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群仙 《山东教育》2004,(33):41-41
一次,美术兴趣班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来接,对自己孩子的画都加以评述:“这么不圆,你看老师的太阳画得多圆……”“你瞧,老师的太阳是红色的,你怎么是黄色的……”总有那么多家长首先对自己孩子的作品加以否定,指出许多不足之处。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担对孩子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也有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画成灰色的太阳问道:“为什么太阳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2.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3.
张增丽 《班主任》2004,(2):38-38
开学那天,当我从学生手中接过一张张家长通知书的回执时,我惊喜地发现,每一张回执上的"家长意见"一栏都写得满满的."尊敬的张老师,感谢你一年来对孩子的精心教育和培养……""尊敬的张老师,你是一位教学有方的好老师,孩子能跟这样一位好老师上学,真是很荣幸……"家长们似乎也学会了赏识,多是赞美之词,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徜徉在家长一句句褒奖之辞中,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眼镜事件     
临近下班的时候,我接到儿子班主任张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孩子的眼镜让班里一位调皮的同学打碎了。我一愣,随后老师告诉了我处理办法:责任完全是那位同学,你的孩子是班里难得的好学生,明天休息,你领着孩子再去配一副眼镜,周一把发票拿来,让那位同学照价赔偿。我已经给那位同学的家长通气了,他没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儿,无意中遇上了几位年轻的父母正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也没见他交几个好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他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家长们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孩子学习挺好,却轻视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学。有的说,孩子太任性,对老师不尊重,常与老师顶嘴……他们的一言一语都包容着对子女的忧虑和期盼。  相似文献   

6.
邢爱玲 《父母必读》2015,(2):106-108
幼儿园又换老师了,孩子变得不爱上幼儿园了……新学期开始了,作为家长的你正在经历这样的遭遇吗?换老师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考验。孩子对新老师的不接受、不喜欢是正常的,家长和幼儿园该如何帮孩子度过这段郁闷期呢?  相似文献   

7.
开学不久,一位家长特意找到我说“:孩子可喜欢你上课呢,你说的话,对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圣旨’啊!”我不由得感动,但同时也在思索: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害怕,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的孩子考入北京大学后,有不少家长前来向我咨询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其中,我的一个同学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通过对孩子的了解,走访老师和家长,我对孩子进行了近一年的心理辅导。现在已完全恢复正常。现将辅导过程叙述如下,仅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位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鼻子,听到一丁点儿的批评就受不了。他忧心忡忡地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错,可是,要是走上社会,面对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酸甜苦辣,总不能再耍小孩脾气吧?”这位家长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因受同学冷落、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几句恨铁不成钢的冷语,而逃学、出走甚至走向生命极端者屡见报端。做家长的,要时时注意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是对自己身体、能力、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孩子在完成某件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父母不应…  相似文献   

10.
一、赏读——读特色之文1.赏故事开头。师:故事编写好了,让我们一起欣赏故事吧。怎样欣赏别人写的故事呢?首先要学会倾听,其次要琢磨别人是怎么写出来的。让我们先听一位小作者是怎么开头的。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师:讲故事前是不是先报一下故事的名字?生:因祸得福。师:好清爽的题目!我为你开个头吧。各位老师、同学,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11.
郭涛 《考试周刊》2011,(46):224-225
我不只一次听到一些家长对我说:"老师,拜托了,你的话比我们家长的话管用……"也不只一次地看到孩子扬起天真的笑脸自豪地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老师说的!"每当听到或看到这些的时候,都会有一股股暖流流进我的心田。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纯洁的,  相似文献   

12.
卓元 《江苏教育》2012,(Z2):86-88
"卓老师,别走了,你今天怎么也要到俺家坐坐……"一位家长拉着我的手不放。刚婉言谢过这位家长,没走几步,又遇到另外一位家长:"卓老师,我那淘气的孩子,让你费心了,他爸爸妈妈不在家,全靠你了。你看,天那么热,这是自家种的西瓜你一定要收着。"我又婉言谢过。"卓老师,我刚才从外面打工回来,今天你说破大天,咱弟俩也要喝两杯。"我又以有事为由而极力推脱。在上下班的路上,乃至在学校里、家里,像这样的情况,每周总会遇到个三五次。其实呀,家长们没必要对咱这么热情,我只是做了些作为教师该做的事情。就是用我作为教师的全部"家当"——育人、教书,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一、我就是孩子的父亲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特别多,多数是爷爷奶奶在家里带着,孩子的父亲母亲为了家庭生活,不得已背着铺盖卷儿,离开家乡、父母,离开自己可爱的孩子到他乡去打工。他们走了,带走了对孩子的牵挂,留下了希望,希  相似文献   

13.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我了解该学生,他比…  相似文献   

14.
张瑞英 《学前教育》2009,(11):44-45
家长的投诉电话 今年6月下旬,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活,反映对孩子所在班级S老师的感受,并询问升班情况。家长晚:“我也说不出这位老师到底哪里有什么不好,就是感到我的孩子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15.
一、“责任感缺失”的常见现象镜头扫过——清晨,校门口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络绎不绝。打开车门,给孩子背上书包、拿上水杯,还听到这样的叫嚷:“妈,我的作业本你帮我装进书包了吗?”课间,一纸片无辜地“躺”在教室的前面,被学生踢来踢去,老师用手指指地面,意思是说可以把它捡起来,却听到随即冒出的这样一句话:“老师,这不是我扔的!”活动课,广播里又在播放:“×班×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件外套,请丢失的同学到广播站认领。”其实,只要去学校的“失物招领处”,你就会发现里面堆满了学生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却没人前去认领。放学后,掀开班级X同学的桌盖,会发现里面纸屑、书报一片狼藉……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7.
江淮咸货:我建议: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了解孩子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此而努力。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正确处理挫折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光明老师:家长努力创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家长爱学习,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9.
学友,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倾诉作用、娱乐作用、互助作用,在某些方面是家长替代不了的。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宽松的交友空间。积极支持、引导,不过多干预。有一位母亲,发现儿子回家后常常提起和一个同学玩的情况,还说这位同学成绩差,老师经常批评他,这位母亲有点担心。但  相似文献   

20.
考试后的心情是复杂的,考不好后的心情更是忐忑不安、如坐针毡……面对老师的失望、同学的比较,有很多无法与别人诉说的苦衷。尤其是关注成绩的家长,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骂你没出息说你笨;还是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你,鼓励你继续努力?你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还是批评?家长的鼓励和批评对你会产生什么影响?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与看法,一起来参与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