原子轨道等太抽象了……”。83级王××说:“如H_2O_2既有氧化、还原性,又有不稳定性等多种性质,那么它同氯气能否发生反应?如能反应,H_2O_2显示什么性质?那反应产物是什么?化学方程式该如何写?……。”84级王××说:“几百页书,怎么记得了?!我看了几个钟头书后,不知不觉就睡觉了……。”诸如此类的说法,不再赘述。认为结构理论抽象难学,感到无机知识杂乱无章,枯燥  相似文献   

12.
一得集     
午睡时,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如果能自己铺好床,脱掉衣服,闭上眼睛睡觉,孙悟空就会给你们写表扬信。”孩子们真的安安静静入睡了。我赶紧把事先写好的信笺放进孩子们的口袋。孩子们起床后,发现了“孙悟空的信”,都很兴奋。我逐个地为他们念信:“×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缺8数     
缺8数指的是:12345679.这个数的数字依序递增,排列得十分齐整,唯独缺少8.下面,我们介绍这个数的一些奇妙的性质:一、清一色12345679×9=111111111,1234679×18=2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81=999999999.二、三位一体缺8数乘以一些3的倍数,乘积竟“三位一体”地重复出现.例如:12345679×12=148148148,12345679×15=185185185,12345679×21=259259259,12345679×33=407407407,12345679×57=703703703.三、轮流“休息”当乘数不是3的倍数时,虽然没有“清一色”或“三位一体”现象,但仍可看到一种奇妙的性质:乘积的各位数…  相似文献   

14.
雷声、雨声,闪电的样子、水纹的样子。真是无规律可循。在我们还不清楚什么叫“爱”时,我们可以轻易地说出“×××爱×××”;当我们隐隐约约懂得了什么叫“爱”时,却无法再轻易说“爱”了,  相似文献   

1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主要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如例题:24×13=24×(10 3)=24×10 24×3=(20 4)×1 (20 4)×3=20×10 4×10 20×3 4×3,这一计算的过程实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复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算理指导计算”的整体教学思路,努力做到四  相似文献   

16.
赵老师     
赵老师第一次登上讲台时就已经四十多岁了。十多年前 ,她做幼儿教师的女儿下海淘金去了 ,这个偏僻小村的幼儿园便没人照料。调谁去谁也不愿去 ,原因是 :园太破、路太远又不好走。而她这时却像捡了个宝贝似地接过女儿的工作 ,做起了幼儿教师。在全镇幼儿教师中 ,她的年龄最大。每次教研活动点名时 ,对别的教师都直呼其名 ,例如“王春艳” ,而点到她的名字时却总是“赵××老师” ,多加上“老师”二字以示尊重。我是在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教研活动中认识赵老师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傻乎乎的农村土老太” ,总是乐呵呵的。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别的老…  相似文献   

17.
对于计算教学,教师们曾评价为“枯燥”,孩子们也说“没劲”。确实,计算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新课标如一股春风,吹活了计算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使它呈现出“鲜活”的景象。前段时间,听了两节计算课,内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两节课因设计思路的不同,教学效果之差别也就十分明显。一、两个案例设计对比[案例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动笔计算四道习题,复习一位数乘法计算方法。45×633×846×2073×402.自学课本,出示自学提纲。(1)两位数乘两位数24×16,竖式计算分三步,分成哪三步?(2)第一步算什么?乘积表示多少?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看了一节课,老师请孩子们上台表演节目时.××小朋友举起了手,老师评价道:“××举手可从来没这么积极过!”××小朋友原本微露喜色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表演时有些束手束脚。[编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估算时经常会发生书写的错误 ,比如在估算“325×8”时 ,学生经常会写成325×8=2400。这是为什么?在教材的编写中 ,教学估算时先是“325×8≈300×8=2400” ,当学生在初步学习这个格式后 ,又要求让学生简写估算过程 ,简写成325×8≈2400。但由于初学格式中“=”给学生的简写格式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而造成学生书写时经常出现错误。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最近笔者对估算书写形式进行了改变 ,案例如下 :以估算“325×8”为例 ,教师在教学估算时向学生问道 :325的近似数是几?学生 :325的近似数是300。教师 :…  相似文献   

20.
谈“信”色变谈到“信”,某地小有名气的校园小诗人陈××的脸色变了:“我喜欢动笔写些小情小感投稿,一些报刊编发我的稿件时常常登了我的通信地址,于是乎,我一次又一次饱尝令人作呕的“信”骚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平静了……先是‘中国当代××大辞典编委会’来信,说要编入我的光辉事迹,后又有‘中国当代××年鉴编委会’要对我实行‘全面包装’,继而《中国××文学报》夸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