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丙烯酸钠(PAAS)作为堇青石粉体流延成形工艺的分散剂,分析了不同含量分散剂和pH值对流延浆料的影响,探索了分散剂PAAS对堇青石粉体颗粒吸附机制,研究了PAAS对堇青石粉体流延浆料的分散机理.结果表明:PAAS电离的RCOO-吸附在堇青石颗粒表面与Mg-OH+电荷中心发生作用,产生静电稳定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对堇青石粉体达到较理想的分散效果.当pH=9.5,堇青石初级浆料PAAS加入质量分数为1.5%时,RCOO-在堇青石粉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浆料的分散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苦参提取物作为植物型缓蚀剂,通过钢在不同缓蚀剂浓度、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条件下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正交实验,筛选出了最佳缓蚀条件.从红外光谱分析看,苦参缓蚀剂所含化合物分子中的O、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是良好的螯合配位体,可以与Fe的空d轨道形成配位键,发生化学吸附,使钢表面形成良好的缓蚀剂吸附膜层,起到了良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硼氧小分子在铂团簇的表面吸附体系,研究的物性涉及不同自旋下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解离能和平均原子结合能等. 计算结果表明:BO两种原子作为一个分子整体吸附于铂团簇表面,其吸附方式随团簇尺寸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布居和Mulliken布居显示,电荷由铂原子转移到BO分子整体. 此外,解离能和平均原子结合能表明四重态Pt4BO的基态结构具有最大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皮为原材料,用限氧热解法制备生物炭。通过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的活化条件进行活化,得到活化生物炭用于吸附实验。考察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分析。由动力学拟合结果,可以得出葡萄皮基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拟合,说明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不是单一的单层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方程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限速因素,吸附过程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两个过程控制。双室模型表明快吸附反应在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用Temkin-Pyzhev模型对等温线进行拟合,表明活化炭对于甲基橙的吸附更倾向于不规则的表面吸附,吸附热力学数据证明吸附反应易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农产品四季豆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利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四季豆壳基活性炭,采用FT-IR来表征其表面的官能团.将亚甲基蓝(MB)阳离子染料作为吸附质,通过实验,分析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建立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实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pH为11,初始浓度为400 mg·L-1,吸附时间为210 min;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形体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运动机能形态学和美学基本原理,采用生物力学分析、身体形态测试和表面肌电测试等方法,通过对15名普通高校大学女生不同站姿练习时躯干肌肉的活动状况及身体姿态变化特点的研究,发现在3种不同足位的"外开"练习中,足位外开角度最大时胸头部的姿态最为舒展挺拔,但骨盆前倾角度明显大于其他两种足位(P<0 05);与此同时,多数肌肉的运动单位的动员水平较高,有利于肌肉力量的加强,为提高重心的稳定与形态的改善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铜表面络合上一种网格状高分子膜来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新模型。预计这种单分子层的高分子膜可以被大片的配位键牢牢地粘附在金属表面上,并具有可自修复的特性,因而可望获得超长使用寿命和较高传热效率的滴状冷凝表面。根据相关的成膜或成滴的判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水分子的内聚能和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在这种网格状高分子膜的表面上可以实现滴状冷凝。并且,通过观察粒子的平衡位型分布,可以看到网格状高分子中的大环结构可能起到核化中心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价层具有剩余轨道的小分子是不稳定的、它们力求通过某种键合方式使自身趋于稳定化。本文讨论了聚合,离域π键,多中心键,超共轭效应等对缺电子分子的稳定化作用,并根据V.B法或M.O法作了简单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两类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吸附量随溶液浓度变化情况的讨论,认为Langmuir型经验公式中的饱和吸附量的真正含意应是表面饱和浓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的方法研究了甲基丁烯醇(C5H10O)在9.0~15.5eV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C5H10O的电离能和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通过对实验和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母体离子可能的光电离解离机理.母体离子的解离通道可以分为2类:由C5H10O+直接发生键断裂的解离和经由过渡态的解离.确定了C4H+5 和C3H+5离子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其反应势垒与实验解离能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1.
氮氧化物NOx(NO,NO2)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物。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铁矿(α-Fe2O3)可作为高效光催化剂去除大气中NOx,但NOx气体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还未明确,阻碍了对其催化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包括电子强关联效应的PBE+U以及色散力修正的方法,对NO气体分子在α-Fe2O3 (0001)晶面的吸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基于PBE+U方法获得的吸附能(Ead=-0.64eV)比PBE获得的Ead(-1.31eV)低近50%。这是由于电子强关联项U的引入降低了表面铁原子d轨道对价带顶的贡献,抑制了其化学活性,而NO具有一个未成对的π*轨道电子,使得其对吸附基体的电子结构格外敏感。与+U不同,色散力修正不会显著改变体系的电子结构,只是使Ead略有增加(-0.18 eV)。采用统计力学的Langmuir公式计算NO在α-Fe2O3 (0001)表面的热力学平衡占据数,发现基于+U的吸附能得到的平衡占据数与实验观测更为一致。这些结果揭示了电子强关联效应在α-Fe2O3表面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NOx在α-Fe2O3表面的光催化反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NaX分子筛吸附废水中苯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aX分子筛为吸附荆,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NaX分子筛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情况。得到了NaX沸石分子筛吸附舍酚废水的工艺条件.表明NaX完全可以用来处理含酚废水。  相似文献   

