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燕 《大观周刊》2011,(43):19-19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作为民事执行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障执行程序的合法进行。规范法院执行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于2007年修订后,在执行救济制度上有了很大进步,本文拟就我国现行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任颖 《今传媒》2012,(10):29-30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银行将受害人资金以缴纳话费等方式划转至通讯运营商等案外人,因案外人在诉前无法律上的协助业务,导致资金损失,并由此引发网络银行纠纷。目前,我国法律对案外人的诉前协助义务并无明确规定,为有效控制及减少因犯罪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及金融秩序,亟需在《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案外人诉前协助义务的条款。  相似文献   

3.
执行和解制度是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在执行环节中对其民事实体权利行使处分权的具体体现,执行和解对于及时解决纠纷,大量减少讼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和解的规定过于粗略,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执行和解的概念与实质、执行和解的原则与效力及实践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敖玉芳 《大观周刊》2012,(42):45-46
2007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第一次修正案,明确赋予了当事人及符合条件的案外人在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内向管辖法院申请再审审查的权利。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对相关问题进一步细化。今年刚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案,对民事案件再审的相荧问题又作出相应修改。本文结合上述规定对申请再审的案外人条件、法定期间、标的等问题进行探讨,目的为申请再审人的再审申请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维护申请再审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兰莎莎 《大观周刊》2011,(23):13-14
执行和解制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执行程序中的体现。但我国有关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执行和解协议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执行和解中的担保人如何承担担保责任,以及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时效如何确定等问题仍存在争论。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在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时,参考各种学说,使执行和解制度得以完善,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促进民事纠纷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6.
方建林 《大观周刊》2012,(45):130-130,118
随着社会化化进程加快,经济纠纷日益增多,执行不到位率明显提高,为了防止生效裁判文书成为一纸空文,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的要求,为使胜诉的当事人及时获得诉讼成果,促使败诉的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特发通知要求各级法院制作具有金钱给付义务的民事判决书中明确表述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该项举措颇具成效,但随着执行中出现的法律冲突,相关法律规定日趋细化,如2008年4月1日修订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第22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相似文献   

7.
王腊清  张运华 《大观周刊》2012,(17):47-47,20
查封、扣押、冻结(以下统称“查封”)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极为重要的执行措施,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案件过程中,为保障生效裁判文书得以执行,根据债权人申请而经常适用的一项强制性措施。为便于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工作中适用查封措施的规范化与实际操作,我国法律与司法解释均作出了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所确立的一项离婚救济制度。因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这使得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护,从而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制。本文从分析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入手,探讨了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进而对离婚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引起对该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原告撤诉后重新起诉时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新增证据是否失权,实际上涉及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撤诉制度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的证据失权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认为,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应从撤诉制度的限制入手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导致的诉讼瑕疵行为给予适当救济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赵友均 《大观周刊》2012,(25):63-63
“执行难”一直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民事执行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民事执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提出了检察机关开展执行监督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尤亚琴 《今传媒》2011,(10):24-27
法官的释明权,法官的释明权制度,最早产生于1877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其最初是作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而存在的。我国将本来作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而产生的法官释明权制度适当的引入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从而弥补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所产生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我国释明权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释明权制度,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范卓屹 《大观周刊》2011,(31):55-55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程序法。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当事人和相关参与者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牵涉到民事诉讼理论框架的建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仅存在于法院与诉讼参与人之间,还包括当事人与诉讼参与人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研究对民事诉讼法的司法实践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事活动中,经常使用公证书。 公证书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法律行为及其有法律意义的文件、事实,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的文书。 公证书具有证据效力、法律效力、强制执行的效力和域外效力。 公证一般发生在民事争议前,通过公证加强法律监督,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发生纠纷。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可以作为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法人也可以作  相似文献   

14.
马婷婷 《大观周刊》2011,(26):83-83,52
所谓管辖权异议是指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违背管辖的规定.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认为其他司法机关更适合管辖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法院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或更适合管辖的司法机关管辖的主张.它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赋予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制度。就目前来看,法律的这一规定还比较笼统。虽有较多的司法解释.但在使用中仍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学术界和业务界具体实践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省档案局与省司法厅联合印发《云南省法律援助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加强法律援助案件档案管理。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得以实现,对需要采用法律救济手段捍卫自己的法定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但又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和法律服务费的当事人,以及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减费法律服务,或者减、免诉讼费用,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其根本宗旨和最终  相似文献   

16.
马小林 《新闻窗》2010,(2):77-78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2年)》,其中写道:“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评论作为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并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不仅为媒体人包括众多公民依法对世间事物发表评论提供了权利上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刑事自诉案件比较多的国家,但由于理论上不重视、认识上不统一、立法上缺失、检察机关知情渠道不畅以及当事人法律知识局限等原因导致法律监督在刑事自诉案件程序上出现“盲区”。为维护司法公正、防止权力滥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应当采取完善立法,畅通知情渠道,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建立担当自诉制度等措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赵兵  胡年 《新闻前哨》2009,(9):101-101
《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实施。规范了我国的招投标活动,保护了国家的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项目质量,促进了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政府采购法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机制。我们认为,真正做好招投标工作:“制度是保证,时间是效率,程序是生命线”,尤以规范程序为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杨晓燕 《大观周刊》2012,(34):89-89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事由是相统一的,并将“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列为第一种条件,但规定对“新的证据”在民事检察工作中应如何把握与运用未作任何限制。通过本文的拟写共同探索“新的证据”在民事检察工作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20.
民事执行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婚姻档案查询在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中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调查被执行人身份信息的起点,是某些案件执行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婚姻档案的查询,一方面可以了解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对被执行人的资产查询、冻结和扣划等强制执行措施;另一方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