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概述 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相关形式,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有些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如民间文学)本身就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非遗诸多的信息资源,为非遗项目的认定与逐级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证明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大小的凭证和依据.因此,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工作是当代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创新之举,对传承、延续、挖掘、发展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口述档案是通过采集和记录当事人口述史料的方式来收集查考资料的一种真实记录,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磁带、数据光盘等.目前口述档案在非遗保护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收集的紧迫性、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被质疑、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缺乏自觉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传承梯队、数据比对以及提高档案部门口述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来解决这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哲 《中国档案》2023,(4):44-45
<正>在2018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实施了行业推荐标准《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又提出,要鼓励开展口述材料的采集。口述史料作为记录历史进程的“活字典”,是一种特殊记录方式的档案资源,它不仅是史料资源的有力补充,也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存利用及研究价值。做好口述史料采集整理工作对抢救历史史料、充实馆藏档案资源、填补地方历史空白、传播地方声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参与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具体工作实践为例,对口述史料采集整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土家织锦传承人不断流失,使土家织锦这门古老而珍贵的民间工艺逐渐濒危,因此,为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刻不容缓。本文就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的采集、建立、整理、存档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使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对象选择和建档流程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期,由《浙江档案》杂志社编著的《传人——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一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27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的学艺经历、艺术创作和表演历程以及从艺心得等。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7.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1红色口述档案概述1.1红色档案红色档案是特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政权、企业、社团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种对敌斗争和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以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2红色口述档案红色口述档案是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运动、革命斗争与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的决策者、参与者、见证人、知情人及其亲属子女有计划地采访,由被采访人口头表述而形成的作为档案史料重要补充的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挖掘、抢救和保存历史记忆,生动地印证普陀历史,改善、完善馆藏结构,拓展档案服务社会的功能,上海市普陀区档案馆与区党史办合作开展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档案征集工作。以当事人或事件亲历、亲闻者口述,以标准方法采集,文字、声像形式记录,抢救这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活历史""、活档案"。  相似文献   

10.
<浙江档案>杂志开辟了"口述历史"专栏,每月一期.每期一篇,每篇一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原生态的叙述,已陆续记录整理、刊发了30多位老艺人的口述史.同时,每期配套一篇相关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隋晓云 《兰台世界》2016,(19):29-30
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辰河高腔传承人口述回忆的整理及对辰河高腔"文本"中百年来呈现的一些变化,探讨辰河高腔及其传承人的生存、嬗变、发展轨迹与历程,寻求地方戏曲在新时期如何持续发展并继续传承的有效途径。口述历史的表述方式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辰河高腔的延续原因和存在状态,并且可以将口述人的个案放置历史过程中重新加以验证。同时,还应从多学科的角度,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地方戏曲的保存和继承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现状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特殊作用三、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的必要性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在民间文化师承断代严重、濒临灭绝、急需抢救的情况下,寻找民间文化传承人,为其建档,并运用数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民间传承人图文影像档案数据库,使优秀的民间文化存活下来,传承下去,弘扬开来。这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传承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是摆在文化部门和档案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以保护社会记忆为己任的档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口述档案是亲历(见闻)者通过口述或转述传承,并通过规范化采集,以文字、声像等形式记录的档案资源,是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州市园林档案馆围绕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开展了相关口述项目。文章从项目实践出发,探讨口述档案对文化遗产记忆建构的作用,并提出口述档案参与建构文化遗产记忆的路径,以期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记忆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上海档案工作》2009,(8):32-32
张恺在《档案与建设》第4期撰文就口述档案信息质量的评价进行了论述。首先作者对口述档案进行了定义。口述档案是直接由口述方式形成的档案,包括口述人对自己曾亲历、亲闻、亲见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对自己和周围重要人物的直接口述而成的对现在和未来有重大凭证参考研究价值的原始文件材料。口述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对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收集和利用口述档案是当今不少国家积极开展的档案工作项目,我国档案和史学工作者亦诚盼档案部门尽快成立收集口述档案部门,抢救"活档案"。一、我国口述史料源远流长我国修史利用口述档案的历史十分悠久。先秦时期因为当时历史条件落后,文献档案不多,曾大量出现口述档案,所谓"十口相传为古"就是这个意思。口耳相传的史事很容易失真,而且当时人们出于对神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相关工作历史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的各类文献资料的总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状况等,并且是承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实物,保存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口述史是指由准备充分的访谈者以笔录和录音等方式对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进行收集和整理,注重从个人的实际经历、主观感受角度来记录、总结历史的[1]研究方法。采用口述史方法回顾新中国档案事业70年的发展历程,对其间的活动、事件、人物、机构等展开史实发掘、史料整理与理论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能为繁荣中国档案事业,并推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多种日记与档案中戏曲史料的比对分析,认为《王文韶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记录可在观众人数、座次、礼仪等方面弥补清宫升平署档案之不足;二是其中的官府演剧不仅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礼乐性质,而且绝少见诸其他文献,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从作者的戏曲活动与观剧感受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戏曲态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失落的历史记忆,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了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口述档案的挖掘和整理一时间成为较为热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