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校2003年9月-2004年6月一学年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统计分析。即: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资源分布研究;中文图书借阅总量结构分析,包括读者借阅中文图书的主要倾向、学科特点及各类图书借阅量所占份额与馆藏数量结构比较;研究分析了主要读者群借阅偏好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读者借阅需求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借阅率与流通量是读者借阅需求动态的风向标,以此为图书追加建设依据,可以有效满足在校大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文章对2008-2011年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借阅率、流通量和新增图书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更新与建设与图书借阅率高低以及流通量大小变化基本是协调同步的,其图书更新与图书借阅共同具有文学爱好倾向、师范性倾向、专业需求倾向等特点。同时,图书建设还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倾向。  相似文献   

4.
对伊犁师范学院中文图书流通数据及馆藏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读者的借阅规律、需求特点和阅读倾向,提出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开架借阅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方向,它使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逐步走向开架借阅一体化的开放模式,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图书,认识图书,增加了图书流通量,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馆员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读者可以直接入库查阅图书,势必会产生图书的损坏、丢失和乱架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新建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为例,统计分析2005年和2011年读者借阅和图书利用情况发现,随着读者人数和类型的变化以及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分类借阅次序和图书利用率与读者的学科专业及成长需求更加贴近,利用文献的方式向阅读数字图书方向转变的趋势明显加快。因此,图书馆在馆藏文献类别、数量和借阅服务等方面必须整体制定科学合理的馆藏规划,增加藏书品种,及时剔旧,及时补充,加大文献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是规范读者借阅行为、保障读者阅读权益的重要规范.读者借阅制度的合理与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工作、保证馆藏文献的正常流通,从而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针对现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提出建立富有弹性的人性化的读者借阅制度,以有效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改进;这样,既能增强读者的满意度,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使图书馆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怀化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流通借阅数据,同时运用文献计量学中文献信息统计指标对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馆藏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针对满足读者需求提出馆藏纸质图书资源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近三年来不断下降的文献流通量现状,文章从文献角度、读者角度和图书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文献总量和生均拥有量偏少,各类文献流通率不平衡;读者借阅率偏低,各专业读者到馆率不平衡;员工职业素养欠缺、借阅规则不太合理、馆藏调整过于频繁和导读工作未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近三年馆藏各科图书的馆藏量、流通量、流通率,以及师生的阅读倾向和借阅需求,提出馆藏资源建设必须适应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要求,满足"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服务于地方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体现学校学科特色,改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由单一、被动、低效的服务向多元、主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