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观潮》一文,介绍的是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潮来临的壮美景象。我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将“观潮”的“观”和“天下奇观”的“观”作对比;将“潮”的三种声音和四种形状作对比;将“潮”来前后人们的心情变化作对比;将“潮”来前后江面变化作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观潮”的“观”和“天下奇观”的“观”作对比: 我先板书课题:《观潮》。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再听录音,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又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我问:《观潮》这篇课文是写哪儿的潮?钱塘  相似文献   

2.
在读中比在比中读《观潮》教学片断厦门市鼓浪屿人民小学林睿《观潮》一课在描写“潮来时”将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的雄伟景象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如临其境。在这部分教学中,可设计四次比较,让学生在读中比,在比中读,以领略江潮之壮美,文句之精妙,培养语感。一比...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语文第七册6课《观潮》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以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衬、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 (一)课文主要写钱塘江大潮,可是,在文中却四次写了观潮的人:①八月十八这天早上,我们是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海塘大堤的。“人流”言观潮人之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观潮,说明这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一定有可观之处。这是从观潮的人多这一侧面,来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②江潮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曾扬明 《福建教育》2009,(12):58-58
本学期开学初,我听一位县级名师的公开课《观潮》,捕捉到这么一个镜头.一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时,把“横贯江面”读成了“横卧江面”。教师及时提示学生读错了,学生纠正后继续朗读。就这样,教师承担了提示错误的角色。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观潮》,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它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湖”字写了潮水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教学本  相似文献   

6.
“导”是为“读”服务的,这就必须“导”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即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教学《观潮》(第七册)一课,就可以这样导读。一、“观”字入手,了解特点本文课题为《观潮》,题目作为文章的旗帜,起着引领全文的作用。对《观潮》这篇课文,教师不妨从“观”字入手,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的精美散,描写了钱塘大潮的雄伟景象,其中又由潮涌图、演兵图、弄潮图、观潮图组成一幅长轴画卷,既像风景画,又像风俗画,让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读如临其境,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中心,所以教学可以  相似文献   

9.
一、乐学点“潮来时”雄伟、壮观的奇特景象。二、施教步骤1.创情境,激发兴趣教师用导语激趣:同学们,你们可看过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现”的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现潮日,让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海塘大堤。你们看,这就是钱塘江!(在充满激情的述说中播放录像教材《观潮》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初步体验“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三个壮观场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观潮》的教学特色魏孝浚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但多数学生没有见过。运用电教手段,创设赏心悦目的情景,可降低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坡度。福州长乐实验小学陈忠琴老帅运用“电教为主,多媒体优化组合”的方法教学《观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一、形象与语言结合,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课本“勾股定理”一节,创设了在“方格”背景下,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向外构造正方形。利用计算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寻求其相互关系的视角,设置了“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三个环节,来探求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经历、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时先从整体入手,教师提问:“作者观潮的经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并注明相应的时间(“早上”、  相似文献   

13.
《观潮》是一篇精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钱塘大潮的雄伟、壮观并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音,以“声”入境。教《观潮》一课时,我录制了由远及近的海潮的声音。这样,化无声为有声,以逼真的“海潮”音响,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填鸭式的讲,牵牛式的问。而指导学生边读书边动笔,是使学生熟读精思、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面以教学《观潮》(六年制第七册6课)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动笔练习。一、初读,练整体《观潮》一文,按时间的先后,有顺序地叙述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大潮奇观。其中重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部分语句;3理解并运用“天下奇观”、“水天相接”、“沸腾”、“横贯”、“山崩地裂”、“浩浩荡荡”、“人声鼎沸”等词语。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感知课文师:今天我们学习《观潮》,课文所描写的浙江钱塘江大潮可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观”与“观潮”中的“观”意思相同吗?(学生快速查字典)生:“观潮”中的“观”是“观看”的意思,而“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师:那“天下奇观”…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如何背诵,才能避免死记硬背、食而不化,进而提高背诵效率呢?教学《观潮》时,我巧借多媒体,指导学生背诵“观潮”重点部分———第三、四小节,收效很好。1.识记———明确内在逻辑关系第三小节共四句话。我先在屏幕上出示第三小节的文字,让学生默读后,讨论每句话讲了什么。第一句讲远处传来响声,第二句讲人声鼎沸,第三句讲江面风平浪静,第四句讲响声大了,出现白线,人群沸腾。这样,学生就明确了这个小节内部的逻辑关系。2.保持———确立记忆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观潮     
今天,我和爸爸去观潮,我们来到江边,啊!这么多人。原来是一年一次的观潮节快到了。只见江面上风平浪静,海鸥在天上飞来飞去,野鸭在浅浅的江面上捕鱼,轮船静静地呆在水面上,忽然耳边听到“轰隆隆”的声音,远远望去,有一条白线在向我们靠近。爸爸对我说:“潮来了。”爸爸刚说完,潮水就马上来到了我们的跟前。海鸥和野鸭都赶紧飞走了,只有轮船像名卫士坚守阵地迎接潮水的冲击。爸爸说:“这潮水像不像万马奔腾?”我仔细一看,真的好像。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大自然太神奇了。图晓年观潮!二年级@朱烨  相似文献   

19.
“△”在甲骨中,是表示私心的“私”,说“自环为私”,而我们今天把“△”当成三角形的符号,是说至少三边才能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代表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也正是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让三角形变化多端,三个顶点让三角形无处可藏.我们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近年来,我们奔着这目标,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