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的3397篇论文的录取率、学科分布情况、作者单位构成等一些指标归类,并与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的载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 ,对《体育科学》等 8家体育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的载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8家期刊共刊载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 35 7篇 ,占载文量的 13.76 % ;国家体育总局是体育科研的主体资助机构 ;高等院校是论文的主要来源 ;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表现出在不同学科的发展与水平和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于2008年8月1日-5日在广州举行。此次大会由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理事会、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首次联合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任此次大会中,我院共被录取论文50篇,其中口头交流5篇,墙报交流45篇。  相似文献   

4.
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体育科技全运会"的全国第6届体育科学大会是新世纪的一次盛会.首先简介了本届大会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大会专题报告论文的主题进行分析,再次概述了墙报与书面交流论文研究的方法学特征,最后对论文作者分布情况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体育教育领域的入选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论文呈现出研究领域宽泛、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强调多学科间理论借鉴、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同时也发现论文在引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论据获取以及英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0-2009年间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情况反映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依年代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第二阶段,各研究专题的数量情况变化不一。2000-2009年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比例分布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数据,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被引频次排在前500名的体育期刊论文从自主论文、合作论文、机构、作者、期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了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揭示了体育科学领域研究规律,为体育学科发展及学术影响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体育科学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呈弧线变化;自主论文占主要地位,有待进一步开展地区间合作和交流;体育院校及机构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2007年10月23~26日在北京体育大学盛大举行。首都体育学院在此次科学大会中,入选大会主题报告2篇,专题报告24篇,录取率为13.87%,墙报交流71篇,书面交流78篇。李鸿江书记和王凯珍副院长分别作了题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前景》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三十分钟专题报告。此次录取的数量和质量较上次有大幅度提高,录取数量的排名提升两位,跃居全国三甲行列,说明相对数量与质量都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2012国际运动科学、教育与医学大会"的主题是:"运动激发学术遗产"。大会表现出体育科研主题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更加契合运动实际、研究取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综合等特点,更加关注体育遗产、教练员继续教育、大众健康的先进理念等新的研究热点,涵盖了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到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展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48场专题讨论会、265篇论文摘要、50篇发表于《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述》大会特刊论文的整理,总结了当前国际体育社会研究的热点、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选题具有时代性强、地域性强、针对性强、跨学科性突出等特点,其中“体育与性别”“体育与政治(策)”“体育与健康”主题备受关注,后结构主义、文化批判主义视角以及质性研究范式应用广泛。目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一方面拥有现实机遇和学科机遇,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自然科学、主流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自身的挑战;学术功利化趋势、语言以及地域的差异是阻碍体育社会学国际化合作与发展的原因。要迎接这些挑战,国际体育社会学需要以全面服务人类社会为使命,激励体育社会学内部的创新力,最大发挥体育社会学的人文价值与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1992年年底结束的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共有71篇论文入选,其中主题报告1篇;口头报告44篇;书面交流26篇,入选论文数量占大会论文总数的13.58%,在国内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林伯原、潘志琛、陈小蓉、刘新、李晓楠等人的5篇论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田麦久教授所做的主题报告《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与热烈反响,国家体委伍绍祖主任说:“听后学到了许多东西,很感兴趣”,冯炜权教授在分会上进行《运动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类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对第九届和往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体育社会科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他学科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录取论文类型也有所突破,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但是对少数学科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对农村体育和西北部地区的学校体育的研究不够全面,中小学老师所申报和录取的论文比较少。建议:均衡发展体育各个学科的研究,均衡体育科研领域和区域,均衡培养体育研究人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3-2012年278篇CSSCI体育法学论文引证的数量、学科分布、文献类型、语种分布对体育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和体育法学者知识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体育法学论文平均引证数低于法学论文的平均引证数;对体育法学研究产生影响较大的学科分别是法学、经济学与体育学;引证文献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论文与专著,教材的影响力不足;论文引证外文文献以英语为主,德语、日语等大陆法系文献缺失。体育法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不少,因此,有必要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关注和矫正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2002—2011年期间产出的7 672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硕士学位总体呈上升趋势,涉及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范围逐年拓宽,其方法多样、研究性质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转变;基本上体现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而且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专题文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1~7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上的相关体育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的专题统计结果表明:体育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数量逐届上升,平均每届文献容量为16.6%;内容方面,竞技体育领域中的相关文献较多,其次为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研究方法中多采用实验、统计、库网检索等方法;在信息技术方面,主要体现有计算机、视频图像、网络、数据库、通信、微电子、仿真等技术成果。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体育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目前已广泛存在于我国电子政务、备战和比赛竞技活动、体质监测和健身器材管理等群体实践、体育市场与产业数据采集利用、教学课件和远程教学等体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面对体育传播研究中的新问题,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新挑战,来自16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的21位专家学者于2019年11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五届国际体育传播会议。论文将围绕会议的"中国体育新闻传播行业新格局""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记忆与体育文化""奥运传播与营销的变革与发展""媒介融合下的体育新闻伦理、冲突与新趋势""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传播职业化"五个主题进行综述,以与大家共飨会议思想盛宴。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是完成高校体育目的任务,推进体育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1988~1996 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科研论文集与1992 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以及1996 年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学术论文集,从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类型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对推动我国高师体育科研工作及提高研究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7届国际军体理事会(CISM)科学研讨会发表的128篇论文和波兰军事体育研究会与国际军体理事会合作发表的17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作者分布、国家分布、学科分布、研究热点等几个方面指出目前国际军队体育科研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从科学哲学的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路径,以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以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1999-2015年296篇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问题,以期提高研究对象的选用水平,促进科学知识的规范生产,为建立体育学博士论文科学的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研究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应注意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即理论确定性与经验确定性、理论性即由经验向理论的转化与逻辑性即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逻辑关联。由于研究对象之于博士论文有重要作用,研究对象的择定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所以应该坚持源于理论、承载问题、适于方法的原则,以明确研究对象之于博士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以掌握日常问题到科学问题的转化逻辑,以正确构建科学问题来聚焦整个研究,促进研究对象的合理选用,保证其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129-129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2004年10月24~2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奥运、科技、健身”。大会旨在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展示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为2008年奥运会科学大会做准备工作。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