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隐性课程     
符文忠 《宁夏教育》2006,(12):39-39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隐性思想品德课程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正式提出。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提法,“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校课程,总体上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的作用无处不在  学校课程体系中,有的课程是按照国家规定和学校教育计划的要求正式开设的,这些课程统称为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包括课内课程和课外活动两类。除此之外,学校中凡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视为隐性课程的范畴。所以,隐性课程是一种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的非正式课程,是隐含的教育因素和信息,是隐蔽的、未被完全认可的、却又对学生发挥着影响的那部分学校生活经验,是学生无意识的学习结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隐含性、无…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在小学教育中,隐性课程具有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小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功能。提供具有隐性课程因素的课堂环境、开展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课外活动、提高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识,是在小学教育中发挥隐性课程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隐性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焱超 《湖南教育》2002,(15):26-26
开发隐性课程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单威  单桂华 《教书育人》2012,(33):52-53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在正式课程之外对学生的作用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意识到了。1966年,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显性知识,并且获得了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其他隐性的成长。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3]等。我们认为,隐性课程是间接的、非强迫性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课程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研究正在崛起。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隐喻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这部分经验却又经常而有效地对学生发生着影响。有关潜在课程的概念目前虽还不够明确,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已成为当今课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学生鉴赏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当前高校的美育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传统的课堂学习并不能充分满足美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美育教育应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对美育实施的重要性,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美育隐性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王燕 《山东教育》2014,(11):51-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努力使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体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隐性经验的习得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隐性经验是个体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习得的直接经验。隐性经验的学习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在实习与实践中学习隐性经验 ,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现代师徒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有助于学生学习隐性经验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凤  周勇 《考试周刊》2009,(18):190-191
本文通过对《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的探讨,提出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深化隐性课程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为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提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隐性课程”是一种曾被人们忽视的教育资源。但它的隐蔽性、愉悦性、持久性却正好契合了职业学校人格教育的需要.使其在职校人格教育中具有矫正、内化、维持等特殊重要的作用。合理构建职业学校的“隐性课程”,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16.
胡飞 《华章》2007,(4):21-21
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目前艺术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得到重视.高校艺术教育应当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把校园橱窗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补充和完善,让学生主动参予校园的环境规划、建设,从而促进隐性课程的良性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隐性教育可以避免显性教育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课堂中蕴含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室布置、教师人格、人际关系、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等四个方面,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重视并利用课堂中隐藏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为做“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数学实验”除了实现既定的课堂知识目标之外,最大的价值便是实现了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由持续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隐性目标”。本文通过《几何画板》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实现课堂隐性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往的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相对容易开发的显性课程资源方面,而有着巨大教育价值的隐性课程资源则往往被忽略.本文就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成性课堂资源、学生家庭氛围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等4个隐性课程资源来源做了一些尝试和体会,并以案例的形式作了剖析.同时,强调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隐性物理课程资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是通过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互融合的形式进行的。显性德育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隐性德育,人们还关注得不多、研究得不够。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隐性德育的问题已被提了出来。 一、隐性德育的概念   1隐性德育概念的界定   隐性德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   2隐性德育的结构   隐性德育要素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双主互动”之中的要素,称主体性要素;另一类是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