13.
“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是天问1号探测器系统着陆后进行的第一个关键动作,是后续火星表面巡视探测工作的基础。为向火星车安全驶离提供决策支持,提出基于导航相机立体图像的平面间角度计算方法计算着陆平台驶离轨道异面角(两驶离轨道间夹角)与驶离轨道坡度角(驶离轨道与火星表面间夹角)。阐述基于导航相机图像的火星车在轨驶离决策支持的流程,首先采用前方交会算法获得火星表面点云坐标及驶离轨道特征点坐标,然后创新性地提出结合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平面拟合方法拟合出驶离轨道平面与火星表面,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计算出驶离轨道异面角(0.203°)与两驶离轨道坡度角(-18.947°、-19.154°),并用于“祝融号”火星车在轨驶离决策中。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踏上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4.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 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优势构象,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吸附质分子的吸附热相关联.结果表明:吸附质分子吸附热的大小与Na 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Ere、分子的极化率α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烯酰吗啉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和最优几何构型,分析了不同酸碱条件下光催化剂表面对烯酰吗啉分子的吸附和氢键的形成。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光催化剂表面改性有利于催化剂上烯酰吗啉的吸附,并对烯酰吗啉的光催化降解有显著的影响。在紫外光条件下,以Ag沉积量为0.125%的纳米Ag/TiO2为催化剂对浓度为100mg·L-1的烯酰吗啉稀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5h降解率为94%。根据降解过程对烯酰吗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液-质联用色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DMM的可能分解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对参加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的100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的对比测试与量表评定,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男生体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男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相比,力量练习对于男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影响最多,而有氧练习尽管对男生体质有影响,但是和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体育锻炼中,男生更加适合以力量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的方法探究BMP-2在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自组装单层膜(SAMs)上的吸附情况.SAMs是由分子CH3-(CH29-X组成,其末端官能团选择为SO3-和N(CH33+.模拟结果显示,尽管BMP-2带8个负电荷,在带负电和正电的表面都能被吸附.更有趣的是,发现蛋白的吸附强度还取决于BMP-2表面带电氨基酸的分布情况.此外,BMP-2吸附在正电荷表面后活性位点朝向表面,吸附在负电荷表面后活性位点朝向溶液.  相似文献   

18.
依托Ansys Fluent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程序建立静电除尘器(ESP)内除尘及活性炭汞吸附的数值模型,多场模型耦合了流场、电场、颗粒吸附、颗粒荷电及颗粒运动等子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静电除尘器内喷射活性炭汞吸附及颗粒收集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活性炭颗粒粒径和ESP内的离子风效应对于除汞除尘效率均有重要影响。活性炭颗粒粒径越小,除汞效率越高,当活性炭粒径为5 μm时,ESP脱汞效率可达89.6%。而离子风的作用对于ESP内两种汞吸附机制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在ESP内悬浮活性炭颗粒对于汞的吸附机制占主导地位,而近壁面汞吸附效率较低,最大除汞效率不超过10%。将汞吸附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活性炭的脱汞率。  相似文献   

19.
用失重法研究了土酸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锌的缓蚀作用,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锌表面上的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且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获得了吸附过程△H0、△S0和△G0等一系列重要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
使用5-D-谷氨酰-D-半胱氨酰甘氨酸(D-谷胱甘肽)及其同分异构体1-L-谷氨酰-D-半胱氨酰甘氨酸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碲化镉(CdTe)量子点.通过控制反应回流时间,研究了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内由2种同分异构体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紫外光谱,发现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别能够引起量子点的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导致制备的量子点荧光性质不同.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2种分子稳定CdTe纳米粒子荧光性质的差异,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讨论了引起2种CdTe量子点荧光性质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