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雪梅 《大观周刊》2012,(26):161-161
1. 从着重培养学生兴趣着手设计教学活动 新课标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那些对外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外语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展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闵廷欢 《大观周刊》2012,(44):208-208,216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新课标物理科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邓道品 《大观周刊》2012,(51):342-342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包初一 《大观周刊》2012,(45):370-37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刘九方 《大观周刊》2012,(32):215-216
兴趣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且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能使中学生对序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使之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掌握它。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定要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学习,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雏和想像,获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王健 《大观周刊》2011,(27):147-147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巫志明 《大观周刊》2012,(16):290-29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张平 《大观周刊》2012,(31):306-306
我们要教好体育课.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力求认识某种活动并积极参加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初中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初中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初中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大观周刊》2012,(33):288-288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相似文献   

10.
曾玉林 《大观周刊》2013,(3):102-102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写作是何等的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崔丽 《大观周刊》2013,(1):188-188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入门的阶梯,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表现,一种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董瑞红 《大观周刊》2012,(12):321-3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名人到常人都认同的至理名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可以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便能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所以,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效果明显。学生的兴趣是指他们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兴趣与非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着,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董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王红喜 《大观周刊》2012,(16):280-28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学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汪松 《大观周刊》2012,(14):212-212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也是成功之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我们方言区的孩子来说,拼音更是正音、说好普通话的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汉语拼音是每个刚刚踏入校门的小学生首先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马玉花 《大观周刊》2012,(50):261-26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轻松而有成效。本文对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陈颖 《大观周刊》2012,(40):150-151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韩月琴 《大观周刊》2012,(30):248-24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知识严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李海静 《大观周刊》2012,(9):176-176
目前语文教学陷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有的学生连封信也写不好,大多数学生的硬笔字也只是差强人意,毛笔字书法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上语文课也好似一种负担。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语文课,使之成为受欢迎的学科,并以此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认为只有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来促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马婷婷 《大观周刊》2012,(49):303-303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对人的行动产生动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