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超重失重的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的大小叫视重。如图1,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的物体,有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视重 F=mg+ma(或 F=mg-ma),视重大于(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即发生超重(失重)现象。观察以上物体的视重,不难发现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视重,等于一个重力为 mg+ma (或 mg-ma)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视重。由此可见,由竖直方向加速度导致的超重问题,可以等效为该物体重力增加(减少)ma 的平衡问题。在解题中适当应用超重失重的等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当教到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问笔者一个问题:高一上学期老师在进行超、失重教学时,教给我们这样一个方法:判断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就是看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加速度的分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无关.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向下且a=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超重、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竖直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或分加速度。时,则该物体将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重力并不发生变化,而是它对支持物的竖直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比重力大或小。当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重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相似文献   

5.
超重和失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作变速运动的应用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失重现象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时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能灵活运用失重和超重的概念去处理问题 ,将受益匪浅。一、根据加速度方向直接判断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得出压力或拉力的变化情况例 1 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  相似文献   

6.
指导学生利用超重和失重知识分析有关的力学问题,会使物理概念十分清晰,问题变得很简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T)大于物体的重量,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超重.常说物体超重了ma同理,物体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运动时,上述压力N(或张力T)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失重,常说物体失重了ma.如果a=g则压力N(或张力T)为零,我们说物体完全失重. 例如,在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的物体,由于它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就是卫星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该物体对卫星底板的压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7.
杨立君 《高中数理化》2003,(4):25-25,3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 ,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利用失重和超重的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简单很多 .例 1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1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质量为m2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   ) .A 匀速下滑斜面体对地面压力等于(m1 m2…  相似文献   

8.
当物体沿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利用失重和超重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题目,在很多情况下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要简单很多.  相似文献   

9.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重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相似文献   

10.
唐慧 《考试周刊》2011,(33):168-168
超重或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的应用,产生原因是物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常称为视重。视重不等于实际物重。当发生超重现象时,视重大于物重;发生失重现象时,视重小于物重;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视重等于零。例如一个人站在电梯中的台秤上,若电梯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相似文献   

11.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超重和失重并不是物体重量的增大或减小,而是当物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时,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将比自身所受的重力大或小.设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则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这  相似文献   

13.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或小于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之为超重 (或失重 ) .理论计算表明 ,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a>0时 ,物体将处于超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重力大ma(通常称之为超重ma) .同理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将处于失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其重力小ma(通常称为失重ma) .超重、失重概念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如果我们能够对它加以巧妙地利用 ,将能使有些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快速 .例 1 如图 1所示装置 ,两球质量都是m ,且绕竖直轴做同样的圆锥摆运动 ,木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如图1所示:(1)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即F=mg+ma,物体超重.(2)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相似文献   

15.
不少运动类问题,若直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分析过程很繁琐,而用超重、失重的知识分析,思路却很简捷.超重与失重在“高考说明”中虽属Ⅰ级要求,但它作为一种定性或半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我们解题却很有帮助.一、定性分析法【例1】容器内有水,如图所示,下列哪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A.盛水容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B.将盛水容器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C.将盛水容器斜向上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D.用手提着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解析:水对容器底部无压力,说明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要求水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  相似文献   

16.
一、超重、失重现象 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加速度α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T)大于物体的重量,这种现象叫物体超重.同理,物体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口运动时,上述压力FN(或张力T)小于物体的重量。  相似文献   

17.
题型一:单个物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设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即F=mg ma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mg。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或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或失重现象。当物体有向上加速度时,产生超重:当物体有向下加速度时,产生失重。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则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失重和超重规律解析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单个物体且加速度沿竖直方向的情况,而且对物体系、对各个方向的加速运动,均可利用失重和超重的知识来分析判断。对于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问题,可以简化为关注系统整体的"重心"运动的超重和失重问题,即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系统重力还是小于系统重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超重与失重问题,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下面介绍这类问题的特点及求解方法.一、超重与失重现象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或悬挂物的拉力)为F=m(g+a),F大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