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心理索质就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一定心理结构对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综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因素中,心理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心理素质好的。具有利用环境、适应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改造环境的坚强意志.而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则可能由于心理素质差或情绪失控而与机遇擦肩而过,失去进取和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力的增强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成为体育育人的重要环节。体育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体育以往被看成是一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教育。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门技能课。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大多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社交能力及适应能力强,而性格孤僻、心胸狭窄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甚至从不主动从事体育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育活动确实能影响人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体育爱好者对运…  相似文献   

3.
一、时代呼唤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充分地提高。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同时也要为他们自身的发展服务。通过全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相当于电脑的操作系统,非常重要,人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得在这个操作平台上进行。如果学习活动得到心理素质这个“操作系统”的支持,就是符合人的心理规律,那么很可能是成功的、高效的。人与电脑所不同的是,电脑的操作系统是预装的、不变的,而人的心理素质却可以随着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如果学习活动符合心理发展规律,那么,反过来,它就一定会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所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只是心育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是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在人的认识心理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主要反映在人的意向心理活动中。就其对学习活动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主要因素,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就会认识到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了。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幼小、生理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从小培养好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人师",强调的是把教育活动过程视为精神生命的升华与享受过程。这一职业虽然神圣而伟大,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渲染着学生的情绪。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要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二要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充实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要引导情感沟通,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四要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健康的心理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教育是社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二、三岁年龄的青、少年,随着身心的发育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其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使这些学生的观念、认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健康发展,就必须设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书面交流就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心理日记对学生的教育以个别指导为主,以保密、尊重为原则。学生在日记中可以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进而迁移  相似文献   

8.
实习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影响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多年来技工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一个人对突发事件或过度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多方面影响进行的,除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外,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什么是教师的心理素质呢?从广义上说,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的个性心理因素。而狭义的教师心理素质,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教师情绪控制力,特别是对“怒”的控制力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种基本心理能力,也是为人师表的基础。怒,是一个人的意愿或活动遭到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粗暴的情绪。一般来说,怒作为人体的一种情意活动,是一…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的认识分歧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学生是否缺少挫折 关于这一点,有的人认为现代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缺少挫折磨练,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任何挫折打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而有的人却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纷纷出现,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并不缺少挫折,缺少的是教育者对处于挫折失败中的学生所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 ,重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 ,心理素质处于核心地位 ,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集中体现为健康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 ,健康人格意味着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平稳的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 ,可塑性强 ,是培养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因此 ,在中小学校实施健康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 ,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发展就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践行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这些基本素质之中,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其他综合素质的质量水平,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的一个人能否成人、成才,可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点,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人们的心理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对于自制力和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面对挫折,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很难再站起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看不起自己,它使人处在消极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5.
选择是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合理选择是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之一。在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时,应当增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从事选择与处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空间里进行选择,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数学情感,形成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注重并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是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班主任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具备较强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教育 ,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及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过程。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开发人的潜在智能 ,使其获得正常的智力 ;培养愉快的情绪 ,使人乐观向上 ,积极进取 ,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形成坚强的意志 ,具有独立、果断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培养协调能力 ,使人的内部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与平衡 ,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等。人的心理素质直接控制着人体的生理活动 ,调节着活动能量的释放 ,同时 ,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掌握社会文化成果的必要主观条件 ,是德、智、体、美、劳的基础和中介 ,是素质…  相似文献   

18.
谢怡 《成才之路》2010,(35):62-63
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发声方法等各种歌唱技巧。的确,要想唱好高音并且完成好一首歌曲,科学的方法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唱好高音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曾经在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心理品质的教育。人的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内容。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是由上述这些内容在发展上的一定水平状态所构成,心理素质的教育就是要使这种水平状态不断地提高,使之能适应人的社会性需要,能满足人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人的心理直接控制着人体自然力的活动,调节着活动能量的释放,影响人的生理机能。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劳动生产的技术化程度愈来愈高,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一切都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就是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动能心素、智能心素和复合心素.动能心素是由需求、情感、动机、注意四种品质组成.智能心素是由认识、运筹与决策能力、行为及其他能力构成.复合心素概括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品质.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中,由于人的生存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生态环境变的越来越尖锐,高技术的劳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等等,这一切无不加重现代人的心理负担,使人们不断处在应激状态下.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冲击主要指向现代人的心理层面.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由于体育本身的特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更为丰实的心理体验,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创造了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